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殼資源貶值乃大勢所趨

近期,攀鋼釩鈦與重藥控股(原*ST建峰)均實現重新上市復牌,結果攀鋼釩鈦高開衝高回落後持續下跌,重藥控股高開後直接下挫。兩隻股票的表現,讓此前對其抱有很大希望的投資者“很受傷”。

ST殼資源貶值乃大勢所趨

攀鋼釩鈦8月24日復牌交易,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當天以20.52%的漲幅開盤,盤中最高上摸4.41元,而截至8月30日,短短的五個交易日,其股價最低下探至3.06元,已跌至停牌前。期間的最大跌幅高達30.61%,高位介入投資者慘遭套牢。與攀鋼釩鈦一樣,重藥控股高位介入的投資者也遭遇到套牢之苦。

ST殼資源貶值乃大勢所趨

攀鋼釩鈦因為業績連年虧損而暫停上市,2017年度實現扭虧為盈而向深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的申請獲批。重藥控股同樣因為業績連年虧損暫停上市,通過資產重組後,才實現了重新上市。此前,對於實現重新上市的上市公司,復牌後往往會遭到市場的炒作,特別是通過資產重組重新上市的,股價上漲數倍甚至十數倍的不在少數,A股的某些著名“牛散”,許多都是炒作重組上市股起家的。

但攀鋼釩鈦與重藥控股復牌後的表現說明,市場原來的“老黃曆”失靈了。不僅“暴富神話”不再,而且,曾經的“財富效應”如今也變成了“套牢效應”。如果投資者盲目地買入這些股票,那麼套牢或是唯一的結局。雖然兩家重新上市的公司股價回落也有補跌因素在內,但其沒有上演“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也凸顯出殼資源貶值乃大勢所趨。

曾經,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成為市場的一道風景,此前每個交易日多達200多家上市公司停牌籌劃重大事項,在全球資本市場中也非常罕見。但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泛濫成災,客觀上導致投資者對其也變得麻木了。事實上,市場對於併購重組的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原先啟動重組市場的跟風炒作,到上市公司宣佈重組失敗因預期後續重組將進行,復牌後股價仍然表現為上漲,到宣佈重組失敗後的股價大幅下跌,及至重組成功復牌投資者也不買帳,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已經說明了問題。

另一方面,隨著證監會對於併購重組規章制度的修訂與完善,以及對於併購重組監管的趨嚴,重組上市門檻的提高,併購重組也不再被上市公司玩弄於股掌之間。並且,從此前的重組熱潮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看,某些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並不能使上市公司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相反有時會變成上市公司的累贅。所有這一切,都將導致殼資源股的價值嚴重打折。

而市場投資風格的變化,客觀上也導致殼資源進一步貶值。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境外資金開始大量進入A股市場。去年滬深股市藍籌股與白馬股的優異表現,與其說是A股納入MSCI指數後的結果,倒不如說是市場投資風格開始發生變化的結果。雖然A股的投機市特徵未變,但崇尚價值投資,把投資風向轉向藍籌股與白馬股的投資者開始越來越多。在大勢環境下,殼資源股將逐漸失去投機價值,更別說投資價值了。

攀鋼釩鈦與重藥控股復牌後的表現,也為投資者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課。追求投機效應在市場上將越來越沒有出路,上市公司的業績與成長性,才應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而絕非什麼題材與概念。

大數據智能炒股軟件——鈉鎂股票,免費提供智能盯盤、策略選股、操作信號提醒等亮點功能,小白也能快速上手,幫您輕鬆炒牛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