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國民黨軍隊裝備有哪些輕武器?

不好意思沒辦法提交超鏈接,看起來不是很方便,可以複製鏈接打開,或者直接關注我“排頭小兵”查看這個系列文章。


排頭小兵


二戰中因為我國一直沒有成體系的輕兵器生產系統,而且之前國名黨內部派系林立,因此武器裝備上堪稱“萬國牌”從歐洲到美洲的各國裝備都有。

國民黨內主流裝備體系分為中央軍,川軍,桂軍,晉綏軍,東北軍。

中央軍控制著中國最大武器廠——漢陽兵工廠,因此部隊普遍用上了的國產化步槍漢陽八八式(漢陽造)步槍以及鞏縣廠的中正式步槍,是由引進的德國1888委員會式步槍改進。支援火力則裝備有捷克生產的ZB26式輕機槍與民24式水冷重機槍以及一定數量曼德森輕機槍以及劉易斯輕機槍,衝鋒槍有少量的MP18衝鋒槍。

而中央軍的德械師則是大部分為德國輕武器,如1924年式毛瑟步槍,M1932型毛瑟自動手槍,M24式手榴彈。而輕,重機槍還是ZB26與民24重機槍。迫擊炮為仿製法國81毫米布郎得(Brandt)迫擊炮的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後來中央軍還得到過大量蘇聯援助武器,有1908式莫辛納甘步槍還有DP28輕機槍與蘇聯仿製的馬克辛重機槍,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伯格曼M1915輕機槍。在得到美國援助後還裝備有M3衝鋒槍,M1919機槍,英國的79布倫輕機槍,勃朗寧自動步槍,

桂軍步槍較為雜亂,既有漢陽88式步槍也有德國的1888式步槍還有英國的英菲爾德步槍(俗稱英77,因為其口徑為7.7毫米)。而且桂軍還裝備過極為少見的芬蘭拉蒂LS26輕機槍。

川軍也同樣因為經濟原因,裝備遠差於中央軍,連漢陽造都不多,還有很多晚清遺留的老式毛瑟1871步槍以及四川土造“單打一”79式步槍。

晉綏軍雖然也無法與中央軍相比擬,但是有著太原兵工廠,裝備還是要好很多的。大多采用德系武器,其仿造的德國C96毛瑟手槍也是被稱為中國最好的。而且還大量仿製過美國的M1湯姆遜衝鋒槍。

東北軍則以蘇聯/沙俄武器還有日本,德國武器居多,三八式步槍與莫辛納甘步槍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