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

永遠41815148


這個說法實在不敢苟同,明朝發展到了農業社會的頂峰不假,但要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卻有些誇張。明朝雖有其強盛、偉大之處,但也有其不足之處,依我看評個中上倒是恰如其分。

明朝偉大之處

明朝歷16帝,國祚276年,在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之中,的確有其出色的地方。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

1、盛世較多。甚至可以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最多的朝代,大致有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嘉慶中興、隆慶新政、萬曆中興等。其中永樂盛世更是元朝後世的“康乾盛世”,與氣候的仁宣之治合稱永宣盛世,位列中國歷史五大盛世之一。而仁宣之治也被評為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貞觀之治的盛世。

2、明君較多。我們提到明朝皇帝,難免會想到其中奇葩較多,但其實縱觀明朝的16位皇帝,真正的昏君其實並不多,與其他朝代相比明君數量甚至更多。洪武皇帝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再塑漢人王朝;永樂皇帝五徵漠北、七下西洋,也算一代聖主;仁宣二帝以仁治天下,堪比西漢文景二帝;憲宗勵精圖治,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再塑大明之輝煌,一手締造弘治中興。即使被我們認為極為荒唐的正德皇帝也有“應州大捷”,萬曆皇帝、嘉靖皇帝也各有其可取之處。

3、經濟繁榮。農業方面,萬曆時期的耕地面積就已經高達七百萬頃,即使後世的康乾盛世也未取得這樣的成績。商業方面,雖然明朝整體國策重農輕商,但其實明朝的商業同樣極為發達,尤其是由於商業稅較低,所以工商業的發展其實極為迅速。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明朝白銀持有量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更是一度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4、最有骨氣

。提到明朝,其“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點的確令人敬佩,雖說這是後人總結的,明朝並無此規定。但明朝的皇帝卻確確實實的做到了這一點,終明一朝,無漢唐之和親,亦無兩宋之歲幣。

5、文化繁榮。明朝在文化層面的發展也極為迅速,尤其是小說的興起和戲曲的發展,“四大名著”其中有三部都出自明朝,戲曲《牡丹亭》更是號稱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詩文數量浩如煙海,不僅作家眾多,而且各成流派,繪畫的藝術也極高。

除以上外,明朝其他方面亦有其可取之處,例如軍事力量,除了明末時期,明朝對外作戰基本是勝多敗少的。

明朝不足之處

明朝雖然有其偉大之處,但同樣也有不足之處,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1、黨爭極為嚴重。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的勳貴集團和武將集團遭受嚴重打擊,一度出現斷層,文官集團開始崛起,這導致皇帝與外廷之間矛盾越來越重,以致閹黨隨即開始出現。而從明萬曆年間開始,朝廷更是黨派林立,黨爭日益嚴重,東林黨、閹黨、浙黨等朋黨此起彼伏。可以說,明朝的黨爭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在各個大一統王朝之中都是排的上號的,而明朝的滅亡與黨爭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2、宗室負擔加重。或許是與朱元璋幼年經歷有關,為了保證自己貨代衣食無憂,朱元璋為自己的所有後代都訂好了封號和相應待遇。朱元璋沒想到的是,隨著宗室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兩百年後,這些宗室卻成為了朝廷的一大負擔,每年光是養活這些宗室,朝廷就要耗費大量的錢財。

3、閉關鎖國致使落後。我們知道清朝閉關鎖國極為嚴重,其實這項國策從明朝就已經開始了,尤其是由於沿海倭寇的橫行,閉關鎖國這項國策持續的時間也極長。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由於閉關鎖國的原因,在西方已經開始進行文藝復興和殖民擴張的同時,明朝卻開始走下坡路,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趕超最終超越了中國,最終導致了清朝時期的全面落後。可以說,中國近代的落後,其實從明朝中後期就已經開始了。

諸如此類,由於明朝國策和制度落後導致的問題極多,例如君臣之間的對峙,這是歷朝都難見的。


香茗史館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說是明朝,有點誇大其實了。準確的說,應是最偉大的朝代之一。因為中國歷史上,秦朝開創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修建了萬里長城,車同軌,書同文,人同倫,中國之所以有現在的中國,秦朝有開創之功;其次漢朝,奠定了漢族的民族屬性,大漢民族之所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漢朝居功至偉;再次唐朝,唐朝的皇帝,被稱為天可汗,服裝稱為唐裝,現在外國的華人聚居地,還被稱為唐人街。一提起中國,總漢唐說事,遠邁漢唐成為一個不朽的成語。

明朝當然也不錯。一是有骨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二是海軍一度世界最強大,鄭和七下西洋,揚了國威;三是趕走了蒙古人,重樹漢人尊嚴;四是盛世比較多,經濟發展,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流入中國,等等。

但明朝同樣有他的弱板,在同時代,西方人在幹什麼?在這個時期,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要小看哥倫布此舉,那才是真正的世界眼光,鄭和只不過在中國周邊炫耀國威,而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美國,就是從這開始蘊育誕生的。這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是科學發展時代,哥白尼發表日心說,麥哲倫船隊環遊世界,伽利略在做鐵球試驗,開普勒在研究行星運動,代之而起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大大解放。而中國在這一時期,顯然大大落後了,到了清朝更是歷史的倒退。明朝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夕陽時代。過了明朝,中國時代落山了。


陸棄


明朝確實是歷史上少有的飽受爭議的一個朝代,而且對於明朝,大多是從兩個極端進行抨擊。而為何如今這麼多人願意討論明朝,一個原因是《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歷史小說的暢銷,還有就是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如唐漢一般有骨氣的朝代。所以許多人在討論明朝時,會帶有極大的各人情感在裡面。

首先任何朝代的偉大性都是相對的,如果要從奠定華夏這一條來看,最偉大的朝代無疑時秦朝,因為沒有秦朝的大一統,恐怕中華大地將如同西歐一般。而明朝的偉大之處在於將蒙古人趕出了中原,正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原。這是明朝的功績,同時明朝的強盛也是有目共睹的,雖然被清朝抹黑,但明朝確實有過一段盛世。

明朝被人詬病的大多是皇帝奇葩,說什麼木匠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等等。但是說句不好聽的,清朝皇帝都是比較勤勤懇懇的,然而大清不也是貧窮落後嗎?封建社會的本質就是皇權,明朝雖然皇帝奇葩,但是治理的也差不多,畢竟明朝皇帝不問政事,卻敢於把這些交給內閣去管。

再者明朝人口大爆發也是被人拿出來誇耀的,明朝中葉。隨著玉米、土豆、番薯等外來品的進入,糧食產量大大增加。所以人口爆發也算是正常,而且當時明朝是世界貿易的中興,大量白銀流入明朝。然而明朝人口再多,佔用的資源也比不過那不過一百多萬的世族。所以看明朝,很難給出客觀的評價。對於明朝,我個人認為可以同漢朝相提並論,非清朝可比,因為清朝除了不斷的限制百姓,似乎沒做什麼太大的功績,少有的功績放在歷史上也是微不足道的。


小司馬遷論史


首先來說,我們一說到大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天子守國門,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沒有過的。

其次,我想分兩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大明顯著的特點就是強硬。在300年裡,不和親,不納貢,不和談,天子守國門,沒一個朝代能比。強硬是要有底氣的,明朝的底氣其一在於他的軍隊。明朝的軍隊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厲害,戰鬥力最高的軍隊,除了奸宦王振亂指揮的土木堡之變是大敗之外,剩餘的都是可以認可的大勝。即使在最腐敗的末期,萬曆多年不上朝的情況下都能打敗喪心病狂小日本,還能在晚晚期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收復臺灣。當然不能不說海上的,我們都知道的鄭和,寶船,當時下西洋除了寶船外還有二百多艘平均長度達七,八十米的大帆船,這在當時可是當之無愧的海上巨無霸。當然,強硬還需明君,大明一朝,明君佔的比例也很高,除去後來腐敗的,還有,明成祖的永樂盛世,明仁宗,明宣宗的仁宣之治,萬曆前期的萬曆盛世,其他君王雖然後來也有腐敗的,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能保持清醒頭腦的,整體來看也還算的上是明君代出。

第二個就在於他的繁榮,大明的繁榮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經濟上的繁榮。首先來說,文化上的,四大名著有三部都是在明朝,戲曲《牡丹亭》更是開創了先河,詩文數量更是呈井噴式發展,作家多,流派更多,繪畫的藝術成就也是相當高的。永樂大典,修復了很多遺失的典籍,可謂盛世才可修書。再說經濟上,首先說說耕地,我們是農業大國,明朝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在萬曆的時候耕地總面積是七百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這都是別的朝代所不能比的。還有一個小指標,當時的貨幣,銀子,大明一朝的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都通過貿易流向了中國,當時的明朝就是這麼闊氣。

所以說明朝是中國歷史最偉大的朝代。


夢裡芸汐


快拉倒吧,完全不是。

封建王朝哪有最偉大?

明朝的黑點有很多,我主要找三點。

1、活人殉葬制度的恢復。

活人殉葬在漢朝以後,在中國鮮有發生了,不過是零零點點的一些偶然事件。

可朱元璋恢復了它。

從朱元璋開始,一直到明英宗,五代皇帝中,有四個都在保持殉葬。

「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宗、宣宗皆然。」

朱元璋本人,有四十位妃嬪,兩位早死,剩下38人全部勒死殉葬。

建文帝朱允文因為被朱棣所篡,不知所終,沒來得及搞殉葬。

朱棣 ,16名嬪妃殉葬。

朱高熾,5名妃嬪殉葬。

朱瞻基,10人名妃嬪殉葬。

殉葬惡行一直到明英宗死後才在明朝消失。

把一個文明所不容的殉葬惡習恢復,且延續五代帝王,這本身就是一種野蠻。如何當得起“偉大”二字?

二、文字獄的思想禁錮。

清朝文字獄是眾多周知的,明朝文字獄其實一樣十分殘酷。

朱元璋本人搞文字獄就很嚴重。

1、詩人高啟(毛澤東稱為明初最偉大詩人)

因《上梁文》,腰斬

2、御史張尚禮

因“夢中正得君王寵,卻被黃鸝叫一聲!”被下監死

3、狀元張信

因“ 舍下筍穿壁,庭中藤刺簷,地晴絲冉冉,江白草纖纖。”被腰斬

4、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

因《長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斬。

5、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

因《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則”與“賊”同,被視為罵太祖起兵當過賊,斬。

凡此種種,還有很多,限於手機,不一一列舉。

有學者陳學霖,寫文章為朱元璋文字獄辯護,說什麼徐一夔之獄是清人抹黑。

可以,你說以上這些都是清人抹黑的嗎?

三、趕上好時代,可惜沒抓住。

明朝領土在朱棣時是這樣的:


到嘉靖時成了這樣




在萬曆就強了,是這樣



我負責任地告訴各位,明朝一沒有遼、金、元、匈奴、党項那種統一的少數民族勢力對峙。

二沒有英、法、俄、德、美那種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勢力衝擊。

時間在前進,領土在退縮。

直到女真努爾哈赤出現,一打他,喪失領地,一潰千里,徹底退出遼東大局。

這叫偉大嗎?



一臉牛相


支持這個觀點,我簡單地表述一下我的理由:一,政治:明朝建立了由漢族集權的大一統,享國祚二百七十六年,結束了崖山海戰之後的華夏文明的退歩,其地位不輸漢唐。二,對外:終明一朝,既無漢唐的和親,也無兩宋的歲貢,天子守國門,疆域遼闊完整,奠基了今天的國家版圖。三,內政:明朝十六帝,無一帝為傀儡,雖然出現了王振、魏忠賢等權宦、嚴嵩等權臣,但決策權始終掌握在皇帝手裡,既未見兩漢時外戚干政,也沒有唐朝的藩鎮擅權。四,經濟:經過太祖、成祖的大規模移民,加上一系列恵農政策,明朝的耕地面積達到歷史最高,王朝經濟收入佔世界三分之一,農耕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五,文化:誕生了四大名著的三部,天文、曆法、醫學、建築學、傢俱、瓷器、絲綢等的發展都達到了明以前的最高水平,並且留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最完整、最集中、最精美的十三皇陵,續接了我們今天得以自豪的萬里長城。


非空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最多的朝代,有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嘉靖中興、隆慶新政、萬曆新政。 明太祖北趕大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收復幽雲十六州,整頓吏治,反腐倡廉。明成祖遷都北京,修建紫禁城,五徵漠北,編纂《永樂大典》,派鄭和六次出使西洋,威震世界!仁宣二帝仁義治天下,堪比西漢文景二帝;憲宗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孝宗“整頓朝政,廣開言路”;嘉靖年間,戚繼光抗倭,基本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患,鞏固了海防。萬曆年間,抗日援朝,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小日本;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 明朝耕地面積世界第一,萬曆時期耕地總面積七百多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就連後來的康雍乾盛世都沒有這樣的成績。 明朝的白銀佔有量高居世界第一,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1/3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向了中國,經濟空前繁榮。 明朝的文化在世界上空前繁榮,四大名著有三部都是在明朝完成的,戲曲《牡丹亭》是東方世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詩文數量浩如煙海,作家之多,流派紛呈,繪畫藝術也有著相當高的造詣。 明朝是最有骨氣的王朝,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所以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當之無愧。







歷史快餐


“自明朝後!文明被髮段!被打斷的還有華夏人的脊樑,先是二百六十年的奴隸制復辟,接著是一百年的列國入侵,甚至到了華夏重新站起來後,還有一些華夏人沒長出脊樑來,外忍內殘,甘為洋奴!甚至在洋夷極明顯的欺凌之下,還自欺其人自我陶醉自達高潮!


老衲求解脫


少吹!前幾尚可,後邊就完蛋啦。有被遊牧人擄走的,有戀母至死不渝的,有寵信宦官陷害忠良的,有~~~


如風142932788


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顯然有些自負了,倒不如換一種說法改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王朝之一更恰當。



明朝偉大體現在哪兒呢?

首先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根正苗紅的貧農,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開國帝王中出身最差。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生於元朝末年的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元朝的苛捐雜稅老百姓苦不堪言,易子相食也時有發生。朱元璋是個大命的孩子,一家人除了他和二哥都被餓死了,於是他投了軍開始了手提三尺劍,掃平人間的傳奇人生,開創了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其次就是明朝的反貪風暴堪稱史無前例。由於朱元璋出身底層,明白百姓疾苦,所以對貪汙腐敗的官員嫉惡如仇,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公務員薪水最低的記錄,也間接的造成了腐敗不絕,最後剝皮抽筋夷三族誅九族這些兇狠方式都實施了。



最後就是明朝的風骨令人敬佩。“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一種大國統治者的擔當和情懷,“不和親、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是大明王朝的霸氣與底氣,也贏得了後世人們的學習與尊重。

(我是納蘭軒若,歡迎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