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著討好別人,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你是今生最美的牽掛


討好背後是對人際關係的渴望

討好背後是希望對方認為自己是好的,而這樣對方就可以跟自己建立起人際關係來,高估了衝突對關係的破壞性,往往委曲求全,看似是大義當道,實則是缺乏堅定自己信念的能力,往往討好型人格的人自尊水平都普遍偏低。

養育者如果是嚴厲苛刻的,則可能造成這種討好型人格

如果在成長的環境當中,養育著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無條件積極關注,並且在互動的時候傾向於用嚴厲苛刻的手段來讓孩子不斷去達到他們的預期或者取悅他們,那麼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我是不被接受的”或者“我是被值得被愛”的懷疑之中,在今後就會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

一味討好獲得的人際關係往往也是不牢靠的,學會建立良性人際關係

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這種一味討好他人而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良性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自己都尊重不了自己怎麼讓別人能夠尊重自己,要嘗試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認識到自己人格上的缺陷,嘗試去突破他。


婚戀心理諮詢師夯七


那些總是試圖取悅別人,把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並致力於滿足別人的人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討好者”。他們似乎始終在爭取周圍每個人的認可和喜愛,努力地讓除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

那麼,討好者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呢?

心理學家認為討好者的背後有三個主要的心理要素:討好的思維或心態,討好的行為或習慣,以及討好的情感或感受。雖然一個人的討好模式並非只由某個單一因素導致,但大多數討好者在三大因素中都有一個主導因素,根據這個,心理學家將討好者分為三類:

1.思維主導的討好者

這一類型的討好者沉迷於“必須要讓每個人都喜歡我”的想法之中。這種想法使得他們將自尊和對自己的肯定都建立在自己為他人付出多少之上。此外,他們抱著“我對別人好,別人也應該如此對我”的錯誤邏輯,深信“討好”就能使自己免受他人的拒絕和傷害。

2.行為習慣主導的討好者

對這種討好者來說,“討好”是一種強迫性的,甚至成癮的行為。他們不停地重複討好的行為,其實是對快感本能的追求,這種快感來源於得到他人的稱讚和肯定,甚至這類討好者中有的人並沒有意識到取悅這件事對自己意義何在,只是如同“上癮”一般地重複。

3. 情感主導的取悅者

這類討好者害怕被拒絕、被批判,害怕令他人失望。他們既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衝突,也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是正常的,因而在面對、甚至想象那些隨著拒絕或否定別人而來的負面情感時就格外焦慮。此時,取悅他人成為了一種逃避策略,用以保護自己免受情感上的傷害。

事實上,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取悅者,他們都沒有意識到,無論他們是什麼樣子,他們都值得被溫柔相待,他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視、被滿足。

你並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歡,你只需要是你自己。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Braiker, H.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people-pleasing syndrome. New York: McGraw-Hill.

Everitt, B. J.,& Robbins, T. W. (2005). Neural systems of reinforcement for drugaddiction: from actions to habits to compulsion. Nature neuroscience, 8(11), 1481-1489.


知我心理學


心理學家薩提亞將人的人格特點分為五種,分別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裡一致型。題主問題中這樣總想著討好別人的人屬於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現的很殷勤,喜歡抬高對方,貶低自己,從而尋求別人的認同,屬於較低自尊的人格類型。

討好型人格對親密關係有著過分的渴求,為了維持與朋友或愛人的關係,往往傾向於委曲求全,用自我犧牲的方式獲得別人的關注。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思維方式就是:我盡全力讓你開心,也原諒你所有的錯誤,請你不要再責備我了,也不要離開我,即使我做的還不夠好,也請不要再攻擊我了,我希望你們都能愛我。所以,他們在生活中始終讓自己處於弱勢地位。他們並不是想要臥薪嚐膽,而是希望以這樣的姿態告訴別人自己沒有威脅,從而減少別人的嫉妒和攻擊,保護自己。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源於從小的成長環境。在兒時,他們必定有一個或幾個不稱職的養育人,這些養育者往往是嚴厲而且刻薄的,需要孩子不斷的去取悅他們,他們才願意提供孩子成長的相對安全的環境。這讓孩子潛意識裡產生了“我是個不受歡迎的人”這樣不良的影響,那麼在他成年後,這樣的潛意識會引導他們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中,始終處於“不受歡迎”的地位中,變成一個尋求親密關係的討好者。

對於一個喜歡討好的人,改變的關鍵是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讓他們敢於在生活中說不,指導生活並不都是靠討好贏得的。


鵜鶘心理陳小康


總想著討好別人,其實就是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當討好型人格的的人,想要和另一個人建立或是維持、挽回關係的時候,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做一些事情,企圖讓對方滿意,取悅對方。

這種行為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討好型人格的低自尊。因為,低自尊讓我們不自信,誠惶誠恐,怕被傷害、被嫌棄,甚至是被拋棄。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他們內心深處或者說潛意識裡的OS是:如果你離開我,或是不高興了,我就活不下去。

為了讓自己擺脫這種惴惴不安的感受,他們只有賣力討好。緊緊抓住對方,或是讓對方趕緊高興起來,肯定自己。


之前,單位有一位男同事,就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典型。他的臉上總是掛著勉強的笑,賣力地去討好、巴結身邊的同事。拿自己開涮,逗別人開心。沒有主見、也沒有意見,每次大家出去吃飯,他都不敢提要求。他的種種表現,非常像古裝劇裡經常出現的“店小二”,可明明是同事關係,他卻每天點頭哈腰,賣力討好。而越是這樣,就越沒有人在乎他。入職半年他就辭職了。我覺得他活的很壓抑,很委屈。他的假笑和討好,讓我印象深刻。

雖然,理智上,我們知道大家都是成年人,誰都可以很好的為自己負責,誰都沒有權利去要求別人,管制別人,更別提什麼“拋棄”了。但是,一旦對方有生氣、沮喪、不耐煩等表現的時候,我們就覺得自己有義務,而且必須要把對方“伺候”開心了。即使,對方可能並沒有生氣,或者他生氣的原因和我們毫無關係。


但當我們面對一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就像是失去了自理能力的小孩子。我們完全意識不到:我們可以為自己負責。我們腦子裡想的就是:要聊對方愛聊的話題,點對方愛吃的菜,走對方選的路,在意對方的每一個眼神、動作、表情……把自己情緒的生殺大權拱手相讓。這些行為,幾乎耗盡了我們的能量。而即便是這樣,對方仍然會肆無忌憚的忽視、冷淡甚至是傷害我們。因為,沒有人會喜愛尊重一個在自己面前,卑微、討好、畏手畏腳的人。

討好型人格的人,其實是在原生家庭中,練就了這種交流方式。因為。他們怕的被拋棄感,其實不是被同事拋棄。而是被父母拋棄。

下一次,當你又陷入這種討好的狀態中時,問問自己:如果對方離開或是生我的氣,我能自己活下去嗎?

如果答案是:能。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開始學會為自己負責,開始拿掉受害者的牌子,積極行動了。


泰迪抱枕


在美國心理學家巴巴內爾著作《揭開友善的面具》中寫道:“極端無私是一種用來掩蓋一系列心理和情感問題的性格特徵。”,如果是過度友善的話,很可能不是值得讚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種病理狀態,名為“看管人性格紊亂”或“取悅病”。

這類人友善無私的背後通常是悲傷、痛苦、孤獨、空虛、羞恥感、罪惡感、焦慮和憤怒。

大多數習慣取悅於他人者,對拒絕和敵意有著根深蒂固的畏懼和焦慮,他們從小就學習如何盡力避免拒絕他人而引起敵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變得只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他們希望感到被人需要”。這種過分取悅他人的濫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高昂代價,比如活在對拒絕和失敗的恐懼中、失去自我、充滿自卑、時常自我責備、對人際關係缺乏安全感、追求完美、感覺被孤立等。如果某人太順從,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沒有自己的聲音,那就非常容易受人欺負。要改變這種長期以來的行為習慣需要“痛苦的努力”,需要更多瞭解自己的恐懼和擔憂。

想要改變這一點,“好人”可以努力學習為自己說話,嘗試說“我想”、“我要”。

“問題是要成為聖徒,可能會致命。當給予成為活著的理由,那人就不再是人”。要記住,要回應別人的需求,但前提是不能為此違背自身意願。換句話說,要像愛自己一樣愛朋友,但首先,要愛自己。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總想討好別人就是願意敞開心扉去接納別人,去涉身觸地的為別人著想,他是讓人一眼就能把他看得通透,願意付出的人,他的討好是友善的表現,也是陽光開朗的再現,能真正的為對別人好的人,是值得交住的人,不要質疑他的目的,當今的社會能把別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是相當的難能可貴的表現,他欣賞你才會去迎合你的喜好,這就說明他是伯樂,你是千里馬,你有別人沒有的閃光點,才會吸引他的目光,所以對於人與人的交往還是要懂得彼此亙相尊重,一個人的一生能遇到對你好的人,請你一定要懂得珍惜,好好相處,這才是為人之道!


1


寧靜以致遠888816666


“誒,你在幹嘛呀,可以幫我帶個飯嗎?” “好”

“誒?我今天要早點走,你幫我加個班好嗎?” “好”

···

雖然做這些事情會給自己帶來或大或小的麻煩,或許做這些事情還要加班加點,獲取做這些事情還會耽誤自己工作,或許做這些事情內心還是很委屈,但是,既然你拜託我了,我還是要儘可能的去幫你完成!

這就是討好型人格的一種典型情況——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知道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習慣性的硬著頭皮滿足對方的需求。在不得不拒絕了對方的情況下會覺得非常的愧疚與惶恐,即便他完全沒有任何必要為此道歉。

除此之外,討好型人格還有以下特徵:

1、內心敏感脆弱,富有同理心,對他人的情緒覺察很快,很會為他人著想,但總是會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在獲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會驚喜萬分,同時會害怕,怕自己承擔不起別人對自己的好;

2、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因此很少會表達出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性格,傾向於營造被大家所接受,所歡迎的性格角色,比如:平和、大度等“沒有攻擊性”的性格角色,甚至為了在社交關係中營造和諧的氣氛,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3、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的很奇怪,因為時時刻刻都要擔心自己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印象,說的話是不是會讓對方不舒服等等,反而讓自己無法在交往過程中真實的表達自己;所以會讓人覺得捉摸不透,難以言表;

4、很多行為都是為了達成對方的目標和要求,而不是來自內在動機的驅動,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誇獎為目的;自己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對於事物、結果的好壞,無法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好與不好”,你說了算。

造成討好型人格的原因就要追溯到小時候了:

小時候在和養育者的關係中,得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你聽我的話,我就帶你出去玩”、“你考試進前100名,我就給你買你想要的”、“你考上什麼什麼大學,我就怎麼樣怎麼樣”,只有當你聽話的時候,父母才會表揚你;如果做的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或者做的事情不符合父母的心意,父母會不滿、埋怨;當做的事情未被父母意願的時候,會被責備、甚至懲罰。

長此以往,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父母的愛,就會試圖變成一個“乖”孩子,這也就意味著,要壓抑自己內心的真是需求、剋制表達真實的自己,轉而去實現父母對他們明確提出的、或隱含的期望。

漸漸地,他們就學會了通過迎合別人來獲得愛,同時也形成了錯誤信念:我是不可愛的(unloved),我不值得被人無條件地關愛。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往,會發現,這種溝通模式,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是自我感受不舒服,更是會影響親密關係,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抑鬱,所以,該如何改變就成了一個重中之重,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誒,首先,要承認並瞭解,自己就是討好型,在人際交往中記錄下自己在什麼場合、怎樣的方式討好別人,並且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是什麼,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是找回自己的第一步;

其次,要學會拒絕,樂於助人和討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助人而有底限,哪些要求自己可以達到,並且只是順便,那助人也無妨,但是,如果幫助別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會讓自己不開心,那就嘗試說“不”,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的一次拒絕而斷絕朋友關係,如果有,那就絕交;

最後,要對自己好一點,多關注自己的需求,關注自己的內心,想笑就笑,不想笑也沒關係;不想跟別人說話就不說,總之,就是對自己好一點!


以上內容為瀚思心理原創,轉載請聯繫,文章插圖來自【Bannai Taku插畫作品】,侵刪!

文:高晶

主編:劉瀅

【瀚思心理】:瀚思十二年,專注心理學


瀚思心理


前些天下班回家,在地鐵站,我看到一對母子正在拉扯,看上去母親是想要表現出擺脫自己的兒子的樣子,我隱約聽到母親在說:

“我不要你了,我走了”之類的話,以示警告。

男孩大約6歲左右,他信以為真,正抱著母親的手臂哭泣,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他非常害怕,期望並請求自己的母親不要離開,母親仍然沉浸在自己的高昂情緒中,一路拽著自己的兒子走下站臺。

下到站臺裡我離他們很近,我聽到他們的對話。母親說“你再這樣,有你好看的,看老子不打死你!你剛才那樣是不是神經病,是不是?”

讓我非常驚訝的不是這位母親所說的話,而是這個年幼的兒子。他先小聲的支支吾吾了一下,當母親重複問到時,他緊閉雙眼,大聲的喊出“是的”這兩個字。

人的內心是需要自我認同感的,而當我們明顯缺乏自我認同感的時,我們就會不斷從外界去尋找,來彌補這種心理的缺陷,通過別人來尋找認同感。

而這種認同感的缺失,正是因為我們在幼兒時期,我們最親密的人沒有給我們“無條件的愛”

如那個男孩一樣,我能明白感受到他的內心,男孩害怕自己的母親離開,從出生到現在來與自己建立連接的人將要離開自己,覺得自己快要沒有依靠。他開始在內心否定自己,問為什麼我惹母親生氣?為什麼自己毫無價值?為了生存下去,他開始去迎合母親,會刻意做一些什麼滿足母親的需求,贏得母親的讚賞和關注。

大多數有過和這個男孩一樣的童年經歷的人,應該都會隱約的感覺到,這種由於自我認同感的缺失所形成的認知以及行為模式不僅僅存在於我們與母親的依戀關係之中,它會貫穿成年期,並投射在他所有的人際關係中。

[我是沒有價值的,只要別人生氣,那麼都是我的問題。]

所以我們通過不斷討好別人,來滿足自我認同感。

久而久之,“討好行為”已經成為了討好者的一種習慣,成為了他人格模式的一種。“討好者”——已經成為了他自我認知的一部分,成為了他潛意識裡對自己的定義。

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討好型人格”。

討好者總活在對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中,總是不停的追逐著別人對自己的認可,他們總像一個卑微的奴僕一樣去滿足別人的需求。

而現實的討好者往往並不那麼招人喜歡,刻意的討好別人,換來可能只會有更多的忽視,越去討好別人,會越讓自身沒有價值。自身的內在需要無法滿足,繼續更加卑微的去討好別人,陷入這樣的死循環之中。

最痛苦的,往往是討好者自己。

我寫下這段也並不是想要指責這位母親,也不是憐憫這個孩子,更加不希望你因為現在的痛苦而埋怨你自己的母親。只是想告訴此刻正在讀著文章的你,我們父母可能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是他們自己家庭,也可能是一個時代社會環境的原因,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而這些都不是你的錯,你其實更像是一個受害者。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不再弱小,這也意味著所有的痛苦只能自己承受,成人的世界就是這樣,要走出困境,也只能靠自己的行動。

那麼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

1.感受自己的情緒,建立清晰的邊界。

同事叫你幫個忙,幫他做份PPT,你明明手頭的工作已經壓的你喘不過氣來,你還要去討好別人去幫同事做他的工作。你在討好別人的過程中,犧牲掉自己的時間,這樣會讓自己更加痛苦不堪。所以你得建立自己的邊界,感受自身的情緒,要明白自己的任務是什麼。可以在你自己有空閒的時間去幫這個忙,而不是一味的說“好”。

退一步來說,即便你有時間,但你很累,不想幫這個忙,你同樣可以拒絕。

不幫又會怎麼樣呢,本來就是別人找你幫忙,別人是求著你的,不想幫就不幫,該拒絕時就拒絕,該發火時就發火。

而且往往邊界越明顯的人,人際關係反而越好。

2.發展實用的能力,獲取成就感。

我想大家一定看過影片《中國合夥人》,這部影片主角人物的原型就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我還記得影片中成冬青剛入大學時是個十足的屌絲。從開始和大學室友孟曉駿、王陽的相處中的自卑,以及與蘇梅的戀情中的懦弱,到最後自嘲式幽默教學方法,和創立“新夢想”教育成為留學教父,這無疑是一個討好者的蛻變。

同樣,我們也可以像老俞一樣,當我們依靠自己的能力證明了自己,外界的讚美和關注自然會落到你頭上。那時我們還需要去討好別人來獲得自我認同嗎?

3.讓你的內心真正強大起來。

討好者一切討好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內心的空虛與匱乏,他們無法自給自足,所以不得不不停地從外界尋求關注和讚賞來填補。

只有成為一個內心正真強大的人,不再受他人評價的影響,完善自我意識,能夠自己取悅自己,通過從內在湧出的力量來滋潤和支持自己,我們就不會在外部世界中所迷失,才能正真地改變討好型人格。

至於怎麼讓內心變大強大,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能讓我們的內心變的強大起來,我也去看過各種相關的文獻,搜索過一些答案。他們也都只是寫出了自己的何種經歷,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變的強大的。或許在心智成熟這方面真的沒有什麼捷徑吧,每個人的生活千差萬別,成長的路只能憑藉自己去摸索。

我唯一隻能夠知道的:一旦你開始有意識的去追尋內心的強大,當你做下這個決定這一刻起,你內心深處的力量就已經被喚醒了。

我一直相信,別逃避,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帶領我們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華心心理


首先,是缺乏主見的一種表現。

那麼,為什麼會缺乏主見呢?是因為你對當前的人或事不瞭解或瞭解不深,或者雖然瞭解很深,但對此並不是堅信不疑(注意,這和是否自信是不同的)。關於這一點,舉幾個反例反而更容易證明,比如說,技術人員和粉絲群體。

例如,你是一個程序員,你平時個性內向,不愛說話,也和左鄰右舍相處得很好,但是,如果碰到你熟悉的編程問題,你很可能會和對方爭個“你死我活”。為什麼?因為你非常瞭解,並且已經在這裡栽了不少跟頭,對於那些“錯誤的幼稚的引導人走向歧途的旁門左道”簡直不可容忍、不吐不快。

再比如,你是一個某某的粉絲,對於那些貶低你偶像的言行,你經常會頭腦發熱,內心充滿不平,哪怕給出此番言論的是一些廣受好評的名家大腕。為什麼呢?因為在你內心深處只裝得下你的偶像一個人,並且你已經把這種對偶像的熱愛不知不覺地轉換成了一種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侵犯的、堅信不移的真理。



其次,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為什麼要討好別人?歸根結底,是希望獲得對方青眯,希望對方對你也有好感,從而在內心上獲得一種安全感——“看,現在,我向他發出了友好信號,他很可能會和我成為朋友,或者是同盟(儘管對方願不願意成為你的朋友和同盟還不知道)”。因此,一般說來,那些總想著討好別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落單者,缺少朋友,也缺乏支持者。根據因果理論,他們勢必會比那些有很多朋友和支持者的人更有動力去討好別人。



最後,是一種日後有所求的表現。

這一點很好理解。今天,我向你發出了友好信號,等到哪天我需要你時,你也應該對我發出友好的表示。何況,相比老外,中國人常常有一種有備無患的心理。俗話說得好,出門在外,多一個朋友總是好的。多一個朋友,就多了一個潛在的助手——講真,現在雖然沒啥用,但保不準哪天需要派上場呢?


夢的領域


前一段時間,少年成名的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中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治癒討好型人格的經歷,大家紛紛直呼被戳中。總想著討好別人,可以歸因為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在有書君看來,其實都是太渴望別人能喜歡自己了。



討好型人格是什麼鬼?


日本小說家大宰治在《人間失格》這樣描繪這種心理:“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別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裡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的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而且,無論我被家人怎樣責怪,也從不還嘴。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的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因此我總是黯然 承受外界的攻擊,內心卻承受著瘋狂的恐懼。”



不愧是大家,描繪的惟妙惟肖,直擊心底。


有書君的一個高中室友,大家叫他大琦。大琦心地善良、有求必應、很懂得換位思考,生怕給別人帶來麻煩,總是把“不好意思”、“謝謝謝謝”掛在嘴邊,格外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總希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一旦發現誰可能對他有意見,心裡想著要和這個人幹架,然而表現出來的卻是各種討好。他為此很苦惱,明明想活的瀟瀟灑灑,但就是畏畏縮縮。



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他從不表達自己的真正需求。大琦家崇尚“貶低式教育”,從小就是在爸媽口中的“笨”、“沒出息”、“你看看老誰家的小誰”中度過,大琦很少能夠得到父母的誇讚,但又是那麼渴望被認可。直到高考前夕,學校要求寫一份評價手冊中的家長寄語。在臨近上學前的那一刻他才怯生生的把手冊交給父親,父親寫完他接過合上迅速轉身下樓,可還是沒有忍住打開看一下父親究竟寫了什麼。有一句話大琦說他永生難忘,父親寫道:“爸爸媽媽雖然總是打擊你,那是希望你受到“刺激”會更加上進……其實在爸爸心裡,你是最優秀的,你永遠是爸爸的驕傲。”


是啊!誰人家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只不過用錯方式罷了。懼怕在陌生人面前表達真實情緒的大琦,在沒走出單元門就已經哭到“就算全世界都在看我哭也無所謂”,彷彿突然放飛自我,所有積壓在心底的自卑和否定都得到釋懷,瞬間一身輕鬆。他花了太多時間和精力讓別人高興,卻弄丟了自己的快樂。



大學裡的他,試著從小事做起,關注自己的需求。例如和朋友出去吃飯,點兩道自己喜歡的菜,也能開心一整天。也試著不再唯唯諾諾、曲意逢迎,努力提升自己。


有書君後來問過大琦一個問題:不取悅,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大琦答:是活在自己的專注裡,求同存異。對不相干的人,不在意;對不善良的人,不理會;對不理解的人,不糾結。



聽後有書君突然很想從“彪形大漢”秒變小女生做雙手托腮星星眼狀,覺得大琦說的很哲學又很詩意。而有書君只想到之前很熱的一句話: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討好任何冷漠。



有書君想說,不要試圖把自己打造成一件看似十全十美的商品去期待著消費者的零差評。其實啊,當你自身變得有價值時,不用刻意討好,別人也會喜歡你,就像蔣方舟所說:任性,是一種被低估的美德。自我適應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只做輕裝上陣的自己,討好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希望你也能卸下厚厚的“裝”,迴歸純粹。



最後,有書君想把《小王子》中的一句話送給你——

“星星發亮是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