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歐拉發力新能源 「後來者」長城勝算幾何

時代財經APP記者 李卓玲

靠欧拉发力新能源 “后来者”长城胜算几何

繼去年以現金方式增資入股主打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產品品類發展的創新型公司河北御捷,到今年與寶馬建立合資公司光速汽車生產MINI電動車,再到如今推出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ORA,長城汽車集團近兩年在新能源佈局上動作頻頻。

隨著2019年“雙積分”政策實施考核的期限逼近,“SUV油耗大戶”長城這一系列舉措背後似乎難掩其對政策的焦慮。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後來者”,長城靠新生的歐拉發力,勝算有多大?

歐拉全面發力佈局經銷商

8月26日,歐拉全國首家授權經銷商——湖北駿馬集團旗下湖北思駿歐拉4S店在武漢開業,同場歐拉汽車與湖北駿馬集團旗下環球出行還舉行了2000臺歐拉iQ採購簽約儀式,共同開拓武漢新出行市場,服務用戶。

歐拉是長城汽車集團繼長城、哈弗、WEY後發佈的第四個品牌,亦是長城蓄勢多年打出的新能源“王炸”牌。歐拉的推出其實算是比較“波折”的,早在10年前的北京車展上,長城汽車就已發佈了歐拉的概念車,從2009年起,長城開始專門設立了“歐拉新能源汽車特別小組”,並在當年的上海車展上第二次展出歐拉。隨後,2013年,長城又在上海車展上展出了歐拉後,其後很長時間,歐拉幾乎陷入“沉寂”。

歐拉的再度“發聲”,時間已來到2018年,8月20日,長城汽車在河北保定長城新能源戰略發佈會暨歐拉品牌發佈會,長城汽車副總裁寧述勇在現場介紹,歐拉是長城汽車通過100%正向研發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品牌。

據瞭解,歐拉被定位為新一代電動小車,基於ME平臺打造,該平臺由中國、德國、日本、奧地利和韓國的技術和造型專家共同打造。目前,歐拉已打造出了iQ、R1、R2三款產品。其中,iQ是歐拉的第一款車型,該車將在月底開幕的成都車展上正式上市。

靠欧拉发力新能源 “后来者”长城胜算几何

而此次歐拉全國首家4S店的開業,打響了其全國經銷商佈局的第一槍。據寧述勇透露,今年,歐拉計劃將在全國建成180多家4S店和店中店,覆蓋全國72個新能源重點市場。

而此時距離年底僅剩4個月,要完成如此多數量的經銷商覆蓋,長城顯得有點“急切”。

負債累累 抓緊佈局新能源

長城的“急切”其實不難理解,其中緣由或少不了來自“雙積分”政策的壓力。

“雙積分”政策全稱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該政策從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行,並自2019年起實施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核算。根據規定,對於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者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度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及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是10%、12%。

雖然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的要求自明年開始實施,但現時工信部對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已提出了明確的抵償要求。隨著今年7月2日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的正式上線,乘用車企業“雙積分”交易開啟。

根據規定,該平臺的集中交易時間為7月2日起至9月30日,在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負積分的企業,需在8月31日前通過該交易平臺向工信部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抵償報告,並在9月30日前完成負積分抵償歸零。抵償方式共有四種,包括使用本企業結轉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使用本企業受讓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使用本企業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以及購買新能源汽車正積分。

而據工信部公示的《2016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和《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長城兩年累計的油耗負積分接近40萬分,可謂負債累累。

為應對“雙積分”政策,長城汽車自2017年起便開始全力佈局新能源,先是收購御捷車業25%股份,與之形成了關聯企業,意在實現油耗正積分轉讓;緊接著,今年又與寶馬簽訂合資經營合同,成立名為“光束汽車”的獨立公司,生產MINI電動版車型,並計劃將該車型於2020年上市;再到如今推出獨立的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ORA,長城汽車的步子邁得很急切。

然而,在如此大的油耗負積分面前,上述舉措在解決長城的燃眉之急上能發揮多大作用呢?先排除“遠水不解近渴”的光速汽車MINI電動版車,就關聯企業御捷車業這兩年來所產生的3.4萬油耗正積分及1.6萬的新能源積分而言,即便全部轉入長城名下,依然有巨大的負積分缺口需要解決。

而此時,“新生兒”歐拉的推出,成為了長城逆轉局勢的關鍵一環。

大勢之下 後來者勝算幾何

當傳統造車企業、造車新勢力發展如火如荼,新能源發展從趨勢變成大勢,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不勝枚舉之際,“新生兒”歐拉的加入顯得格外突兀,其要承受的壓力亦十分巨大。

一方面,歐拉要承受住來自同行的猛烈攻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7個月,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近42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19.6%。在新能源車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先行者北汽新能源、比亞迪、上汽、吉利等傳統車企,以及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在相關領域不斷加碼,試圖透過旗下產品在續航里程方面的持續更新,搶佔更大市場份額。

同時,還有來自“雙積分”政策的巨大壓力,歐拉的陣容是否強大,成為長城能否拿到更多的正積分、越過油耗達標線的重要一環。據悉,歐拉目標群體為都市新一代青年。就現時公佈的信息而言,設計風格新穎的R1似乎很符合其定位,但歐拉卻選擇一款主要面向大客戶、產品設計風格相對保守的iQ作為其首款車型。

從眼前看,歐拉的銷量規模顯得異常急迫,歐拉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銷量才能更好地來緩解長城的壓力,而且歐拉的定位和第一款產品將決定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並決定了其未來的命運走向。

綜合而言,目前各方面態勢似乎都對歐拉的發展不利,其未來的走向亦不太明朗。但此時“看衰”還為時太早,目前“雙積分”政策剛剛落地,大環境還比較寬鬆的,加之長城積累了充足的現金和技術儲備,因此現時開始發力新能源應該還不算太晚。至於能否勝算,則有待市場來回答。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