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和舉人的差別有多大?

一人獨守一夢


一提“秀才”“舉人”,中學課本里《孔乙己》裡的孔乙己以及《范進中舉》裡的范進,大家是不是耳熟能詳?

不過,有書君要說,范進真是中了舉人,孔乙己可不能稱為“秀才”,他只是一名“老童生”。

那麼“秀才”“舉人”有什麼差別?聽有書君細細道來。

1在我國明清以前的朝代,秀才和舉人的差別還不是很大。

“秀才”的稱呼在科舉開始以前就有,最初指“優秀人才”。

不僅僅只在讀書方面優秀,其他方面也要優秀。

據《史記·賈生列傳》中記載,賈生是最早被稱為“秀才”第一人。

在隋朝以前,當官都是推薦制,由各州推薦的民間優秀人才稱之為秀才。

“舉人”本義就是被薦舉之人。直到漢晉南北朝,秀才變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推薦優秀的人才到朝廷做官,就是“舉秀才”。

由此可見,秀才和舉人在漢晉南北朝時期是平起平坐的。

比如:三國時期,曹操在政權統治上採取“抑制豪強,唯才是舉”得到一大批人才。

而曹丕稱帝后,領導階層實行“九品中正制”。

也就是說,當官推舉的人才必須是世族豪門。

到了晉代,官場已經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局面。

奢靡之風盛行,世族大姓如東晉的王,謝。北朝的崔、盧、鄭、王都貪汙腐化,荒淫無恥,揮霍放蕩。

而底層的文化之士被壓抑,受屈辱。

2唐宋元三朝時期,“秀才”“舉人”名稱比較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進士”。

隋建立以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立了科舉制度,是一種允許士人自願向官府報告,經過分科考試,根據成績從中選取人才,分別任官的制度。

隋朝開始開科取士,最初也為取秀才。

唐建國初期統治者廢除“九品中正制”,繼續推行完善科舉制度,其中的進士科非常有名。

使中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有機會登上政治舞臺,為新政權效力。

原來的“舉人”一詞已不再沿用,大家以考取進士為榮。

初唐四傑中的王勃,17歲應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郞”。

楊炯,27歲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

更有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高中進士後的喜悅。

宋代時,各府向朝廷舉薦人才,進行考試選拔人才。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進行選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為“秀才”。

元明時期,秀才也習慣地成了讀書人的通稱。

這一段時期,“秀才”“舉人”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分別與二者相當的形式存在著緊密關係。通俗地說,成為秀才,就可被舉薦,通過考試,就可做官。

但明清時代則不同,秀才得來不易,必須通過幾重考試關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後也不一定能夠應舉。

3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條例逐漸嚴苛,到清朝時達到頂峰。秀才和舉人差別很大,可以說天上地下!

大家跟我回憶一下吳敬梓《儒林外史》裡的兩個人物,周進和范進的故事就明白了。

周進六十多歲,依然是個老童生,他的學生都成了秀才,故此,飽受秀才梅玖和舉人王進的嘲弄和冷遇。 

後來,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自此,他的人生陡然發生了喜劇性變化。中舉人,中進士,做御史,做學道,一路升到國子監司業。

發跡後,從前瞧不起周進的人態度判若兩人。梅玖冒稱是他的學生;他在村塾中寫下的對聯,被恭恭敬敬地揭下來裱好;辭退了他的薛家集也供奉起他的“長生祿位”。

范進是個士人,考了二十多次,一次在廣州院試中,周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將范進取為秀才。

雖中個秀才,然而,他的丈人爸也瞧他不起,對他說話毫不客氣,經常罵得范進摸門不著。

可是,范進中得舉人之後,胡屠戶卻換了一副嘴臉,說他有眼力見,他女兒有福氣的,畢竟要嫁個老爺!

由此可見,明清時期“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清代秀才與舉人的差別。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明清時代,秀才專指府學、縣學的生員,是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的專稱。

要取得“秀才”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稱童子試獲得取錄。

不論年齡,應童子試的都稱童。

如果縣、府、院三試都錄取了,進入府學、州學或縣學的,稱為進學,通名生員,即秀才的俗名。

秀才要成為舉人,除了經常到學校、學官的監督考核外,還要經過科考選拔,方可參加本屆鄉試(各省舉行的考試),取中者才為舉人。

中了舉人,才意味著一隻腳踏入仕途,可以為官,被稱為“老爺”了。

縱觀歷史,有書君有言:

我國有著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秀才、舉人、進士這些科舉制度下的產物,隨著歷史的腳步,不論是兩者並駕齊驅,還是遞進有序,最後都被拋棄在歷史的軌跡上。

每一朝代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無一不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人才選撥模式,初衷都是好的。

但社會是發展的,任何一個政策都會在其實施的過程中不斷修繕,結果是,要麼日趨完善,成為統治階級的有力武器。

要麼條條框框愈加愈多,最後,僵化教條,變成了束縛人才手腳的捆綁繩,最終廢除,給後世人貽笑大方。


有書共讀


秀才和舉人,在漢朝是指舉薦人才的科目,在明清兩朝是指通過考試獲得的功名。今天說的是明清時期的秀才和舉人。

明清時期的讀書人從沒有功名到有功名,從功名小到功名大,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個級別。其中秀才和舉人在有無俸給,能否當官兩個方面截然不同,造成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的巨大懸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真實的寫照。

童生是沒有進學的讀書人。古代的童生與年齡無關。讀書人就是到了八十歲,只要沒有功名,都被叫做童生。童生是體制外的人,不享受任何經濟和政治待遇。

秀才是進學的生員,取得最低一級功名的讀書人。古代的學校又稱庠序,黌序,裡面通常有泮池,所以進學的秀才又叫在庠,黌門,入泮。進入學校接受政府管理的秀才,每年要接受一次歲考,目的是被督促學習;三年要接受一次科考,目的是為鄉試把關。

取得秀才資格,必須經過三種考試,就是知縣主持的縣試,知府主持的府試,省會的學政主持的院試。三種考試都被錄取後,就具有秀才資格,進入籍貫所在府縣的學校接受管理。在縣、府、院三種考試中取得第一名,俗稱小三元。

根據考試成績和資歷,秀才被分為三等,第一等國家給點糧食,算是獎學金。第二等和第三等沒有任何補貼。因為秀才沒有薪水,不可以當官,所以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地位,需要自食其力,養家餬口。社會上往往稱其「酸丁」,「窮秀才」。

秀才有三方面的特權。一是可以直接見縣官。見了縣官不磕頭,不稱大老爺,而且還有座位。二是犯了罪不可以直接脫開褲子打屁股。既使要打手心也只能由縣處級的學官動手,不許衙役打。動刑要省裡批准革去功名才可以。三是不出徭役,房子可以比別家高三寸。

秀才通常受邀主持鄰里和鄉親的婚喪嫁娶,為群眾起草各類文書,多少還是有點益處的。還可以謀個館,收幾個童生教授學問,得到一點束脩度日。最重要的是,秀才還起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作用,成為政府聯繫廣大群眾的橋樑和紐帶。

舉人又稱孝廉,是秀才經過鄉試中式,獲得的更高級別功名。鄉試地點雖然和院試一樣,也是在各省省會,但主考官卻是皇帝欽點的欽差大臣。中舉後參加省長主持的鹿鳴宴,唱鹿鳴歌。其中舉人的第一名叫做解元。參加鄉試,得中舉人是進京趕考的必由階梯和必要準備。

鄉試分三場,每場考三天。第一場考論語一文,大學中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考五經文一。第三場考五道策問題。總的加起來,在九天時間,至少六個工作日裡,就是做出用《四書五經》句子當題目的文章四篇,聯繫實際做好各項工作的建言獻策五篇。40個字的小詩一首。九天中,吃喝拉撒睡都在考棚裡,有兵丁嚴加看守,管得比囚犯還嚴。

舉人的名額是有規定的。大省100名左右,中省70名到80名,小省40名到50名不等。不可以隨便增加或者減少。所謂的大中小,是根據人口,物產,稅收綜合評定。

一旦當了舉人,從此就被稱為老爺,是體制內的人了。舉人老爺從此衣食無憂,活得很瀟灑,很滋潤。一旦當了舉人,除了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貼,還有人上門送銀子,送房屋,也有人自願當牛當馬,做奴做僕。當了舉人,還可以到有關係的各州縣走走。每到一個州縣,當地的官員都會給點錢,叫做打秋風。舉人進京趕考,是可以報銷差旅費的,稱為公車。戊戌變法就是一批舉人老爺鬧騰出來的,有個著名的事件叫做公車上書。

舉人即使不當官,也可以和縣處級幹部平起平坐,替人說事情。如果屢次進京參加更高級別的會試不合格,可以自己做個小官。多數是當掌管學校,負責管理、考核秀才們的學官,極個別的可以到條件不好的地方去當縣長。但做了小官以後,就不可以繼續參加考試,謀求做更大的官了。一般讀書人不願意走這條路。

進士是最高級別的功名。成為進士要經過禮部的會試和皇帝的殿試。會試考中的叫中式進士,其中第一名叫會元。考試科目和鄉試一樣。殿試是象徵性的,只是重新調整一下名次而已。殿試只考策問,相當於書面的競選演講,就是假如遇到這個事情,你將會如何處理。殿試更看中的是書法,就是「黑,大,圓,光」的館閣體。

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為「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為「賜同進士出身」。殿試一結束,一甲三名進士馬上就有官做了。二甲和三甲再經朝考,也會或得翰林院,中央各部工作人員或者地方縣官的職位。

一甲三名就是著名的狀元,榜眼,探花。鄉試的解元,會試的會元和殿試的狀元就是大三元。

瞭解秀才和舉人的差別,最好重溫一下吳敬梓《儒林外史》中最精彩的《范進中舉》一段。一個餓肚子,被辱罵的秀才,中舉後馬上有錢,有房子,被吹捧,生動具體的描寫了天上地下的巨大反差。


柳如嫿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實行的應試教育,在此體制下,各地都在炒“狀元”,儘管教育部門下達指令不準炒作,但每年高考、中考放榜的時候,有關“狀元”的各種消息又是滿天飛。

我們知道狀元是古代科舉制度考試中的榜首,但現在卻成為高考、中考第一名的稱呼,不管是縣第一還是市第一,都叫狀元,跟古代比起來,簡直用爛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人們心目中,似乎狀元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比狀元還不如的秀才和舉人更是不值一提。但其實,秀才和舉人已經很了不得了。

1949年建國的時候,國家曾經對文盲率進行過摸底,全國平均文盲率在80%以上,這還是年民國教育已經推行了幾十年的情況,在古代,文盲率從來都在90%以上,這種情況下,讀書人本來就少,還要讓他們經過重重考試取得功名,難度可想而知。

秀才和舉人都算了不得,但地位卻差很遠,我們具體來看。

秀才,原指才之秀者,而舉人則是指被薦舉之人,在漢代察舉制下,秀才為

舉薦人才的科目之一。科舉制確立後,二者都成為考試獲得的功名之一。我們以明清時期為例,因為科舉制度形成定製。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但在正式科舉之前,依舊有很多考試,比如地方上的童生試,這是獲取參加科舉資格的考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先後為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三個階段一級一級考,過了前一級,才能考下一級。應試者稱為童生,當然,可不都是兒童,只要沒考過,不論你多大,就算是七老八十了,那也是童生。

三級童生試都考過後,院試成績優異者可取得生員資格,俗稱秀才或者相公,然後才能進入府、州、縣的學宮學習,接著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也就是說,秀才其實是通過科舉入學考試後的人,僅獲得最低一級功名,但他們也有不少福利。

首先可以減稅,免除徭役,目的是讓他們安心讀書;其次功名在身,見了縣令可以不跪,不用叫縣令大老爺,上公堂也可以不用捱打,因此也受人尊敬,逢年過節給人寫寫對聯什麼的也可以掙點錢。

秀才按照錄取成績和資歷,可分為三種,其中廩生等級最高,還能獲得官府補貼,而增生是增加錄取名額的,附生是附加錄取的,這兩種都沒有這個待遇,也就是公費生和自費生的區別。

生員有一個機會,那就是成為生員中最優秀突出的那幾位,然後被選拔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

這種人被稱為貢生,有一年或兩年選一次的歲貢、三年選一次的優貢和六年或十二年選一次的拔貢。除此之外,還有憑藉特權或者用錢買名額進入的恩貢和蔭貢等。

秀才並不能當官,除了少數人享受官府補貼,絕大部分秀才還要自食其力,要是不會賺錢的話,往往會被人譏諷為窮酸秀才。

不過貢生作為優秀的秀才,是有當官機會的。比如《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他是歲貢,也得到一個儒學訓導(縣學負責人副手)的虛銜。

但貢生被授予的職位不僅虛,而且低,要不是在科舉路上實在走不通了,沒人會選擇這條路,況且即便選了這條路,也不一定能夠當上官。

童試之後,就是鄉試,這是省級的考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及京城舉行,由皇帝親命的大臣監考,因為在八月舉行,又稱秋闈,闈就是考場的意思。

秀才和貢生們可以參加鄉試,考中後成為舉人,俗稱孝廉、老爺,可以繼續參考,就算沒考中,也可以回鄉開個私塾什麼的,比秀才好混多了。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第二至第十名叫亞元,而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舉人們合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人們對舉人的重視遠大於秀才,這也反映出舉人的地位遠高於秀才,不然范進也不會瘋了。

舉人的特權比秀才更進一步,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待遇,所以,一旦中舉,好些土財主都會自動找上門來,給好處、攀交情,將土地、戶籍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而且舉人可以當官,雖然小,多是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而且經常要等,但絕望後總會走這條路,41歲的海瑞就是這樣被任命為教諭(縣學負責人)。


平沙趣說歷史


古代秀才和舉人的差別當然很大,要不然范進中舉之後,也不會高興得發瘋了。

秀才只是民間承認的讀書人,還進不了士大夫的圈子,而舉人就是朝廷承認的讀書人,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了,雖然是最低層的,不過那也是老百姓口裡的舉人老爺了,而不是窮秀才。

秀才可以見縣官不跪,但是隻能免除自己的賦稅以及勞役。舉人就可以免除直系親屬的賦稅和勞役。而且舉人名下的土地可以免去賦稅,所以有很多來投獻的人,這樣窮秀才就變成了新的地主鄉紳!

秀才可以開辦私塾,但想要進入體制內,只能給知府或者縣令當幕僚。而舉人可以當縣丞或者教喻這樣的小官吏,雖然才八品,可也是官老爺啊。

對於大多數秀才來說,考上舉人不亞於一步登天,所以即使考到七老八十,還是想考舉人。



雲飛832


差別極大的。舉人是可以做官的,雖然很難當大官,但當個縣令一般是沒問題的。按現在的標準,舉人就是縣長、市長這一級的人物。在地方上,他們是金字塔頂端的存在。即使放在全國範圍,舉人也是很有地位的(一位縣長、市長,走遍全國都是很牛的)。

秀才比舉人就差太遠了。秀才不能當官,只能免除部分稅負、徭役。秀才跟普通人沒有太大區別,很多人都瞧不上秀才。

如范進,雖然是秀才,但還是很窮困,被人看不起。後來中了舉人,本地的老爺們就都來主動結交,並送錢、送房。因為范進以後是能當官的,得趕緊巴結。

范進從秀才升到舉人,直接就高興瘋了。這相當於今天是五保戶,明天就當上市長了,他能不瘋嗎?彩票中個幾千萬,也比不上舉人的好處。


國史拾遺



古代科舉制度,考取秀才相當於現在高考錄取者,進入大學學習,還是個讀書人。

考取舉人則相當於現在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出仕為官了,差別大多了!

古時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教學、出仕為官。


一.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試,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意既現在的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屬於現在大學的擴招自費生,則沒有這個待遇。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秀才待遇也不低,見官不跪拜,直接面見縣官,訴狀直呈等。

秀才 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謀生;也可以代人寫信、訴狀;文筆好的,進入府州縣為吏;有名氣、有關係的入文臣武將幕僚等。

你看,秀才相當於現在參加高考,考上大學;有公費的、自費的、擴招的、保研的(拔貢)。



二.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秀才)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為什麼《儒林外史》,范進中舉高興的瘋癲了,可見一斑!

你看吧,舉人是相當於現在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出仕為官了,待遇高於秀才多了!


z山海


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後升為秀才。

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只有秀才才有資格參考,考中後升為舉人。

會試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只有舉人才有資格參考,地點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升為貢士。

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考,考中了就叫進士。

同時,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接連三場考試都是第一名的話,也就是所謂的連中三元,這個是古代讀書人都向往的目標。


那麼秀才和舉人差距有多大呢?

秀才可以見官不跪,口稱學生,優秀者可以免費進入官學讀書,秀才可以開私塾當先生,給富家當賓客甚至管家做掌櫃。

但是秀才每年都要參加考試,不合格者,會被取消繼續讀書科舉的資格。

舉人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助手,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協警等。不是正式的公務員,但是可以被推薦做基層小官。

也可以給高級官員做幕僚,為將來的人脈及官場交往做積累。如果舉人願意繼續向上考的話,可以隨時參加科舉考試,更上一層樓。

秀才和舉人都不是官,但是舉人如果有門路,可以有當官的資格,做一些小官之類的。而秀才則沒有這個資格,想要去當官,還得考上舉人之後才有機會。

其實這個問題,從《儒林外史》裡的范進和《武林外傳》裡的呂秀才就能看出來。

范進中舉之前,他娘差點都要餓死了,老丈人對他非打即罵。中舉之後,范進和他娘竟然都興奮的瘋了,老丈人對他的態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以及呂秀才最多隻能做個賬房先生,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就能看出來,秀才跟舉人的差距,真的不是一點半點。

秀才地位不如狗,發家致富全靠手。

中舉之後能發瘋,親戚鄰居常奔走。


魏青衣


自中國隋朝以後,科舉差不多是讀書人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唯一途徑。而科舉分為很多步驟,其中最初級的兩步是考秀才和考舉人。

以清代為例,清代士人在應科舉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經過考取生員、考取舉人和考取進士這三個步驟。在這一過程中,要經過多次考試。大致可以說,清代各種科舉考試可以歸入生員考試、舉人考試和進士考試等三個系列。在這三個系列中,秀才系列和舉人系列的考試均與“學政”這一官職有關。

沒有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多大年紀都稱為童生。童生考取“生員”(俗稱秀才)須經本縣、本府(或本直隸州、廳)和學政的三級考試

考上了秀才,就會獲得一定的待遇,這其中包括免丁糧賦役、官給火食,見官吏不跪,不能施刑。等等。

明清士子通過鄉試後,即取得一種永久性功名舉人,可按科無限期參加禮部會試。這也是科舉中最難的一級。

清代鄉試中額各省多寡不一,依文風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賦之輕重而定。鄉試正榜取中者稱舉人,此外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亦稱副貢。放榜之期在九月,第一名稱解元。名額有所增減,後可捐納,但大省不過30,中省20,小省10個。咸豐時規定每舉人須捐10萬兩。江西應試為134:1。

廣東老舉人黃章考了60年,康熙三十八年99歲時仍進場,讓其曾孫提燈籠開路,“百歲觀場”,但仍未中,意思是102歲時再來。

廣東的謝啟祚拒絕舉薦,以98中舉。當時正好15歲少年同榜。“老人南極無邊見,童子春風座上來。”侯方域中河南鄉試副榜,羞恨致疾而死。“行到半天仙骨少,罡(綱)風復遣落人間。”

由於考舉人極難,所以才有范進中舉的名篇;由於考試不易,明清時期,也有舉人直接出任低級官職的情況。考中了舉人,在當地社會就成為有頭有臉的士紳。這一點和秀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倪說歷史


在科舉制度的體系中,秀才與舉人雖然僅僅只有一級的差距,但地位卻是雲泥之別。只有窮秀才的稱呼,卻不見有窮舉人的說法。

如果說普通百姓是掙扎在泥潭的,那麼秀才就是已經爬到泥潭的邊緣,而舉人則是走上堅實的康莊大道上。

普通百姓在泥潭裡面掙扎,只會越陷越深,被沉重的徭役死死的摁在泥潭裡面。

秀才不一樣,好歹是有功名的人,可以被免除部分的徭役,社會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終究也只是爬到了泥潭的邊緣,運氣好一點的也許就此脫離泥潭走上康莊大道,運氣不好的一輩子就在這泥潭邊緣。

舉人想比秀才,已經是質的提升了。到了舉人這個級別,已經擁有了做官的資格,雖然是後補的。哪怕你一輩子就是這個級別,只要運氣好一點,混個小官當也是非常現實的。


范進中了秀才後,岳父胡屠戶對於范進的態度,並沒有明顯的改觀: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裝大!

但是范進中舉之後,岳父胡屠戶這態度,簡直就是見了官老爺一般,恨不得把范進抬到天上去: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這胡屠戶前後的態度一對比,秀才與舉人之間的差距,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小鎮月明


秀才和舉人區別最大的時候是明朝中晚期

事情還要從明初朱元璋執政時期說起,那時朱元璋剛剛登基,急需官員,儒家非暴力不合作,坐地起價要求高工資,惹怒了朱元璋,於是大興社學,太學。社學主要是啟蒙和識字,而大學就高級了,只要從太學畢業就可以直接做知府一級的高官,可見當時人才之缺乏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發生了一起有志青年連社學也讀不起的事件,明太祖被這個學生好學感動,發佈了一條政令,寒門學子經過縣令查有實據,可給予一定量的免稅田,注意當時,明朝剛剛建立,荒田特別多

然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只要考中秀才便可獲得50畝的免稅田,考中舉人少說300畝,同族同村同鄉的人都會把田地投獻給,這個有功名的人,從此不用給國家繳稅,只需要把略低於農稅的田租交給這個舉人或秀才,從此就可以消失在國家的戶口上,既不用服徭役也不用怕攤派,堪稱一勞永逸,待遇大致類似於捕蛇者說中的捕蛇者,只要給地主老爺交租子,就可以坐著看鄰居家家破人亡,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優越感,雖然時間一久,地契再也拿不回來了,但至少這家活下來了

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愈演愈烈,秀才滿地跑童生不如狗,情況就變成了,只有把土地投獻給舉人才能避開徭役攤派,秀才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必須出門,寫寫書信教教書,幫別人打個官司,才能拿到錢

從此秀才舉人一步登天一步落地,才發生了范進中舉立馬癲狂,這等人間悲劇,畢竟待遇差別太大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