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雷軍回報886倍 投資馬雲回報2000倍 騰訊表示不服

很多企業創業的途中都會遇到資金的問題,特別是在公司創業的初期,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就不能正常運轉公司了。這時候,有的公司向親戚朋友借錢,有的公司會選擇與員工分股份,而有些公司找投資或者融資。今天帶大家瞭解一下阿里巴巴、小米和騰訊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怎麼做呢?

阿里巴巴

說起阿里巴巴,大家都認為馬雲佔的股份最多,並不是這樣的,軟銀集團的董事長孫正義才是擁有最多股份的,這是為什麼呢?在最初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馬雲幾乎沒什麼錢,四處找人融資,但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

投資雷軍回報886倍 投資馬雲回報2000倍 騰訊表示不服

最後在彈盡糧絕時馬雲找到了孫正義,在樓下等了兩個小時才見到孫正義,但是孫正義時間很緊張,只能給馬雲六分鐘。就在短短的六分鐘內,孫正義就同意投資了,馬雲這才拿到了2000萬美元的融資。孫正義投資的這2000萬美元如今賺了2000多倍。正是有了這筆錢,阿里巴巴才能度過艱難時期,成為如今的互聯網公司巨頭。

小米

我們再看一下小米公司,小米公司的手機主打高性價比,所以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包括現在的海外也有很多小米控。小米的CEO雷軍準備創立小米的時候,得到了來自VC的第一筆500萬美元的投資,直到今天回報率有886倍了。這筆投資是雷軍和晨興的劉芹通話12個小時的成果,雷軍和劉芹水了自己對小米的想法,劉芹也很看好這事,他們覺得這事做好了就是機遇能轉到百億,要幾十年才能遇上一次。

投資雷軍回報886倍 投資馬雲回報2000倍 騰訊表示不服

騰訊

騰訊公司作為國內互聯網的三大巨頭之一,現在風光不限,但是在2000年時候,騰訊董事長馬化騰也遇到了難題,到處的找人融資。當年的大戶新浪、聯想都拒絕了馬化騰。終於迎來光明,IDG和盈科願意各拿出110萬美元投資給騰訊,在這之後騰訊還是連續的虧損,盈科也不再投資了,轉而把20%的股權賣給了南非的MIH公司,盈科拿到了1260萬美元。

投資雷軍回報886倍 投資馬雲回報2000倍 騰訊表示不服

IDG隨後將12.8%的股份也賣給了MIH,就這樣,MIH的股份升到了32.8%,最終的勝利給了MIH,MIH的副總裁如今也賺了4500倍。但是騰訊也因此擺脫了困局,才能做到如今的那麼大,市值也已經達到了千億美元,不知IDG公司和盈科現在是不是很後悔了。

不管是阿里巴巴、小米還是騰訊,正是因為有了救命錢,我們才能在如今繼續看到公司的存在,也就不會看到現在的互聯網科技頂尖的公司了,這也將是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