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教育!

這只是sayaplayer使用練槍軟件的一段練習視頻。軟件叫Aimhero,在steam上可以購買下載。軟件可以模擬《守望先鋒》、《CS:GO》、《PUBG》等遊戲的移動手感,練習跟槍、壓槍、速點、拉槍等FPS遊戲的基本功。

幾乎每款競技類遊戲都為新手們設計了練習場所,方便菜鳥玩家更快上手遊戲。較為硬核的像《CS:GO》,甚至在創意工坊中有一大批玩家自制的練槍圖。這不由得令人聯想到,種類繁多的電子競技項目能否找到通用的練習方法?讓職業選手培養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甚至可以從娃娃抓起呢。

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教育!

(《CS:GO》創意工坊練槍圖)

在傳統體育領域,不管是國內的體校,還是美國多層級的體育聯賽,都有一大批相關從業人員運用通用的理論知識選拔運動員。他們選拔的標準很多,但大概都是基於身體素質的考量,包括身高、速度、協調性等。再次基礎之上,後期的基本功則更為重要,以籃球為例,基本功包括運球、投籃、基本戰術等方面,教練會矯正孩子各自不合理的練習方法和姿勢。最標準的運球、投籃姿勢是經過科學考量的,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最大限度提高自身潛能,還能降低受傷的概率。

而反觀電子競技領域,以上這些都是缺失的。作為新興的體育項目,還沒有人運用科學總結出一套通用的規律。但種種跡象表明,即使電競項目不同,在同一種類型的遊戲下,是可以互通的。回到我們開頭提及的FPS遊戲,當下國內最火的FPS遊戲無疑是《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眾多主播和職業選手都是從其他FPS遊戲轉型過來了,像pigff、YJJ、XDD曾經都是《守望先鋒》的主播或選手,他們迅速就適應了這款新遊戲,並且有著超越大多數玩家的表現。更直觀的例子是在《絕地求生》PIG國際邀請賽TPP模式奪冠並獲得MVP的韓國選手EscA,他曾經是《特種部隊》、《風暴戰區》、《黑色小隊》、《守望先鋒》等多個FPS遊戲的職業選手,並且取得過非常優異的成績(四個冠軍)。類似的例子,在CS、CF、堡壘之夜等項目都可以找到。

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教育!

(韓國FPS遊戲歷史第一人:EscA)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RTS、MOBA領域,卻很少可以看到成功的例子。

早期的《魔獸爭霸3》冠軍Infi曾經轉戰過《星際爭霸2》,但成績並不理想。而中國曾經的頂尖星際選手F91玩《魔獸爭霸》時也沒有太多優秀的表現。不過,可以理解的是,星際和魔獸雖然同為RTS遊戲,但操作打法上差別較大,這種差別遠比FPS遊戲大的多。而且這兩款遊戲上手難度都相對較大,想成為行業頂尖至少需要好幾年的刻苦練習,從其他RTS轉型的選手需要面臨的挑戰自然就更大。

而MOBA上,早年的類DOTA遊戲,像真三、澄海3C等遊戲,有不少頂尖選手成功轉型,像820、zsmj、xiao8都是《DOTA》領域的佼佼者。但近些年來,卻極少見《DOTA2》選手和《英雄聯盟》選手互相轉型。不過,原因可能跟遊戲本身無關,或許是因為兩者都有著很好的環境和收入,頂尖選手沒必要轉型。因此這一方面找不到太多的有說服力的例子。

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教育!

(曾經的真三大神zmsj)

從以上對眾多項目職業玩家的觀察,以及作為一名玩了十幾年遊戲的老玩家切身體驗,我發現一個未經科學驗證的規律:從難度較大的遊戲轉型到難度較小的同類型遊戲更為容易。比如CS,一名CS老鳥轉型玩當下任何PFS遊戲,都可以很輕易駕馭。反之則難度很大。原因是什麼呢?大概正是屬於FPS遊戲通用的基本功,比如跟槍、拉槍。

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教育!

(《CS:GO》職業選手練槍)

隨著電子競技的火爆,許多相關行業涉及到電競行業,比如電競教育。大數據表明,電競行業人才確實缺乏,但真正的需要專門設立電競專業來培養相關的從業人員嗎?需要記者編輯,有新聞、中文系,需要視頻剪輯、拍攝,有編導、動畫、廣告等專業,需要解說,有播音主持專業。這些專業都有著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遠比設立一個新興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要專業的多。不懂電競怎麼辦?相信年輕人吧,他們的理解力、學習速度遠比你想象的要快,更何況如今還有多少年輕人不玩遊戲呢?

那麼就不需要電競教育了嗎?當然需要,真正的電競教育要做正是我前面所說的,為選拔培養運動員而做的教育。電競教育機構可以通過研究同類型的遊戲,研發類似於Aimhero的軟件,制定訓練體系、計劃,甚至可以對為普通愛好者開放,開辦足球、籃球夏令營一樣電競培訓班。還可以研究職業選手的坐姿、手持鼠標鍵盤的姿勢,總結出一套科學規律,令其應用到更普遍的選手訓練中。更深層次還有戰術思想的培養,任何遊戲都可以總結出一套基本的戰術理論,從小進行學習培養,讓有天賦孩子從小就有團隊配合的意識,遠比每天打上幾十盤天梯要有用的多。

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教育!

我想,這些並不是許久之後的事情,只是我們大概需要些做實事的人吧。

8月底,6個電競項目將亮相雅加達亞運會,接下來,電競進入奧運會可能只是時間問題。當奧運會真的來臨時,中國電競真的準備好了嗎?我們看似繁華的電競市場,有哪些是真實的,又哪些是虛幻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