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佤族的木鼓

在佧佤族的各種器物中,最神聖、尊貴之物莫過於木鼓。傳統的木鼓以紅椿、紅色樹為原材料,長約200釐米,直徑約70釐米,鼓身挖一條長約150釐米,寬約15釐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兩側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圍留有空隙,起共鳴作用。

緬甸的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沒有通用文字,人們用實物、木刻記事、計數或傳遞消息。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等縣和緬甸的佤邦、撣邦等地,中國境內還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地區人數約35萬人。

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每個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對以上的木鼓,較小者稱“公鼓”,較大者稱“母鼓”,供奉於專門的木鼓房中,置於兩根橫木之上,以防潮溼。

較大的村寨,有數個木鼓房和數十個木鼓。大約一兩年就需要更換新木鼓。製作新木鼓時,首先需要從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樹幹,稱之“拉木鼓”。拉木鼓是一項整個村寨人都要參與的盛大活動,在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開始進行。屆時,魔巴(巫師)鳴槍並敲擊召集村寨群眾。舉行祭祀和剽牛活動。製作木鼓,大約要6至10天時間。

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當作靈物崇拜,認為敲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吉祥。當時,遇有戰爭等緊急事態。用木鼓示警集眾;獵手捕獲虎豹等野獸,也要擊鼓表示敬意。逢年過節或宗教祭祀之時,木鼓更是振奮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時,可以發出四種不同音響,(多為一人敲打,也可數人合擊)鏗鏘有力,節奏交錯,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鼓語”。20世紀70年代以後,木鼓經過改制,成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樂器,登上了新時代的文藝舞臺。

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佤族小獨笛

小獨笛,佤族豎吹樂器。佤語稱“瓦格洛”、“蔚利”或“住”。廣泛流行於雲南西盟、滄源、孟連、瀾滄等佤族聚居地區。

小獨笛的歷史淵源

小獨笛是佤族古老的豎吹樂器,管身竹製,音色圓潤、柔美,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早在東漢時期,小獨笛的前身豎逐就已流傳於民間。

到了隋代和唐初,小獨笛成為宮延中的主要樂器。

盛唐時期,小獨笛在當時的樂制、樂府和宮廷樂舞中,一直是重要的樂器。宋代以後,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小獨笛的地位,以致在中國廣大地區已很難見到這種古老的樂器了。它目前只流行於閩南和臺灣,是演奏福建南音離不開的樂器。

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1300多年前,小獨笛東傳日本。從隋高祖開皇20年(公元600年)起,日本曾屢派“遺隋使”和“遣唐使”前來中國,兩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許多中國樂器傳入日本。據傳,日本聖德太子特別喜愛小獨笛,曾親自吹奏,他當時所用的中國小獨笛,如今還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現在也保存著中國唐代傳去的8支小獨笛。

最早傳入日本的小獨笛稱為“古代小獨笛”,很長一個時期並未在民間流行,而是以“高貴樂器”的身份,只在宮廷雅樂中使用,或是作為達官貴人的玩物,故也稱“瓦格洛”。直到1871年以後,“普化小獨笛”才傳入日本民間。

小獨笛的樂器

獨笛外觀侗笛很相似,管身竹製,全長約30釐米。製作方法也類似侗笛,管的上端為吹口,在吹口處順竹統劈一小口,兩側各墊一薄竹片(頭大尾小),中間形成一個長方形吹孔。

吹孔下部切一斜口,在正面近吹孔處開一橢圓形音孔。吹口內側呈弧形,設有笛塞。管身正面開有4個按音孔,可發出5個音。各地瓦格洛規格不一,音高不同,常用bB、bA調兩種。

“司崗裡”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司崗”是崖洞的意思,“裡”是出來,“司崗裡”就是從巖洞裡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滄源縣嶽宋鄉南錫河對面緬屬巖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崗裡”歷史傳說梗概是遠古的時候,人被囚禁在密閉的大山崖洞裡出不來,萬能的神靈莫偉委派小來雀鑿開巖洞。

佤族甩髮舞

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老鼠引開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讓人走出山洞的大樹,人類得於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樂業、休養生息……這是司崗裡的大體意思。要詳細的講,就很多很長。總而言之,“司崗裡”的傳說,就是人類歷史的源頭。過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崗裡”處剽牛祭祀紀念“司崗裡”。

佤族的創世紀神話:在人類遠古的洪荒時期,只剩下一個佤族女人漂泊到司崗裡的高峰上倖存下來。這個女人受精於日月,生下一男一女。一天,阿媽正坐在岩石上採用天上的彩雲織布,突然一頭牛跑來報信,說她的兒女雙雙掉進海里去了。那時候司崗裡群山的周圍是蒼茫的大海。阿媽焦急萬分,就請牛去救。牛會浮水,下到海里把兄妹倆託在脖子上送到了岸邊。阿媽真感激不盡,便立下規矩,把牛作為佤族永遠的崇拜。

60年代初期,中緬兩國重新勘定邊界的時候,司崗裡被劃歸了緬甸。外鄉人要是去司崗裡,手續非常麻煩,於是只好放棄了這個念頭。

佧佤族——“績溪城處於萬山之中,彈丸小邑,民情淳樸”

但是司崗裡不管屬於哪國所有,總是佤族老祖先出世的地方。因此,許許多多的佤族人民,經常會過境到司崗裡朝拜,同時把那裡的山崖巖洞、溪水飛瀑、樹木花草、飛禽走獸、藍天白雲都繡在他們的衣服上。

佤族人始終記住:我是從神聖的司崗裡走出來的阿佤人的後代,司崗裡的靈氣總會與我同在……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裡”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裡”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每年5月份,雲南臨滄市滄源縣都舉辦“滄源佤族司崗裡狂歡節”聲勢浩大,有佤鄉特色小吃和鬥牛比賽。滄源是我國從原始社會直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地區之一,因為歷史原因,有部分佤族群眾信仰基督教,還建有一定數量的教堂,加上“司崗裡”文化的魅力,滄源縣成為了雲南旅遊的後起之秀。

@愛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