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鶴山紅茶歷史悠久

聞名海內外

鶴山種茶始於宋代

盛於明清

曾有“滿眼茶園、遍地茶香”之說

被譽為廣東茶葉第一縣

鶴山紅茶品種

因條索緊密細長、色澤油潤

氣味醇厚、清熱消滯

芳香入脾而著稱

清末民初

鶴城主街成為旺盛茶葉集市

擁有多間大茶莊

至今仍以“茶行街”而命名

據《鶴山縣誌》記載

鶴山茶高峰期種植面積達八萬畝

佔全省輸出量十分高的比例

成為廣州十三行茶葉出口的主要依託

產品遠銷歐美、南洋、大洋洲等地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上世紀50年代

廣東省在鶴城馬耳山

設立茶葉改良示範場

進行品種篩選、改良和推廣

1959年

全國茶葉生產現場會議

在白水帶召開

1979年鶴山被定為

廣東省茶葉進出口收購標準產地

2014年

雙合鎮“十里茶鄉”被評為

廣東省“最具生態價值茶鄉”

2015年

鶴山紅茶榮獲國家地理標識產品認證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

也是世界上最早採製和飲用茶的國家

《神農本草經》中曾記述了中華始祖炎帝

神農氏嘗百草

日遇七十二種毒

得茶解之”的傳說

鶴山紅茶富含

胡蘿蔔素、維生素A、鈣

磷、鎂、鉀、異亮氨酸

等多種營養元素

能夠預防癌症、將低血糖值

降低高血壓、預防心臟病等功效

這些特性說明了鶴山紅茶具有

能攻(攻伐疾病)能補(補益身體)的功效

故茶對許多疾病都可以

發揮較大的防治作用

▲引用張惠嫻的文章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茶不僅是茶本身的歷史

選種,擇水,取器,茶藝……

還發展生出茶的詩詞

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等精神產物

茶能作為這樣一個文化意象

從中國古代風靡至今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我們往往對自然事物有著一種

敬畏與信仰之情

也正因為如此

古人為靜物賦予感情

從而在侷限的物承載

無限豐富的精神文化

就是這樣一種產物

泡茶品茶是求一種靜

不驕不躁,淡如止水,君子之道

每一個動作都可以是行雲流水

動靜結合外柔內剛

茶之道

每一口滋味都可以是有所不同

如世間百態,苦後回甘

不濃醇,而香久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現如很多地方不管是茶樓還是辦公室

都會有套功夫茶具

來人無論老少主人都會滿臉微笑的叫

坐坐,喝杯茶先……

它體現了一份熱情

一份人情,一種人情味!

三杯青茶盛濃情

這杯茶

承載的是一份鄰里之意

鄉土之情

這也就是最質樸的茶文化

廣東茶葉第一縣:鶴山紅茶文化

需要融入生活

走進尋常百姓家

才能夠得以延續

能夠體現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方式

才能夠得以發展

沒有了大眾的參與

所有的文化都只是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