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橙」風前行

現在美團收購摩拜,ofo嫁給阿里,雙方為了保證用戶的粘性必須繼續補貼用戶才能獲得用戶的青睞,也只有這樣,雙方才有機會在後期整合資源,轉化用戶社群,進一步褥得羊毛。

“美”好生活,“橙”風前行

北京時間2018年4月4日上午,摩拜正式加入美團,成為美團“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大家庭中的一員。在內部的公開信中,王興表示,摩拜的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王曉峰將繼續擔任 CEO,胡瑋煒將繼續擔任總裁,夏一平將繼續擔任 CTO,自己則將擔任董事長。

此次收購之後,家裡外賣,出門摩拜;約會貓眼電影,旅遊美團酒店,聚餐美團點評;三公里以內共享單車,三公里以上美團打車;機票門票火車票,美髮攝影KTV;吃喝玩樂,美團一個APP就能搞定呀!

這樣想想,也是有點悲喜交加啊!一方面感嘆美團出手的快準狠,在資本市場多方利益的博弈之下不僅能夠保全自己,還能夠該出手時就出手,關鍵時刻,吞併對手,成就自己。另一方面不禁有些兩腿發顫,不知道未來的出行市場將如何劃分,我們消費者們又將何去何從。

“美”好生活,“橙”風前行

摩拜融資情況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這場資本的博弈中表現的淋漓盡致。ofo和摩拜作為共享出行領域中一直的“死對頭”,剛開始階段,滴滴投資ofo,騰訊領投摩拜,看似一片和諧,且“隸屬”於騰訊的滴滴也有意促成雙方的合併。

但故事情節並非按照滴滴的設計走,“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無論是ofo還是摩拜都不願放棄市場的話語權,在上個月的阿里領投ofo之後,今天的新聞也就正式宣佈了兩大資本陣營的劃分,摩拜依然堅守騰訊,ofo則委身於阿里。

其實我們也應該習慣,無論是滴滴大戰快的,還是食品領域的“百家爭鳴”,又或是蘇寧京東之爭,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一貫如此,常常叫人暗歎“既生瑜何生亮”。

不過在這種波濤洶湧之中也就造福了消費者們,按照之前百團大戰的路數,現在美團收購摩拜,ofo嫁給阿里,雙方為了保證用戶的粘性必須繼續補貼用戶才能獲得用戶的青睞,也只有這樣,雙方才有機會在後期整合資源,轉化用戶社群,進一步褥得羊毛。

由此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團宣佈收購摩拜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也許清明時節出門掃墓的時候就又發現了共享單車免費騎行的消息呢。

但是另一方面,美團收購摩拜,徹徹底底形成了一個衣食住行的閉環,短期之內,利大於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是有諸多不利之處的。一方面是,企業形成了一定規模,在管理方面多多少少會有些力不從心的地方;另一方面,從大局上來看,在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中,沒有哪一個獨角獸是絕對安全的,往期的互聯網收購潮正是最好的例證,大家都是向死而生,所以需要更小心謹慎。

一句話說到底,美團收購摩拜,對用戶來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們也只能暗暗祈禱在王興領導之下的摩拜能夠以美團一貫的團購的價格和便捷的方式造福用戶,真正做到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橙”風前行

不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論是的產品創新、上線運營,還是燒錢比拼、搶佔市場,直至最後的選隊佔邊,各家都只是互聯網巨頭的棋子,這既是互聯網時代的禮物,也是互聯網時代的悲哀啊。

至於這盤棋最後的走向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唯有懷著希望拭目以待!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鳳凰、大魚等媒體平臺

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