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後,艾灸溫補腎陽,讓你溫暖過寒冬!

11月7-9日,立冬。冬為終,萬物收藏。立冬,朔風起,水始凝冰。地始凍,拂曉朔風悲,“蓬驚雁不飛”。

中醫認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之。”立冬過後,草木日漸凋零,一些動物也開始冬眠,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積蓄能量。

立冬過後,艾灸溫補腎陽,讓你溫暖過寒冬!

立冬溫補陽氣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如果陽氣不足,將難以抵抗病邪,陽氣對人體來說尤為重要。立冬早睡晚起也是在保護我們的陽氣:要適當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最好等太陽昇起,陽氣生髮時再起床,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天氣轉涼,人體的陽氣也順應季節的變化而潛藏於內,養生保健也要注意護好陽氣,越早通過艾灸調理陽氣,扶正祛邪,越會起到補益強身、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讓您這個冬天可以在溫暖中過去。

立冬過後,艾灸溫補腎陽,讓你溫暖過寒冬!

節氣艾灸不容錯過

艾灸療法是根據二十四節氣而灸,最好在節氣當天或前後三天共七天內進行艾灸(春風、夏至、秋分、冬至等節氣灸時間15天),其效果更佳!

立冬之後艾灸較適合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胃腸疾病、頸肩腰腿痛、風溼骨痛以及各類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當然,對於素體陽虛、四肢冰冷、宮寒、畏寒怕風、夜尿頻頻的人群,也有較好的療效。

況且,立冬時節陽氣衰微溫度反覆,正是流感易發時節,艾灸補充陽氣,扶正祛邪,補益強身,提高免疫力,可伴您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立冬之後如何艾灸

【立冬艾灸取穴】腎俞穴、足三里穴、湧泉穴

1. 腎俞穴

【功效】滋陰補腎

【定位】腎俞穴位於背的中點,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處。

立冬過後,艾灸溫補腎陽,讓你溫暖過寒冬!

2. 足三里穴

【功效】滋長氣血,補腎益氣

【定位】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約4橫指寬)、脛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將同側手掌心正對膝蓋骨中心,五指微張自然下扶,無名指指尖所觸的凹陷處就是足三里穴。

立冬過後,艾灸溫補腎陽,讓你溫暖過寒冬!

3. 湧泉穴

【功效】溫陽益氣、通絡活血、去除下肢寒氣

【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立冬過後,艾灸溫補腎陽,讓你溫暖過寒冬!

艾灸是一種比較簡單的養生方法,通過艾灸可以讓身體驅寒,活血等等,疏通脈絡,特別是在立冬時,用艾灸來養生,你就可以在冬天不怕寒冷不怕凍。此外,冬季還要注意適度保暖,保證充足的睡眠,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勞作而汗出,發洩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