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成爲現狀,未來日子怎麼過?

消費降級成為現狀,未來日子怎麼過?

01

身邊開始流行佛系青年,生活放低要求,消費購買慾望較低,抱著“有也行、沒有也可以”的態度。

以前流行生活不能將就,每天要過像詩一樣的日子.

現在是能節約一點是一點,看著自己負債的額度越來越大,錢包越來越空。需要花錢的地方像無底洞。所以,做個佛系青年,該將就將就吧。

早上睜開眼,看看時間,還有半個小時,眼看就要遲到。胡亂扒拉穿上昨天沒洗的衣服,心急如焚的下樓,打車上班吧,有點貴。

公交車等車太久,遲到要扣錢。

於是,開始埋頭在手機地圖裡規劃“公交+奔跑”的最優路線。

原本計劃自己買輛車享受一下,可是燃油上漲、城市擁堵的速度,總是比我們的消費升級更快一些。所以什麼汽車,算了吧。

消費降級,已經是整個社會越來越普通的現狀。

簡單來說就是感覺更窮了,原來過得挺小資的,突然要關心打折信息了。

消費降級成為現狀,未來日子怎麼過?

02

生活中隨處可見消費降級的瞬間。

大家生活中越來越喜歡團購,可以便宜呀!

喜歡晚上的時候去超市,因為有打折的商品。

開始喜歡不花錢式的旅行,住簡單民宿、吃路邊的小店、買簡單的小禮品。

拼多多開始受歡迎,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千億的銷售額。而京東卻用了十年,淘寶用了五年。

回憶今年年初,還曾有幾家商業媒體用大數據說話,指出2017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國民消費需求出現從“大眾”到“小眾”、從“商品”到“服務”的升級現象。

可是轉眼半年過去,全國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來到了15年以來的最低,“消費降級”成了被頻頻提起的詞語。我們似乎都不約而同地自願回到那個“衣能蔽體,食能果腹,足矣!”的狀態。

消費降級成為現狀,未來日子怎麼過?

03

為什麼要出現這種現狀?

生活升本升高+物價上漲+負債越來越大

剛剛畢業,房租要支出工資的三分之一。過去的一年,各大城市房租普遍上漲在20%左右,有點城市甚至更多。最低也要在8%左右。

北京上海漲幅25.9%,還有其他一二線房租漲得更兇,比如成都漲了31%!深圳漲了29%!一些熱門片區漲幅甚至達到50%以上!

消費降級成為現狀,未來日子怎麼過?

物價上漲,以前可以用10塊買來的東西,現在可能需要13左右。以前沒事的時候逛個淘寶,可以多買兩件。現在變成了逛一圈,還是算了吧,攢著說不定有急用呀!手裡的錢似乎越來越不經花了,各項生活成本卻在上升。

躲過了房租,節約了生活。接下來面對的就是結婚生子,買房買車。

只是要買房,基本都是要掏空全家的積蓄加上二三十年的貸款。好不容易湊夠了首付,接下來是遙遙無期的還貸期、不敢生病、不敢請假。

轉眼間,結婚生子,又是大筆的支付。面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現狀,不知不覺成了家庭的支柱。

結婚、生子、育兒是最大的碎鈔機。捱過了房租,躲過了人情,一旦想到要建立家庭,還是要勒緊褲腰帶。現在很多家庭都崇尚一切以節儉為主。

存錢是目前經濟上的第一要義,連電話費也省著用。

在生活重重大山中壓之下,一些年輕人開始轉變為徹底的實用主義者。

他們迴避人情世故,厭惡潮流,每天只有精打細算的過活,追求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生活方式。

消費降級成為現狀,未來日子怎麼過?

他們恐懼疾病和意外,對一切可能帶來經濟損失和安全風險的事情避而遠之。

已經做好準備,學習理財,為自己的人生早做規劃,追求自己所預期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