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箭航天「朱雀一號」總裝完畢,擬四季度發射

8月20日,由藍箭航天(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一號”運載火箭總裝完畢,擬於第四季度發射。

蓝箭航天“朱雀一号”总装完毕,拟四季度发射

目前,“朱雀一號”運載火箭控制測量系統、動力系統、箭體結構系統、地面系統、末修姿控系統等分系統均已完成多項試驗驗證工作,首飛箭完成總裝工作,已進入總體測試階段,即將奔赴發射場做發射前準備。

蓝箭航天“朱雀一号”总装完毕,拟四季度发射

“朱雀一號”是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三級固體運載火箭,箭體直徑1.35米,全箭總長19米,起飛重量27噸,起飛推力45噸,具備快速響應、靈活發射、技術成熟、性價比高等特點,主要面向微小衛星和立方星星座組網等商業發射市場。

2018年四季度,該枚火箭計劃將央視的“未來號”衛星發射至SSO(太陽同步軌道)。如果發射任務進展順利,“朱雀一號”將是中國第一枚將衛星送入空間軌道的民營運載火箭

“朱雀一號”運載火箭是藍箭航天運載火箭產品型譜中的小型固體火箭產品,完全由藍箭自主開發研製,全箭共申請50多項國家專利。通過研發團隊的自主創新能力,獨立設計、獨立製造,並利用成熟的發動機產品和藍箭自有技術進行創新的系統集成設計。

藍箭航天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戴政表示,藍箭航天“朱雀一號”研發團隊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完成了一款三級固體運載火箭從方案論證到飛行試驗的全部研製工作。旨在打通民營運載火箭從設計、試驗驗證到發射全流程中的研製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各項體系管理能力、發射服務能力四大能力鏈條,並形成一款能夠滿足商業微小衛星或星座發射需求的小型運載火箭產品。未來產品成熟後,可實現從接到訂單到生產交付時間在6個月以內,發射準備時長一週以內。具備進入發射場後24小時以內的快速生產、快速交付、快速發射響應能力。

運載火箭的研製和發射流程十分複雜,截止目前,國內尚無民營運載火箭製造和發射的先例。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朱雀一號”能夠順利完成總裝並正式進入發射準備階段,意味著藍箭航天走通了運載火箭研製和發射流程中的全部研製驗證環節、供應鏈配套環節、各項體系環節和大部分行政審批環節,這在中國民營航天史上尚屬首次。

“對於藍箭航天來說,‘朱雀一號’意義非凡,總裝工作的順利完成足以證明藍箭已經具備設計、仿真、試驗、試製一款多級運載火箭的能力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能夠完成運載火箭從零部組件、單機、系統到全箭總裝測試的全部集成工作。在藍箭的產品體系中,‘朱雀一號’不僅僅是一款可以用於快速響應發射、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小火箭,也為公司日後主打的產品液氧甲烷中型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奠定良好的基礎。”藍箭航天CEO張昌武這樣評價“朱雀一號”。

本次發射搭載的商業衛星“未來號”是藍箭航天為央視綜合頻道《加油!向未來》第三季節目定製的微小衛星,該衛星將滿足節目在軌科學實驗任務需求,並配有精巧型集成數據回傳系統,與空間相機數據共同打包回傳地面。

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全部由民營企業設計研製、生產製造,並由民營企業運營發射的“純商業航天”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