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哈喽大家好,我是最近在研究绘画心理学的野生手绘小能手——叶小绘。之前在文章中提到了绘画是与孩子沟通的“第二语言”,那么面对孩子形形色色的表达,从哪些方面入手解读孩子的内心呢?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线条

艺术家保罗克利有一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线条是艺术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流传下来的最初绘画作品主要是以线的形式表现。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用线条来表示的。

不同的线条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比如愉快、高兴的情绪多被画成上行的线条;悲伤、不快的情绪被画成下行的线条;激烈、躁动则经常体现为曲折断裂和不规则的线条;而表示温和、细致的线条往往又细又柔。

线条的力度:

力度适中,线条清晰,表明孩子情绪稳定。

力量偏小,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力量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表明孩子具有攻击性,在发泄愤怒。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线条的形态:

线条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表明孩子当下有些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线条的形状:

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上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

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圆形图形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

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

构图

儿童绘画的方式和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总是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画起,然后逐一展开,任由自己的思绪像空中的小鸟,自由的翱翔,无整体可言。因此,儿童画有时会给人以画面不饱满、主题偏离或者凌乱的感觉。但是尽管如此,孩子完成的作品依然生动,他们的构图别出心裁,有着儿童画鲜明的特点。

一般来说,纸张被分为四块区域,上面、下面、左边、右边。这些区域具有源自于某种来源的象征意义。而孩子会随意在一张纸上作图,不会刻意选择在纸的上面、下面、左边或者右边,都是潜意识外化的结果。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画面的位置

位于纸的中间:代表安全感。

位于纸的左边:左边是过去,下意识,黑暗回归和退化;可能说明更眷恋过去。

位于纸的右边:右边是未来,意识与活动,对未来更有憧憬。

位于纸的上方:上方的部分代表神、光线、灵魂和心灵。表示一种高层次的抱负,和一种乐观的态度。

位于纸的下方:下方代表基础、根源、死亡、大地和水。表明没有安全感,或缺乏自信,容易情绪低落或悲观主义,需要外部支持。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画面的大小

画面大小和孩子的自我评价有关。

画面非常大: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的倾向,也有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来的外在防御机制,容易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

画面非常小: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可能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有退缩情绪。如果画面在纸的上方且画面较小,表现出孩子心理能量较低。

颜色

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早已发现颜色的含义,颜色对人类的影响已经逐渐被认识,它总是能引起许多与之相关的情绪。

在孩子的画里,当他们喜欢用红色、橙色等暖色调,或是五颜六色来装扮画里的形象时,往往是表达高兴的情感。而在表达伤心情感的作品里,黑色居多,或是蓝色、深绿等冷色调。

在这里,简单概括一下几种常见的颜色在儿童画里可能代表的含义:

红色:充满活力、温暖和热情的象征,但也可能是危险、破坏。

绿色:希望的颜色,意味着新的开始、滋养万物。

蓝色:蕴含了自由和独立,也代表孤独和不被爱的感觉。

黄色:具有强烈对立情绪的一种两极情感的颜色,代表温暖、成熟,也暗示着生气和嫉妒。

黑色:通常被认为是负向的、危险的、悲伤和沮丧。黑色也常常被学龄前孩子使用,因为他们正处于反叛、固执和追求权力的阶段。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人物

思念如影随形,人们的五官四肢是内心最真实的延展。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手臂和手:

孩子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

逐渐长大之后,开始画手。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孩子。

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另外也有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畏缩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腿和脚:

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

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感觉有压力,有安全的需求。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耳朵:

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罗嗦。画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可能孩子比较敏感。

牙齿:

愤怒的孩子,经常会在画中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言语攻击性。

眼睛:

眼睛画得太大的孩子,比较敏感、多疑、偏执;画睫毛的孩子,对美比较关注;不画瞳孔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

环境

每个人会被身边的环境影响,这些影响都会通过人不经意的瞬间流露出来。

太阳:

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有光芒的太阳说明孩子心情灿烂。

把太阳拟人化,画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不过受到童话故事书的影响,也会画出这种拟人化太阳。

黑色的太阳,则表示孩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房子:

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无比,可能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像城堡一样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房子外观丑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缚自由的牢笼。如果房子没有门窗或用栅栏与外界隔开,则是孩子受挫的表现。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房子特别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把楼梯画的特别长特别大,孩子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在房子屋顶上画烟囱,希望获得关心,向上的直烟暗示需要出气筒。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树木画很大,表示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树干画的很细长,表示孩子和蔼安静、欠缺活力。幼儿画树木只有26%会画上树叶,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稳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


当然,我并非心理学专业,近期文章只是在分享一些学习心得,个人觉得,绘画心理学不但有助于读懂孩子们的心,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比如我最近超级爱画晚安图,大概是太缺睡眠了吧。

心理学笔记|家长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内心?建议收藏

叶小绘插画

而且我切身体会到,绘画是一种很好的疗愈方式,让我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始终怀抱热望,不被负能量压垮,做一个时常带给人惊喜和温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