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現代足球的誕生是以1863年英格蘭足總成立為標誌,但在世界其他國家很久以前就有它的雛形。除了身體上的鍛鍊外,它還能培養人們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秀品質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2004年初,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蹴鞠”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早足球活動。

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

蹴鞠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書中記載:西漢時身為“安陵阪裡公乘”的項處,因迷戀“蹴鞠”,雖患重病仍不遵醫囑繼續外出蹴鞠,結果不治身亡。其後蹴鞠一詞在《漢書》中多次出現。不過,漢以前的戰國,稱古代足球為“蹋鞠”。《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這段話後來也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出現過。是說富裕起來的臨淄,市民有很多文體活動,包括吹奏、擊打、彈撥樂器,鬥雞、賽狗、下棋和踢球。這些史料表明,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在民間廣為盛行的娛樂

提到蹴鞠,就不得不提到高俅。水滸傳第二回說道: 話說,宋哲宗皇帝在時,有一破落子弟戶,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好舞槍弄棒,尤其是踢得一腳好球,稱其為高二,後來都叫他高俅,發跡後改為高俅,從名字便可見高俅的球藝不凡,其中有段對高球蹴鞠的場面直接描寫,高俅踢球的樣子確實好看,那球彷彿充滿粘性似的,在他的身上彈起落下再彈起。

我們看一看歷史上的高俅,據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而高超的蹴鞠技術只不過是他多項旁騖的雜學之一。可見一個人的成功並非偶然。

現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國。傳說在11世紀,英格蘭與丹麥之間有過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在清理戰爭廢墟時發現一個丹麥入侵者的頭骨,出於憤恨,他們便用腳去踢這個頭骨,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

足球精神是一種團隊精神,一個單位一個團體如果有一個好的團隊和良好的團隊精神,它就會像衝鋒的號角,催人向上,激勵團隊裡的每位成員勇往向前,奮力爭先,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團隊精神也是一個單位團體凝聚力的旗幟,如果沒有凝聚力,目標再明確,集體形不成合力,也只能坐擁寶山空手而歸。古人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單位團體超強的凝聚力和良好的團隊精神就像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它召喚著團隊的每位成員自覺聚集到旗幟下,為實現團隊的共同目標而齊心努力奮鬥!

下面這些球星你都認識嗎?

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揣史:世界盃正火,可你知道足球的歷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