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典故丨怪哉冤蟲

典出《太平廣記》: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繫無辜,眾庶愁怨,鹹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於是使人取出置酒中,須臾糜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起中央集權統治,推行嚴刑峻法。無辜百姓也常常被關在獄中,飽受折磨。到了西漢時期,有一次漢武帝乘車前往甘泉宮。行至長平坂道中,走在前面的隨從發現大路上有一種奇怪的蟲,全身紅得發紫,長著類似人的頭和眼睛、嘴巴、牙齒等。眾人感到驚奇,趕緊跑去報告漢武帝,漢武帝派了些有學問的人去察看,但誰也說不出這是什麼蟲。漢武帝有一個臣子叫東方朔,最為聰明博學。他也跟著漢武帝出來了,在後面的車中。漢武帝派人叫東方朔去看蟲,東方朔說:“這是因為秦代拘禁無辜的老百姓在獄中,眾人心中憂愁,糊里糊塗地吃了官司,都仰頭嘆息“怪哉”。這種蟲就是憂冤之氣所結,名叫怪哉。這個地方一定是秦代的監獄。”漢武帝派人去拿地圖來對照,這裡果然是秦代設監獄的地方。

漢武帝又問東方擁,該用什麼方法對付這種蟲。東方朝說:“大凡人有憂愁,都喜歡用酒來化解。這種蟲是憂冤所結,想來用酒也可消解。”漢武帝命人取了酒來。隨從們將蟲提來放到酒裡,果然一會兒就消散了。

大家都佩服東方無所不知,真是奇才。後人用“怪哉冤蟲”的典故比喻人有冤憤,鬱結難消。

中華典故丨怪哉冤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