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滄源: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歲月不惑,春秋正隆。改革開放40年來,黨帶領全國人民爬坡過坎、攻堅克難,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凱歌,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改革畫卷。風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40年·改革印記”系列報道,用記者的視頻、圖片、文字,通過人民網、手機人民網、人民網法人微博、微信、人民視頻APP等多個端口,為您講述全國各地、各行業的“改革印記”,在時光的記憶中傳遞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感受日新月異的時代鉅變。

在祖國西南邊陲的阿佤山腹地,有一個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翁丁佤寨。

翁丁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全村近300戶人家全為佤族。佤族是雲南特有民族,全國共有41.6萬人,滄源是佤族人口分佈最多的縣。

在黨的領導下,佤族人民掙脫桎梏枷鎖,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被稱為“直過民族”。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上世紀六十年代家喻戶曉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反映的正是步入新中國、加入社會主義大家庭後,佤族人民的歡快、喜悅之情。

改革開放以來,翁丁佤寨憑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原始村落的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阿佤人民不僅走上了現代文明的康莊大道,也成為我國向世界展示佤文化的靚麗窗口。

走進翁丁,百年如故的寨門、懸掛於樹的斑駁牛頭、承載著千年歷史的佤王府、莊嚴神秘的寨樁,一一躍入眼簾,原始、古老的村落佈局將翁丁襯托得格外寧靜。

這種寧靜,帶著民族的神秘,透著文化的自信。

云南沧源: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拉木鼓是佤族重要的民俗活動。(人民網 李發興 攝)

木鼓敲響沉寂的山寨

“翁”為水,“丁”為接,意為連接之水。翁丁,在佤語中的意思就是雲霧繚繞的地方。

1949年前,這裡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他們以部落為單位,依山而居,過著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採取“直接過渡”的方式,帶領佤族人民跨越多種社會形態,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

從此,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發生改變,他們治山治水,修築水田,通過休養生息,阿佤山的農業生產得到發展。上世紀六十年代傳遍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表達的正是當時佤族群眾對新生活的喜悅。

但,由於地處邊疆,信息閉塞,土地貧瘠,改革開放之前的翁丁,生產條件依然落後。翁丁村老支書楊艾塊回憶,那時候都是“計劃”年代,搞農業效率低,收成也低,青黃不接幾乎是常態。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阿佤山,“分田到戶”的消息讓沉寂已久的翁丁佤寨再次沸騰起來。“那一晚,塵封多年的木鼓再次被敲響,所有人在寨子裡通宵打歌。”楊艾塊說。

木鼓敲響,群山震盪。伴著歌聲勞作,佤族人民的幹勁起來了。家家戶戶早出晚歸,想著法子增產增量。誰家的糧食種得好、產量高,誰家就會在大會上得到表揚。

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改革開放後,翁丁佤寨中斷了近十年的各類民俗活動得到恢復和發展,寨樁、寨門、牛頭樁、木鼓房等佤族的象徵又重新矗立在寨子裡,成為今天展示佤文化的重要載體。

云南沧源: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遊客在翁丁遊覽拍照。(人民網 李發興 攝)

全寨行動保留茅草房

改革開放的紅利在阿佤山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讓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但阿佤人民還在貧困線上艱難地生活著。

“想讓我們的群眾早點過上好日子。”1994年,高中畢業的李學文當上了代課老師,1996年當選為村長,但村寨如何發展,年僅22歲的他一籌莫展。

1996年,有電視臺到寨子裡拍專題片。有人建議李學文保護好寨子的原始村落風貌,時機成熟時可以發展旅遊。

旅遊?李學文聽得一頭霧水。雖然雲南省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就開始發展旅遊,但對於翁丁來說,群眾還沒有“旅遊”的概念。

後來,到村寨的人果真多了起來。李學文也開始思考:“我們反正也找不到好的發展方向,何不試試看。”然而,李學文的這個想法並沒有打動楊艾塊和其他的村幹部,而他自己也解釋不清什麼是“旅遊”,怎麼做、誰來做,心裡也沒底。

發展旅遊的想法,他不得不擱下。

隨著雲南旅遊產業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雲南旅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飛躍。1998年11月,滄源佤族自治縣旅遊局順勢成立。“發展旅遊勢在必行,但因當時資金緊張,旅遊部門只能動員翁丁老百姓先保護好家園,加強環境衛生整治。”滄源佤族自治縣旅遊發展局規劃股股長施德華說。

聽到要保護翁丁的消息,李學文激動不已,他也更加堅定了發展旅遊的想法。

在這期間,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實施,阿佤山的經濟逐步得到發展,老百姓開始把漏風漏雨的茅草房頂改為石棉瓦。

要保護原始村落風貌,就必須保留茅草屋頂。李學文開始動員村民不要破壞傳統建築風貌。

“啥?這生活好了,還不讓掀茅草?”當時,老百姓不理解也不支持李學文。其實,當時政府對翁丁還沒有明確的規劃。李學文也捏了一把汗,“一是擔心縣裡最終不支持,二是擔心火災隱患。”

李學文一邊瞭解外界信息,一邊給村民做思想工作,“保護好我們的原貌,可以吸引更多人來寨子,成了景點以後,我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接下來的幾年,村寨里加蓋石棉瓦的村民不多。

2005年,滄源縣成立原生態民族村落保護與開發管理委員會,對翁丁進行保護管理,並於2006年完成了旅遊總體規劃。這一次,楊艾塊也明白,“除了發展旅遊,更要把翁丁的原貌和佤文化保留下來。”於是,他和李學文分頭行動,動員全寨保留茅草屋。

一個多月的時間,大會開了七八次,小會開了不下二十次,大夥的思想慢慢轉變。老黨員李艾改在一次開大會時說,“只要為了寨子的發展,我們就跟著幹。”這一舉動給村民們帶了頭。

不過,還有村民疑慮:換回茅草房有沒有補償?漏雨怎麼辦?商討過後,政府決定免費提供茅草片,每戶還有一定的補償,同時答應村民可以在石棉瓦上蓋茅草片,寨子裡一片忙碌。

云南沧源: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佤族群眾跳起民族舞蹈歡迎遊客。(人民網 李發興 攝)

工分制激發全民熱情

從2004年起,滄源佤族自治縣按照規劃有步驟地對翁丁進行保護開發建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如今已建成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廁所、攝影客棧、民俗活動廣場等,遊客行得便、住得安。

翁丁佤寨憑藉“最後的原始部落”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慕名而來。不少村民也從中享受到了發展旅遊帶來的紅利,村民們沒想到唱唱跳跳也能賺到錢。

翁丁在2006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當年就接待遊客3萬人。為了適應旅遊的發展,村委會成立“旅遊公社”,實行“登記工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分配機制,鼓勵和發動群眾參與旅遊景區開發、建設和管理。

“這不就是人民公社時期的工分制嗎?”村民一下子炸了鍋,大家都在議論,是不是又要回到“大鍋飯”時代?村幹部又挨家挨戶解釋:這和“大鍋飯”不一樣,遊客多了,就需要我們接待、表演節目、開展傳統民俗活動,大夥輪流值班,既有收入,也不耽誤種莊稼。

“村寨裡每個人參與的活動,都會有相應的工分,再根據旅遊收入折算成個人收入。”楊艾塊說,全寨子村民被分為若干小組,小組輪流值班掙工分。如今,參加迎賓、拉木鼓、文藝表演的群眾,每人每天最低有45元的收入。

村民李宏負責村寨的治安,他妻子多才多藝,參加了文藝表演隊,只要遊客一到,她便歡快起舞,臉上洋溢著幸福。

李宏家還開著客棧,賣著自家做的民族服裝、挎包、毯子,以及茶葉、臘肉等農副產品。“以前家裡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出門靠腿,現在日子好過了,家家都有摩托車,都添了新傢俱。”回憶往昔,李宏感慨頗多。

如今的翁丁,不光是旅遊景點,還成了影視基地,在這裡已經拍攝了3部電視劇。“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翁丁的聲譽也就飄不出阿佤山。”楊艾塊說,真沒想到,發展旅遊成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李學文也很欣慰自己多年前的堅持。

目前,翁丁已自主培育了一批導遊、歌舞表演、旅遊特色商品開發、住宿餐飲服務隊伍,發展特色佤族織錦手工作坊12戶、農家客棧15家。2017年,翁丁累計接待遊客22.5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02.19萬元,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為更好地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解決好翁丁佤寨的生態保護與旅遊開發、人口發展與創業就業、發展空間不足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滄源佤族自治縣在保護翁丁原始部落古建築的基礎上,選址建設翁丁新村,讓核心區的村民搬入,以解決生態旅遊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居住條件矛盾的問題。

如今,楊艾塊和其他村民已陸續搬入新居,他每天會踱上一會兒步,來到生活了70年的寨子,看看這座記錄了佤族過去與未來的天然歷史文化博物館,聽到《阿佤人民唱新歌》時,他仍會心潮澎湃,跟著吟唱。他說,走進新時代,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甜,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佤族文化已由村民的“自娛自樂”嬗變為走向世界的靚麗名片,翁丁佤寨已成為世界瞭解佤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滄源佤族自治縣大力發展以佤文化為重點的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在翁丁佤寨實施“旅遊+脫貧”發展模式,支持和鼓勵村民圍繞旅遊產業發展來就業創業,拓展增收致富渠道。

村委會主任李華說,接下來,他們還有兩個更大的目標:帶領寨子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早日脫貧,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砥礪前行,過上小康生活;另一個就是要在國家AAA級景區前再加個“A”,發展好旅遊,讓更多的村民從佤山機場坐上飛機,到外邊的世界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