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高二學生正式選課走班 地理學科最受寵

临沂:高二学生正式选课走班 地理学科最受宠

臨沂一中高二年級的學生正在上課,他們當中有些人會在下午“走”進其他班級

對於暑假過後升入高二的學生來說,這個暑假和以往不太一樣。作為山東省高考改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將面臨全新的高考模式:傳統的文理班將不復存在,而是在語數外3門統考的基礎上,在其他6門學科中(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自主選擇3門學科參加高考。由於選的課程不一樣,這樣就存在了走班情況的出現。經過高中學校前期的多次摸底和模擬選課,新學期開學後,臨沂市的高二學生正式全部啟動選課走班。

◎記者調查

4日,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目前臨沂大部分學校仍然實行固定行政班,進行“小走班”的模式,部分學校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選課需求,也有部分學校因種種客觀原因,只能為學生提供“套餐式”選擇。那麼,學生選的最多的科目是什麼呢?這個班又是如何“走”的呢?

有學校可完全滿足“私人訂製”

有的只能選擇“套餐”

6選3,20種組合科目,給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對學校的師資、硬件、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臨沂部分學校能夠完全滿足20種組合選擇,有的學校則因為條件所限,只能採用“套餐”制。

臨沂一中副校長周國紅在採訪中表示,臨沂一中早在多年前便對選課走班進行過嘗試,今年3月份,《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發佈之後,未來的高考改革方向變得更加明朗,選課走班工作隨即被提上議事日程,“臨沂一中在教室配備、師資力量和實踐條件上,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目前,20種組合已經全部開設起來。”

臨沂四中的情況與臨沂一中相仿,20組組合課程也已全部開設,基本可以滿足高二年級1360名新生的“私人訂製”。

但也有學校,特別是縣城高中,因為各種配套條件難以全部滿足,因此只能提供5到10種組合模式,學生也只能在這些“套餐”當中選擇一種。

多數高中採用“定2走1”模式

沒有想象中麻煩

4日上午,記者在臨沂一中本部採訪時瞭解到,學校早在暑假前就基本敲定了走班事宜。也就是說,新升入高二的這批學生已經提前完成了“選”的過程,也基本清楚該如何去“走”,選課走讀工作開展有條不紊。

據瞭解,為了保證教學的穩定性,臨沂一中採取的是“定2走1”的走班模式,即語數外這3科不走班,而在另外選擇的3科中固定兩科組成一個班級,另外一門學科進行走班。

“其實需要走動的科目並不多。”採訪中,學生小趙告訴記者,她選的組合是化學、地理、歷史,由於語文、數學、英語這3門科目都是固定的必學科目,而且固定了行政班級,根據“定2走1”的模式,所以她只需要走化學這一門科目。在上化學課時她需要走到其他班級,算起來一週也只需要動4次,其餘科目在自己班裡上課即可。

學生小高則表示,他選的組合是物理、化學、歷史,他同樣也是需要走化學科目。由於他所選的組合中沒有政治,所以除了化學走班外,還需要再走政治課(政治還沒有進行合格考,所以在高二上學期每個班都需要開設政治課)。不過算起來一週走動也就6節課左右,其餘上課都在自己的教室,“覺得走班也並不麻煩。”

臨沂一中本部高二年級主任宋清告訴記者,選課走班的核心是“選”,而不是“走”,所以學校在設計選課走班方案時,除了滿足學生的選課組合需求外,儘可能將某一組合的學生固定,如臨沂一中本部共20個行政班,除了2個藝術生班,剩餘的18個班級,有13個固定不走,只有5個班需要走班,而且這5個班裡也只有部分學生需要走,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據瞭解,這種思路是臨沂多數高中學校實行選課走班的主流。“根據新高考的要求,6選3共有20種選擇組合,我們的思路是為學生提供這20種選擇模式供學生自由選擇。”臨沂四中教務處主任、高二年級主任李成表示,在選擇的基礎上,將同一個選擇組合的學生集中起來,儘量採取行政班的方式固定上課,選擇人數比較少的組合就採取合併同類項的方式,5科行政班固定上課,第6科再進行走班,臨沂四中28個行政班有22個是固定的,只有6個需要走班,也就是實行“小走班”。

◎組合課程如何選?

特長、興趣、高校要求要兼顧

記者瞭解到,新學期開始前,臨沂的高中學校大多已模擬過選課走班。入學後,各學校學生已基本完成最終的選課,原則上不再更改。據瞭解,學生在選課時也不再盲目,而是會提前做好規劃,無論是選“熱門”組合還是“冷門”組合,都是儘可能接近自己理想的高校。

臨沂一中本部高二年級主任宋清表示,從選課情況來看,學生選擇最多的是地理學科,其次是化學和物理,選擇最少的是政治。“地理學科具備文理兼備的特點,它在高中課程當中屬於文科,在大學中則屬於理科專業。”臨沂一中地理教師尤從偉告訴記者,地理學科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又不需要像歷史、政治科目那樣大量背誦,同時還比較貼近生活,很受理科生的青睞,因此,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科目組合的學生不在少數。

而化學和物理科目因為受到高校專業的限制,選報的學生數量也同樣不少,“現在不少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優勢專業大都將物理和化學納入到了必選科目當中,而物理和化學原本就是一中的拳頭科目,再加上一中的生源質量相對較高,所以,物理、化學是學生選擇較多的科目。”宋清對記者說。

而政治學科,尤其是涉及哲學內容的部分,需要一定的思考深度和邏輯思維,這讓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吃力。同時這也是一門需要大量背誦的學科,還要緊盯時事,不光在臨沂一中學生的選擇當中排名墊底,在全市範圍內也是少有人問津。

“學生選擇組合科目一般要遵循三點:興趣愛好、有無特長和師長建議。”臨沂四中教務處主任、高二年級主任李成表示,在這三點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感興趣,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也有一定弊端,“感興趣的科目並不一定是學生擅長的科目,如果科目與自己的能力優勢不符,後續學習就會變得困難,所以說,學科的選擇還是應該綜合考慮。”

據瞭解,高中學校大都開設了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在正式選課前也多次召開家長會溝通意見,尊重學生意願。所以,高中學校開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十分有用。通過自我認知、學業指導、專業規劃和職業體驗,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

◎思考

選課走班並非意味要放鬆管理

實行選課走班,既能尊重學生的意願和愛好、特長,也可讓學生在學校指導下提前進行生涯規劃,儘可能距離自己理想的高校和目標更近一步。

同時,選課走班之後,也有高中學校老師擔心行政班的管理和評價體系,實行選課走班後,對需要走動的班級、學生,班主任在管理上會不會存在一些難題?這需要班主任老師要“盯緊”班裡學生,不要因為學生走班而放鬆管理。

此外,就是關於評價制度,對於走班的學生、班級的教師如何進行評定,如何建立一個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也是高中學校需要進一步考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