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大陸人不冠夫姓,西方人冠夫姓,可是女權主義者們還是覺得西方先進千萬倍?

jsy809371305


老婆結婚後隨不隨丈夫改姓,說到底在今天只是個虛名。沒啥實際意義,你改不改姓,影響到你家誰做飯做家務了?


我國憲法裡還規定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呢,那今天農民工也是工人階級,他們能領導誰?


所以比較女權,還是要比較一些實際的東西,經我知道的,衡量一個國家的女性權利至少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


一,生存權和受教育的權利

前幾年有篇著名的文章《老天爺欠江西農村一個好兒媳?你家媳婦 20 年前就埋土裡了》,講到江西的人口普查數字表現出的驚人事實:在2000年中國各省市分性別嬰兒死亡率的統計表單上,江西女嬰的死亡率高達78.5‰,而同期同省的男嬰死亡率僅為31.36‰。


這說明啥?說明如果你是女孩子,那麼很大可能你在胎兒階段就被b超檢查流產了,出生後如果你是男孩子,更可能會獲得精心照顧,女孩子的話也許就丟到街上等死了。


而且這也不是江西一省的問題,2005年有學者對全國8個地區的兒童福利院調查,結果是女孩子佔到了總數的81.4%。男孩如果不是因為殘疾一般都不會被拋棄。而女孩子哪怕沒一點毛病,生錯了地方一樣會被丟到街上去。


從嬰兒死亡率上來說,江西,廣東,安徽,湖南,廣西,河南,海南的女嬰死亡率都比男嬰高出50%以上。

圖表數據來源:《青年研究》 2005 年第 4 期-《社會政策 、 社會性別與中國的兒童遺棄問題》



受教育權女性相對好一點,但一樣不太平等,尤其是近年來,由於農村撤點並校,西部

一些偏遠地區上學困難,實際上輟學率還升高了,而在失學兒童裡,女性也佔多數。

青海,貴州,甘肅這些省份,1990年的女童輟學率是30-40%。超過1/3的女孩子沒讀完初中就失學了。




二,工作和社會權利


我老婆和我結婚後,公司就找她談,意思是即使是你願意挺著大肚子幹活,公司也不願意要她,除非自願降低工資。我老婆權衡利弊後,(一方面是當時家裡不寬裕,另一方面她也習慣了上班)屈辱的接受了降薪的要求,每月拿2200元工資,一直幹到臨產3個月前。


而公司裡和她幹同樣活的年輕女生,卻能拿到4000元以上的工資。


憑什麼?就憑你是女性,快生育了。


當然,中國也有比較強的方面,比如女性勞動參與率是世界最高的,這說明了老闆們常說的那句話“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是真的。


相比之下我們看看公認男女平權做得最好的北歐,北歐規定,產假育兒假是夫妻合計半年,就是說,在孩子出生後,夫妻可以協商誰來休育兒假,總計半年時間,有可能女性休前3個月,男性休後3個月。

而如果把全薪產假轉給無工作的配偶,則可以從政府領取每月八千的補貼。這導致北歐企業無論是招聘男員工和女員工都是一樣的。不存在招收未孕女員工會導致企業受損這回事。


在2014年丹麥政府曾經宣佈,有29%本地單職工家庭中選擇工作的是女性。也就是說你在丹麥每看到7個全職媽媽,就有3個身材魁梧,升高190以上的全職奶爸。



其實衡量女權高低還有很多方面,比如“女性在商界和政界的地位”,“社會評價對男女不同”等等。不過和我們日常生活略微遠一點,就不談了。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現在稱呼女權運動,一般為“平權運動“,為什麼呢?


因為真正的女權,不是要讓女性站到男性頭上去,而是要做到男性的權利和責任的,女性也要一起承擔,兩性平等。


像歐美的不少女權主義者,他們並不是像國內的”田園女權“一樣只爭房子和權利,她們一直在推動女性進入軍隊,消防隊,甚至一些危險工作,她們認為這才是男女平權。

對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來說,你在公交車上給她讓座位都是不合適的。


至於在國內只有爭房子最起勁的”田園女權“其實不是女權,一群時代垃圾而已。


閉家鎖的紅楓


哈?中國女性的權利應該是世界前列吧。

首先女權組織喊的口號基本上就是“人人平等”擱中國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樣”,中國也有女權不到位的,比如一些比較落後的山村或者一些依舊有陳舊觀念的人,就對女孩子就比較不喜歡,當初胎兒性別檢測技術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很多女孩沒有出生就被流掉,實在是心狠啊。現在雖然說法律明文規定醫生不得告知父母孩子性別,可依舊有不少人偷偷摸摸地找地方檢查性別。這個現象導致了我們認為,女權在中國似乎就是空談。

但是在中國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行業,女性的就業和男性的就業機會是平等,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工資,現在也很少企業明文規定只招收男性,一般來說看個人簡歷會更多一些。

外國女權要維護的其實就是女性的個人權利和義務。也就是反對為什麼給男性的工作不給女性,為什麼一樣的工作男性的工資比她們高之類的,因為外國人認為一樣的工資招個男的似乎比招個女的划算。但是在中國,並沒有這種現象,甚至有些領域,女性遠比男性多,護士就不提了,其實是有男護士的只是真的少。幼兒園老師也是,清一色的都是女性。甚至到了中小學老師這裡,年輕女性也是要比年輕男性多。

目前來看中國呈現的女權主義更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田園式女權。被很多人稱為女權癌,這個現象很可怕,單單學校裡就有不少例子,開學發書,班主任一般都只會叫男孩子搬書。每年大學報道,班長都會通知男同學要提前兩天去領書。每學期我去搬書,結果加上我一般也就兩三個男的願意搬,一個班50人一個人二十多本書,加起來也上千本,很多還都是厚的,系樓離搬書初也有幾百米的距離。我搬的時候,那些女的就在旁邊看著實在是......只要權利不要義務是中國正在盛行的存在於現在女性中的一種思想。

外國女性:這活憑什麼只給男的幹不給我幹

中國女性:這活我為什麼要和男的幹得一樣多。


瘋狂的小白biu


不只是女權主義者,很多人都認為西方各方面都比中國強百倍,我舉個例子或可說明。我小時候住在農村,有一戶城裡來的,家襯百萬,九五年的百萬富翁,我們都不敢想的有錢。他家有個小姑娘,記憶中好漂亮,穿的裙子我們都沒見過,是所有小夥伴的夢中情人。後來,我家慢慢也有錢了,搬到城裡,有了樓房,有了車,我也有了愛妻,但是我總感覺那個小姑娘更美,更漂亮,把所有對愛情的美好都幻想成那個小姑娘的身影,直到有一天我回家鄉碰到了她,已經結婚,變成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和我妻子比差的太遠太遠。同樣,女權主義者也這樣,曾經我們很落後,很窮,看發達國家很好。於是我們有人開始努力,有人開始幻想,幻想外國多麼多麼好,幻想過去民國多麼多麼好,借古諷今,借外罵裡,把對生活所有的美好都轉嫁到西方,尤其碰到不好的事,就設想西方更好。即使現在我們已經更加強大,更加富強,還是有人覺得西方更好!


自強自信boy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建黨偉業》裡面曾經有這麼一句臺詞,我的辮子是長在我的腦後的,但是諸位的辮子是長在你們的心裡面的,我的辮子是有形的,但是諸位的辮子是無形的。

在古代中國女子的地位更加下賤,有的女子嫁人了以後,甚至連姓甚名誰都不知道,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日益強調女權的存在,大家也就開始漸漸了維護起了女子權利這一個命題,但是個人覺得維護女子權利這個命題,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

外國的女權一直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比如說,德國總理默克爾,還有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這一些在西方政壇上面閃耀的女性,都是西方女權文明的象徵,所以很多婦女很多在中國維護女權的人就提出來說我們要學習西方,要給女性更多的政治地位,給女性更多參政的機會,給女性更多的經濟權利。

我們可以給,但是你們希望這種施捨嗎?魯迅曾經說過,中國有可以使用幾百年的煤,但是等沒挖光了,你拿什麼去贏得世界的尊重呢?這個命題可以同樣用於中國的女權這個命題,你依靠我們主動給你這個位子給你權利,這種施捨維持下去的女權,等到我們不想給了,你的女權靠什麼東西去維繫?真的要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要給別人平白無故陪上笑臉,不停的作揖,然後才能夠達到你所謂的女權嗎?這樣的女權如果你覺得開心,那我們也不介意把你當成一個吉祥物在那兒供著。

說實話自己的臉還是要靠自己去掙。並不是說我們給你了,我們施捨給你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這東西就是你的你感覺很開心,但實際上這並不是靠你自身贏過來的,而是依靠著我們的同情心,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我大男子主義,但事實上,我只不過是站在一個大家平等的角度。

同樣的競爭機會,同樣的就業崗位,大家就靠自己的能力去爭取,能力比不過別人,最後輸了還說我們這是搞大男子主義,然後又要逼著我們在那裡道歉,接著你們就說這是女權主義的勝利,但是崗位還是留給了男性,真正佔據著權力的還是男人!你所謂的女權只不過是一句口頭上的道歉!自己還是沒有靠自己的實力去贏得這個職位去贏得這個尊重。

撒切爾夫人,居里夫人,這一系列在西方女權上面有代表性的人物都是依靠著自己的努力,都是依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這就是西方那種女強人的形象,而不是那種依靠著別人施捨才走到了這裡。

正是由於這種要強的性格,正是由於西方女人這種獨立自主的做事能力,所以離婚的時候存在什麼財產分割問題嗎?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我只不過跟你姓罷了,但是原本的那個名字我還記得,等到哪一天過的不開心了一離婚,我又可以用回原先的名字。

當然,老一輩人的守舊,使得很多婦女同志失去了或者說被逼無奈之下,沒有了可以與男性同等競爭的機會,我們確實應該檢討,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呢?你敢說你小學的時候沒有受過你們班那個女班長的指使?後來隨著男女的身體原因,發育的不同,導致在腦力活動或者是體力活動上,男性要稍微優於女性,男性漸漸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中國很多女性越來越得到重視,比如說屠呦呦院士,很多女性在社會的發展裡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可是,我們很難看到這種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能夠在接下來女性身上大規模的延續下去。男人可以讓女性,但是這也僅限於不是事業這個方面,對於事業,我們男性會付出百分之百的態度去對待,如果說妄圖在事業這個方面女性想要得到一絲禮讓的話,那麼只能夠死說是白日做夢,所以很多西方的女強人都會說一句話,想要超越男人,就必須得付出比他們更加努力的態度,這才是女權,這才是女性的自尊。


漩渦鳴人yy


這就涉及到了傳統文化與落後文化的區別!

國際女權組織很少來中國搞什麼維權,其一是中國的環境問題,其二是實在沒什麼可維的,畢竟南面有印度、東面有日本、北面有毛子、西面有中東,他們的女性待遇可都比我們慘多了!

那麼是誰在中國一直提倡女權?

兩種人,一種是出過國回來後提倡女權的,一種是沒出過國但通過新聞了解國外從而提倡女權的!

那麼她們提倡的都是什麼?

生活中:他們認為國外對女性的不公都只是傳統文化,如你說的女子冠夫姓;中國對女子不公的事情都是落後文化,如... ...我正在瘋狂去想到底有什麼,但可惜的是截止我問答寫完也仍未想出一個。

工作中:

第一點:求職時容易招到偏見,比如就因為你是女性(未結婚/生育)而不招你,哪怕你比所有應聘的男士都優秀!

第二點:產期有帶薪休假。

對於上述的第一點

我只想清楚的知道,國外女權主義者每次登新聞時新聞裡都寫的是什麼?

不就是受到了應聘歧視嗎?

對於上述的第二點

我們也有帶薪休假啊,當然了,必須承認的是我們的待遇肯定不如西方好。我個人也認為98天的全國最低產假確實不算多,而部分地區獨自實施160多天的產假也剛剛與部分國家對其(美國不帶薪12周、日本半薪16周、法國20周)。

那麼問題來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女權主義者也只是想要最高的待遇而已,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大肆宣揚女權就只為了享受更高待遇是不是就過分了?

都是與西方國家對齊?為什麼不與美國西班牙對齊呢?

給點時間唄,畢竟改革開放剛要40年,經濟飛速發展還不到20年,基礎公眾福利也剛剛開始實行。


WOT黑槍汪


按照中國習慣,結婚生孩後,大多女性都沒有姓名了,都變成某嫂(“幾”嫂)、某嬸(“幾”嬸)、某孩娘了,不知是尊重還是落後,特別在農村,有幾個人認得村裡媳婦的名字的,只知道是哪裡(哪個村)嫁來的,誰家(誰人)的媳婦,哪個小孩的媽了,稱呼也被這些代替了


潘福浩


希拉里的名字是希拉里.克林頓,克林頓是夫家姓;撒切爾夫人的夫家姓撒切爾;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我們熟知的範徐麗泰、林鄭月娥,結婚後都改隨夫姓。這與中國封傳統社會一樣,女性家人隨丈夫姓。比如孃家姓王、夫家姓李,一般就叫李王氏。

這就很奇怪,難道歐美社會要向中國封建社會學習?難道女權運動的那麼多年,結果是降低了女性家庭地位?

女權運動起源於西方,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民智初開的工業革命開始,主題是追求與男性經濟地位的平等。第二階段從二戰後開始,女權主義者們不滿足於現狀,要求打破一切束縛,對性的訴求很強烈,要徹底打碎男權社會。第三階段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當時因第二階段帶來了家庭破裂、艾滋病成災、問題兒童激增等多種負面影響,女權主義者們不再追求性伴侶的數量,講究和伴侶從一而終。而在大多數國人看來,歐美社會還處在第二階段,因此要向西方學習“開放”,這個詞到現在都難以說清是褒義還是貶義。

我國幾千年傳統社會,女性“三從四德”,少年從父、婚後從夫、夫死從子,完全依附於男性,不過這也造就了兩千多年的超穩定社會結構。

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在經濟上實現了獨立,完成了女權運動的第一階段,男女之間甚至以“同志”相稱。改革開放後進入第二階段。不過一直到現在,夫妻間的家庭地位,並無統一認可的秩序,導致夫妻奪權,因此家庭並不穩固,矛盾不斷。


九州歷史


西方先進?不要以為發達就是先進。

馬克思《資本論》裡有一段話:“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若說文明,沒進入資本社會前的中國是最文明的國家,乾隆皇帝曾經將外國人比作“蠻夷”,因為中國人向來崇尚仁義禮智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看似法制、看似民主,都是些不近人情的主,一切都金錢至上。

我認識一個人從香港回來,說那兒真是講法律的地方,你開車不違章的情況下撞傷一個違章走路的行人,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果真是這樣,那真的是社會的悲哀,資本主義體制下的道德缺失,因為一件“錯失”能做到不違心,那真的……

至於冠不冠夫姓,那是文化,像內蒙古族的人沒有姓氏一樣,沒必要過分解讀啊!


榆橫心媒


這個題目明顯就是針對女性,想罵人直接說出來唄,幹嘛冠冕堂皇的,看了下面的評論覺得很可憐,因為感覺沒有幾個真正尊重女性的男性,對於我來說彩禮不是必要的,主要看人,他人好我可以不要,如果他們都是你們下面這種思想的男的,我真的不敢嫁,其次為什麼很多人要彩禮根本原因是女生結婚了沒有一點保障,如果婚姻法承認女方結婚後付出的價值,那麼我感覺什麼彩禮錢沒必要,主要就是防止離婚後估計就剩幾件衣服被掃地出門吧,這時候肯定又有男的說你結婚就想著後面離婚,那換句話說你沒這麼想幹嘛不在房子裡面加女方的名字?這不是你們的自私一面嗎!再次,我不知道下面所說的什麼在家不做事怎麼怎麼作的女性不知道他們自己經歷的還是看電視看多了,至少在我身邊沒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就是結婚了生寶寶了,然後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的,至於孝順公婆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如果她們對我好,手不要伸太長。另外看看下面的評論除了指責就是指責,大概意思就是你不能要彩禮,什麼事都得你做,父母你得孝順,孩子你得生,還得賺錢,除了生孩子這項,你在找另外一個媽,但是這些我可以去做,但是你值得我們這樣做嗎?


ymfml


中國女性真的太聰明瞭,你跟她講權利,她跟你講道德,你跟她講道德,她跟你講義務,你跟她講義務,她跟你講生孩子,最後你該說的都說了,她說你是不是男人,你又不生孩子,我生孩子,所以我說什麼都是對的,我最偉大[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