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列強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丹麥挪威瑞典爲何有資格參加?

仁勇校尉


1884年至1885年 歐洲列強在柏林召開“西非會議”,當時的世界歷史大背景是歐洲列強不滿足以往幾百年在非洲沿海設立商站,準備深入內陸佔領非洲領土,並且開始了武裝探險和軍事殖民活動。

這個會議原本是來解決剛果河流域歸屬問題,因為英國,法國和比利時三方勢力再此對立,但是剛果河流域問題的解決向歐洲其他國家確立瞭如何佔領非洲的準則,於是在接下來的30年裡(1884-1914),歐洲列強瓜分非洲,除了沒有被意大利征服的埃塞俄比亞以及美國黑人返回非洲重建的利比里亞之外,非洲被英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德國七個列強所瓜分佔領。

柏林西非會議

那麼問題來了,瑞典,挪威,丹麥沒有在瓜分浪潮的前後在非洲擁有殖民地,為什麼也有資格參與《柏林會議》?

這就要談到歷史上往往被忽略的北歐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行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這些國家在歐洲爭霸戰爭中頗為活躍,特別是瑞典,三十年戰爭前後禍害波蘭和德意志,被波蘭史書稱為“大洪水”,又在17世紀末18世紀和俄羅斯打“大北方戰爭”,最終成就了彼得大帝的威名。

其實,除去挪威歷史上要麼從屬於丹麥(1814年前),要麼和瑞典組建了聯盟(1814-1905),丹麥和瑞典這兩個國家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都建立過殖民地,只是因為海軍力量,殖民地人口不如西歐諸國,這些殖民地先後被佔領或者轉賣了而已。

丹麥非洲殖民地克里斯蒂安堡(今加納首都阿克拉附近)

以非洲為例,丹麥在黃金海岸(今加納)擁有9個殖民據點,其中兩個殖民據點 Osu Castle和hristiansborg Castle非常靠近今天加納首都,被加納總統用於官邸。

而瑞典情況和丹麥類似,從17世紀開始在非洲加納佔領5個據點

丹麥,瑞典以及他們附屬的挪威為什麼要在非洲佔據一些商站據點,既沒有大力發展,也不放棄呢?

沒有大力發展非洲殖民地和丹麥瑞典近代以來國力相對下降,精力集中在歐洲事務有關。另外也和這兩個國家人口少有關,直到今天丹麥+挪威+瑞典人口不如比利時+荷蘭多,沒有太多的人力進行殖民佔領和海外擴張。

但是瑞典和丹麥堅持在非洲保留小規模殖民地則和歐-非-美三角奴隸貿易有關,這兩個國家在西印度群島都擁有殖民地,丹麥殖民地為今天的美屬維爾京群島(1917年出售給美國),瑞典殖民地是以種植蔗糖,菸草,咖啡等嗜好品為主,這些產品在近代歐洲可是暢銷的行貨。

瑞典人在非洲的販奴活動

但當時流行的種植園經濟是奴役非洲黑人進行勞動,因此從非洲販賣黑人本身就有很豐厚的利潤,所以丹麥和瑞典在非洲人口密集的加納沿海地區建立幾個貿易點,本意並不是為了大規模擴張,而是為了收購和販賣黑奴,構建起奴隸貿易的鏈條。

當19世紀黑奴貿易被禁止之後,丹麥很快在1850年前後就放棄了非洲的殖民地給英國,理由就是這些殖民地對丹麥而言已經無利可圖,失去存在價值。

因此,丹麥和瑞典作為17世紀開始殖民非洲的老牌殖民地國家,參加1884年柏林會議是很有充分理由的。


昭楊


個人觀點:1.瑞典一直屬於歐洲列強之一,只是受制於人口等因素趕不上英法德,但是不妨礙他北歐強國的身份。2.丹麥挪威瑞典三國的關係非常複雜,尤其是挪威跟丹麥,長期是同一個國家,後來挪威才獨立出來,所以這三國曾經是同一國家,他們屬於聯合陣營。3.為了平衡英法德等大國之間的矛盾,多一些瓜分的人爭鬥會緩和一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