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父母們,是怎麼一步步毀掉孩子的!千萬不要再寵溺孩子了!

中國的父母們,是怎麼一步步毀掉孩子的!千萬不要再寵溺孩子了!​中國的父母們,面對自己的孩子,許多人只想說:我為你(們)操碎了心。要是再添上一句,估摸著家長們要拿板磚拍人:家長們,你們真是瞎操心。

先來看一下例子:我們的鄰國日本,85%以上的年輕人是租房結婚,有了小孩後,都是年輕人自己帶孩子(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日本年輕女性結婚後,要辭掉工作回家相夫教子的緣故),哪裡有奶奶或外婆幫著帶孫輩的情形出現呢?再來看看咱中國。年輕人結婚,要父母買房、買車,還得出一大筆結婚費用。為了子女風光結婚,父母為此負債的也不少。婚後,還要跟父母伸手要錢,還要讓父母幫著帶孩子。許多年輕人,都以從父母那裡“啃”來更多的財富,感到光榮。

中國的父母都是如此,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都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的寵著哄著,恨不得把他們的一輩子都擔在肩上,恨不得為他們擋完所有風雨。自己有點什麼事情的時候,自己能解決也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也要勉強自己解決,就是為了不給孩子添一點麻煩。

可是這樣就真的是對子女好嗎?你們不教他們負責任,不教他們孝順,他們怎麼懂得做人的道義和責任?

這樣寵出來,護出來的子女,不是啃老就是巨嬰,你們又能把他們背在身上一輩子嗎?
中國的父母們,是怎麼一步步毀掉孩子的!千萬不要再寵溺孩子了!

不要再什麼事都怕麻煩子女了,該讓他們做的事要讓他們去做,該讓他們擔的責任要讓他們去承擔!

一個40多歲的女人,飯來張口,自己不去工作,專啃父母的退休金。當父母忍無可忍,報警要她搬走時,她竟對父母罵罵咧咧。

一個30歲的年輕人,整天就是吃喝玩樂,女朋友找了一個又一個。現在第三個孩子,準備生下來繼續扔給父母幫著照顧。欲哭無淚呀,中國的父母們,你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1、丟。

有時候,中國的年輕人,也挺“風趣”的——若有人問,你為什麼要生孩子呀?許多人脫口而出,那是父母叫的呀!或者是,大家都生,我們也就生了孩子呀!生或不生孩子是你們的自由,並沒有錯。不過,想問你們一件事:你做好為人父母的思想準備了嗎?那可不是養一條小貓小狗,是想送人就送人,想丟棄就丟棄的寵物!生了孩子,年輕人就為人父為人母,這個責任,就得自己擔起來。在中國的城市和鄉村,無數年輕人生下孩子後,丟給父母們照顧,自己要麼繼續在兩人世界裡瀟灑,要麼出去工作(打工),三年五載跟孩子見不了幾次面。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冷漠,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情的缺失,心態的畸形發展,正在為將來矛盾爆發埋下一顆顆定時炸彈。

2、寵。

許多年輕父母在自己小時候,因為家庭管教的嚴厲,因此對自己下一代的教育,刻意寬鬆。有些父母經常不在孩子身邊,因此以物質來補償孩子,更不會對孩子提什麼要求。這也就是初為人父母常犯的錯誤。高爾基:“單單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 許多父母,處處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從不對孩子的責任心、孝心等進行培養,也不對孩子的言語行動進行規範,更並不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父母或老人對孩子寵愛、溺愛,做起來是很容易。人人都知道溺愛孩子的嚴重後果,但要想改變這一切,太難太難。
中國的父母們,是怎麼一步步毀掉孩子的!千萬不要再寵溺孩子了!

3、嚴。

孩子的成長,每一步都不可或缺。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嚴於教子,愛放心中,相伴成長,其實培養出一個有教養有愛心的孩子,並不難。當孩子小的時候,年輕的父母們沒有時間過問,或乾脆不聞不問,要麼就過分溺愛,一旦發現孩子到了青春期,不聽話了,家長才開始“嚴格”:抱怨、責罵、動粗等等“恨鐵不成鋼”的舉動,只會讓孩子的心離你越來越遠。這時,父母們看到孩子的缺點,你說也不是,不說也難受。而孩子整天以異樣的目光看著你,形同陌路人。這時候,父母的心態就是:我怎麼生了這麼個傢伙,還有兩年,趕緊上大學或出去打工,早滾早好!孩子的心理更是明白:這個家,像地獄,我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大家說,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走到這一步,到底是誰的錯?

4、撕。

一個沒有感恩心的孩子長大後,在中國這個特殊國情的國度,他(她)會參考同齡人的標準要求:爸爸媽媽,你看我同學張三的父母,在哪兒給他買房子了;你看我同學李四的父母,剛買了一輛轎車給她;你看王二的父母,提前退休幫他們照顧孩子。這些年輕人,拼了小命也要向父母索取一切,直到吸乾父母身上的最後一滴“血”——榨取他們的所有財富,然後在心裡說一句:你們可以去死了!談了這麼多,中國的父母們,到底應該怎樣做?


中國的父母們,是怎麼一步步毀掉孩子的!千萬不要再寵溺孩子了!

1、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們孝順老人,關愛孩子,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夯實家庭經濟基礎,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2、生孩子要負責的,教育孩子更要講方法的。生了孩子,年輕的爸爸媽媽,就要著手關愛、教育孩子。小樹越早培育,越容易長得直呀!教好孩子,做合格父母,是需要好好學習,慢慢研究方法的。

3、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努力培養一個有孝心、有責任感的孩子。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特長,培養他們的興趣點。

4、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就樹立這樣一種觀念:我們是一家人,互幫互助,和諧相處。但我們(父母)是我們,你(孩子)是你。讓孩子從小就明白:自己通過勞動,通過自己努力,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榮譽和物質。父母可以幫助你,但不會替你大包大攬。你的未來在你的手中,你的擔子要你自己來承擔。

5、在今天和平、幸福的社會環境中,孩子們卻感覺不到快樂。原因就是他(她)們吃的苦太少了,家長不僅要陪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給孩子挖"無數坑“(創造磨難)。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或許我們老了的時候,真沒指望過孩子做什麼,但他(她)們默默地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那也是人生最後的幸福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