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國內改名字最成功的兩大城市,改完後聞名世界


城市改名字本是很正常的事,但說到最成功的,當屬張家界市和武夷山市。圖為張家界市。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當初改名,很大原因是因為張家界的名聲蓋過了當時的“大庸”,為了形成社會共識,有利於旅遊開發的整合營銷,最終決定把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張家界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前往觀光。圖為張家界的玻璃棧道,

不得不說,張家界的更名是很成功的,如今的張家界聞名遐邇,發展態勢強勁。

除了張家界,武夷山市也是更名的典範。圖為武夷山市。

武夷山的前身是福建崇安縣,於1989年8月21日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

武夷山水享有“碧水丹山”之譽。託武夷山的福,武夷山市也成了熱門的旅遊城市,一年四季遊客爆滿。

武夷山下的石刻。

玉女峰是武夷山的著名景點,泛舟河上,欣賞美景,真是一大享受。

崇安縣改名武夷山市後,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經濟發展,都得到了巨大的飛躍。這次改名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