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學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不斷的練習,也需要持續的上課,那今天就來說說,沒練琴,到底怎麼上課。


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學琴就得上課,沒練更得去上。


其實這個理論最開始我是拒絕的,由於我母親是人民教師,從小就拋下我不管不顧而圍繞自己的學生。放學了,我去我母親的班級寫作業,寫完了就去操場堆沙子和泥玩,大約7點左右,回家練琴,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


而我的母親呢,則是義務的給學生補課,沒收過一分錢,這對我的影響很大很大,導致後來我工作了,也有過一種想法,大家掙錢都不容易,沒練琴就好好練一練,然後再來上課吧,我也想在課堂講的更多。


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但是有一件事,徹底摧毀了我的這種想法。


學琴並不是學文化課,有絕對的答案,而學琴,沒有絕對的彈法。


那是我大二那年,有一個學生,家境一般,然後我就動了惻隱之心,寧可自己沒錢賺也不能讓孩子的家庭因為孩子的愛好,而承擔過多的壓力。如果沒練琴,我就會讓他再好好練一練,然後再來上課,問題就出在這了。


隨著學琴的深入,這個習慣或者說想法就深入骨髓了,我不論孩子的好與壞,但是絕對與我有關,孩子開始刻意不練琴然後可以不上課,甚至開始亂練,最嚴重一次,一個月一次課。


當我聽到孩子琴聲的時候,我差點爆炸,這什麼彈法?什麼聲音?什麼技術?

連奏全壓,斷奏全拍,跳音死懟。錯的音連篇,錯的指法無數。

當時可以說是暴跳如雷,甚至沒有一點想法,也沒覺得問題在我。


由於這一次的失態,領導找我談話,問我具體,然後對我劈頭蓋臉一頓訓斥,不過論調都是利益,這就讓我更心生牴觸,我沒覺得我有任何錯,甚至覺得這是家長監管不力,與機構視財如命的立場,完全被我拋開不聞,轉身辭職,不伺候了。


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這件事過後多年,我做了很多其他的兼職,比如去酒店彈鋼琴,或者去接接搬走,直到大學畢業了,我才去找我的專業課老師談心,我問我的老師:“老師,學生不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這難道有錯麼?(我老師經常這麼跟我說~)”


我老師說:“教育要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不同,我對你說,你會逼你自己練琴,課你是不敢不上的,琴也是必須得練的。(感情我是被套路了啊~)”


然後我就把2年前的事情,原原本本跟我老師說了,結果。。。

結果我老師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你以為你是誰?教育家麼?學鋼琴不上課的有麼?自學成為鋼琴家的有麼?他們彈的好,是因為有老師在旁邊聽著呢。我告訴你,這事就是你的問題,因為你自己的想法,有可能就坑了一個鋼琴家,這事自己合計去吧,滾蛋。”


額,這確實是我和我老師溝通的日常,我們感情很好的,雖然她言辭特別的刻薄,不過我還是很感謝她的。


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自那以後,我開始反省,問題到底出在哪了,我也去了我以前的機構,可惜倒閉了,我就嘗試找那位家長,孩子已經5年級了,我說了我的一些問題,令人欣慰的是,家長跟我說:“沒關係,我們沒督促到位,我們也有責任。”


道歉過後,雖然道歉了,但是內心其實還是認為自己沒啥大過錯,直到我自己開始重新教學。


重新開始,換一種心態,但是骨子裡還是那樣,練琴就上課,不練就別來了。

忽然有一次,我教的最好的學生請假了,起水痘了,我就讓他多練練琴,再來上課,也順便好好休息。


大病初癒的時候,家長微信我:“老師,您有時間麼,我想加幾節課多帶一帶孩子。”

我的回覆也很本性:“沒事,在家多督促就可以了。”

然後家長苦口婆心的跟我說:“我們也不懂啊,而且近期也忙,balabala~”

我就說白天我沒什麼事,正好孩子的病沒好利索,就每天來練琴吧。


隨著孩子練習,我逐漸發現,並不是他們不想做對,這是我最得意的學生啊。

4歲半開始學琴,沒上小學就彈到車爾尼599後半部分,並且手有八度大小了,但是,我絕對沒想到他練琴居然是這樣的。


我以為他的回課效果很好,是因為比較聰慧,練琴0失誤,但是我錯了。

跟大多數琴童一樣,也是錯音滿篇。


通過一個假期的集訓,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水平提升了很多,但是家長的感觸很大,覺得孩子進步了很多,能彈響了,不像以前沒啥動靜。


我仍然特別費解,為什麼呢?


然後再去找一些師哥師姐討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


孩子練琴或者上課的時候,有一點的聲音不對,老師都會提出,並告知解決辦法。並且鋼琴是聲音藝術,不僅需要苦練,還需要有一個靈敏的耳朵,如果學生沒有,那就需要老師,不斷的修正、修正、修正,最後養成正確的音感,養成正確的彈奏方式。


沒練琴就不用上課了麼,哪個老師教的?


這是我身為教師,轉變想法的心路歷程。


以前我是一個很要臉面的人,我寧可不掙錢,我也不能背這騙錢的罵名,因為從小,我母親就以身作則,我縱使想也做不出來。

但是,現在我知道,如果再繼續持有這種想法,坑的是孩子。


為什麼用網文的形式來說這個呢?很簡單,我沒掙你的錢啊~


總結:


其實上課與是否練琴沒什麼太大的關係,練琴的過程只是一個消化和吸收的過程,消化不了的或者吸收不好的,就得及時吐掉,然後再吃一些其他的。

教學並不是一成不變或者沒有任何錯誤,包括教學中的配合都得經過多年你的磨合,再厲害的教師,縱使一下就找準孩子的問題,也很難馬上給出解決方案,因為孩子的個性都不同。

但是重點在於及時,所以我線下的學員,我都讓他們每種兩節課,只有一個原因,發現問題夠及時,解決問題不繞彎。


總有人說,縱使你再熱愛鋼琴,也會被練琴消磨意志;

那我要說,縱使你能練琴,不及時上課你就會喪失意志。


練了最好,不練也要上課,一旦出現問題,那就不是幾節課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因小失大的例子太多了。



當然啦,可以踴躍留言,或許您的問題也可以幫助很多人呢?有問必答。

好咯,最後求一波關注,原創不易,不過您能看到這裡,也是棒棒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