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這幾天,上週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拼多多,卻陷入了巨大“售假”的危機之中。大量帶有拼多多App頁面截圖的文章,在各大媒體平臺瘋狂的傳播,可謂是將拼多多在品牌保護方面的不力,扒得底褲都沒有了。

而對於這場危機,不能說拼多多的公關人員和高層,沒有付出辛勤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不能說拼多多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支持。但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拼多多對於這場危機的應對,是存在瑕疵的。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首先,對於山寨假貨的問題,雖然一些文章中傳出的一些截圖或視頻,與事實不太符合。但在拼多多平臺上,山寨假貨的問題確實是真真確確存在的。在此牛牛觀察不再一一的總結並贅述了。創維集團等正規大牌受害商家公開發文,要求拼多多停止相關產品的銷售活動,即是最好的證明。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雖然拼多多早已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上市之前重罰不實商家,但只要“售假”的現象在拼多多上不是一個個案,就說明平臺確實存在監管和把關的失職。那麼,平臺就逃脫了不了干係。因此,企業面對公眾的質疑和聲討的時候,“我們才三歲”的苦情牌是沒有用的,拿淘寶也有假貨來開脫也是蒼白無力的。此時,坦率地承認問題,及時公佈有力的整改措施,才是最好的應對之策。

這幾天,拼多多的股價走勢已經充分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截至牛牛觀察發稿,拼多多盤中已經洞穿了IPO的發行價19美元。破發之後,股價如何演繹,與公司對這場假貨的危機應對效果,一定會產生強烈的關聯。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拼多多如果對這場危機應對不力,不僅會激發監管部門的出手,而且在全球對知識產權保護受到高度關注的大環境下,拼多多損失的將不僅是業績的下滑,而且還將面臨信譽和品牌形象的下調,以及投資者的憤怒。那麼,股價毫無疑問將會承受更大的下行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已引起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的高度重視,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臺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監管部門明確表示,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其實,如果拼多多早一點對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採取措施,則不會陷入到如今的如此被動局面。這樣說是有充分道理的,早在拼多多上市之前,就有媒體質疑過假貨、廉價、山寨等問題。

牛牛觀察在7月12日的《成立三年就欲上市 拼多多各利益方打得什麼如意算盤?》分析中,也明確指出:“假貨、知識產權問題,這是美國投資者非常在意的事情,尤其是中美貿易戰正酣的當下,拼多多的這個問題能否過關,依然打著一個大大的問號。”

可惜的是,或許是拼多多的高層沒看見這些文章,或許是他們壓根就覺得沒必要回應,或許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但這些原因造成的後果卻是極其糟糕的:如今,“售假”危機在不斷髮酵之後,早已超出了拼多多公關部門的控制,即使如有些媒體或自媒體所反映的,暴力刪文等公關手段祭出之後,並沒有發揮預期中的效力。這確實值得拼多多有關部門和人員好好反思了。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對於拼多多來說,當前最為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儘量減少品牌形象的損失,如何儘快挽回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了。在此牛牛觀察要提醒的是,解決方案很簡單:“虛心承認錯誤,儘快知錯就改”。這些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其實不失為一劑能夠治病除疾的良藥。

至於拼多多服不服用這劑良藥,單個你我好像都管不著,也管不了。但如果千千萬萬個你我一起來關注這件事,拼多多就必須好好掂量掂量了。這不,隨著輿論的喧囂,隨著監管部門的強力介入,即使拼多多不願意,也得往前推。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雖然拼多多創始人黃錚7月31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拼多多上面的山寨、侵權等問題依然在做辯解,依然在為自己開脫。但我們還是衷心地希望,拼多多在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方面能夠有更大作為。對於整改的效果,我們則拭目以待。

拼多多亟須從“售假危機中”完成自我救贖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鳳凰、大魚等媒體平臺

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