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來了個日記姐,她記錄的日記像百科書,蠶農們都愛看

聽說黎明關水族鄉來了位“日記姐”!

她的日記就像本百科全書

蠶農不明白的問題都可以找她

這是怎麼回事?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日記姐”的故事吧

“這幾天,蠶房基地建設全面鋪開,基地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我和老闆都忙得不得了,這場面真的是緊張、活躍,振奮人心。”今年6月9日,蘭豔嫩在日記中寫道,希望華豐公司的養蠶業迅速發展、突飛猛進、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在荔波樹立示範基地,爭做養蠶標兵。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 蘭豔嫩正在忙著給小蠶喂桑葉

近一年來

無論天晴下雨,蘭豔嫩在黎明關最擔心的就是荔波的“蠶寶寶”。不管大事小事,她都喜歡把看到的、聽到的、體會到的寫在日記本里。在黎明關生活近一年來,不少蠶農都認識她,因此,她也成了蠶農的知心人、好朋友。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 蘭豔嫩拿出日記本,給西竹村村民蒙文翠看自己的心得體會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 村民蒙文翠在向蘭豔嫩學習養蠶技術

據悉,蘭豔嫩是廣西環江縣思恩鎮城北社區的一位普通群眾,今年56歲。2000年,受周圍人的影響,她開始學習養蠶,剛開始根本不懂如何養蠶,更談不上養好蠶。但她很勤奮、好學,沒多久就學會了,幾年下來已從“門外漢”變為“行家裡手”,在種桑養蠶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一家人也通過養蠶走上了致富路。

一個廣西的養蠶能手

怎麼跑來了荔波教大家養蠶?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去年10月的一天,縣農工局阮義林給她打電話,說荔波這邊正在發展種桑養蠶,有企業想請她來指導一下。於是第二天,剛從浙江到荔波發展種桑養蠶的老闆陶華(即華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老闆)就開車去到了蘭豔嫩家。於是,蘭豔嫩帶他們看了自己的桑地和蠶房。“他們問的很仔細,關於養蠶的事基本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蘭豔嫩說,十多年來的養蠶經驗,她毫不保留地告訴了陶華兄弟倆。

經過溝通,蘭豔嫩被陶華的盛情和“高薪”邀請所打動,於是她決定跟陶華來到荔波,幫助他們兄弟倆在黎明關發展種桑養蠶,帶領當地蠶農一起脫貧致富。去年12月9日,蘭豔嫩來到荔波,看到全縣到處都是桑園、蠶房,她驚呆了。

於是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2017年是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雖然年紀稍大,但我精神是十足的,我會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荔波種桑養蠶這份事業中來,為社會發展貢獻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到荔波後,陶華帶著蘭豔嫩參觀了很多桑園、蠶房,她也瞭解了荔波種桑養蠶的現狀。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黎明關不少蠶農紛紛來到華豐公司向蘭豔嫩學習養蠶技術。黎明關西竹村村民蒙文翠就是其中之一,她跟著蘭豔嫩學到技術後,目前已回家建起了蠶房,最近一個月,蒙文翠還經常來到華豐公司向蘭豔嫩討教。

蘭姐,你來我家的蠶房看看吧!

村民甲

蘭姐,麻煩你有空來看看我家蠶蟲長得怎麼樣!

村民已

蘭姐,你今天有空沒,來我家吃飯嘛,今天吃牛肉呢。

村民丙

這段時間,蘭豔嫩總是接到不少村民的邀請電話,大家不僅把她當朋友,還把她當親人。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 蘭豔嫩將自己的養蠶經驗打印出來,方便為荔波蠶農授課

當看到有的蠶農被動養蠶後,蘭豔嫩總是鼓勵大家說:“我在廣西養了十幾年的蠶,從來沒有得到一分錢的補助,但我還是認真養、專心養,你們荔波的農民真幸福,建蠶房有補助、耕地有補助,政府就連化肥種子都送,如果再不努力脫貧的話,可能真的晚了,只能窮一輩子,希望大家珍惜當前的好機遇,一心一意跟黨走、聽黨話,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就一定能夠脫貧致富。”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蘭姐向記者介紹自己的養蠶經驗

採訪過程中,蘭豔嫩還拿出日記本,向記者展示了她姐姐家2018年養蠶的基本情況。記者在日記本上看到,今年以來,他姐姐家共養了8批蠶,第一、第二、第四批養1.5張蠶,第三、第六、第七養了1.25張,第五、第八批養了0.5張,總產量達2080斤,均價25元/斤,其中第一批蠶繭高達32.5元/斤,收入逾5萬元。

荔波来了个日记姐,她记录的日记像百科书,蚕农们都爱看

□ 蘭姐翻開日記,回顧來荔波後所記錄的心得體會

說到荔波縣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蘭豔嫩十分羨慕黨中央給了貴州人民這麼好的政策,她也堅信荔波走種桑養蠶這條路是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