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各種觀察機會,培養聽障兒童勤於觀察

創造各種觀察機會,培養聽障兒童勤於觀察。

觀察力的培養是日積月累的。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創造機會,組織多種多樣的觀察活動,讓聽障兒童在實踐中接觸各種事物,觀察各種現象,培養聽障兒童勤於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一)組織專門的觀察主題活動。

例如:認識服裝,到大商場或者服裝超市去觀察、認識服裝的種類、款式、顏色等;認識水果時,可以去水果超市,通過看、聽、洗、嘗、摸、買等手段學習有關水果的知識;認識魚時,到校園裡的小池塘,觀察小魚在水裡遊動的樣子,注意聽魚池裡流水的聲音,然後讓孩子從魚池邊的景物聯想到水裡的動物。讓孩子接觸周圍世界,觀察大自然,去感受周圍自然的美、趣、情。達到了與啟迪智慧,與道德、審美教育的有機結合。從全方位、多角度地學習,不僅豐富了知識,還提高了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開設各種觀察角。

教室裡設置娃娃家、種植角等,並每天記錄它們的變化,讓聽障兒童的周圍始終存在觀察的內容。氛圍輕鬆自由,讓孩子們養成每日觀察的習慣。

(三)活動中有機滲透觀察。

美工摺紙活動中看圖摺紙,教師為孩子提供示範,讓聽障兒童結合摺紙經驗,有順序地觀察思考,學習事物的摺疊方法。這不僅豐富了摺紙經驗,也發展了觀察的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觀察。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樂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例如在每天早上的晨檢活動中,教師可根據孩子們每天的穿著、髮型,以及飲食情況及時進行交流,引導聽障兒童學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