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筆記

《中國哲學簡史》筆記


一個哲學家總要進行哲學思考,這就是說,他必須對人生進行反思,並把自己的思想系統地表述出來。

這些學說都是反思的產物,甚至“人生”和“生命”的概念、“宇宙”的概念、“知識”的概念也都是反思的產物。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中國哲學傳統對於“學”和“道”是有所區別的。

如果哲學果真去謀求提供正面知識,它將陷於荒謬。

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所提供的最高福分。

釋迦牟尼認為,人生就是苦難的根源;柏拉圖認為,身體是靈魂的監獄。有的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所有這些看法都主張人應該從被物質敗壞了的世界中解脫出來。一個聖人要想取得最高的成就,必須拋棄社會,甚至拋棄生命。唯有這樣,才能得到最後的解脫。這種哲學通常被稱為“出世”的哲學。還有一種哲學,強調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和人事。這種哲學只談道德價值,因此對於超越道德的價值覺得無從談起,也不願去探討。這種哲學通常被稱為“入世”的哲學...

內聖,是說他的內心致力於心靈的修養;外王,是說他在社會活動中好似君王。

柏拉圖和中國哲學家持有同樣的主張,認為哲學的使命是使人樹立起內聖外王的品格。

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體驗。

哲學不是僅供人們去認識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學家自己據以行動的內在規範,甚至可以說,一個哲學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學思想便可以瞭然了。

讀哲學是為了使人得以成為人,而不是為了成為某種特殊的人。

中國哲學家慣於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在“易傳”中說:“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繫辭下》),又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豐卦·彖辭》)。“易傳”中稱這樣的運動為“復”,《復卦·彖辭》說:“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在《道德經》第四十章,我們也讀到類似的話,說:“反者道之動。”

《莊子》書中說:儒家遊方之內,道家遊方之外。方,就是指社會。公元三、四世紀(魏晉)間,道家思想再次興起。當時人認為,孔子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老莊貴“自然”(順應事物和人的本性)。

道家認為人類的理想國在於回到原始,

按照儒家的理論,理想的人生雖然包含對宇宙的高度認識,但還是處在三綱五常的範圍之內。

大約從公元前七世紀起,周朝的封建統治開始沒落,皇族子弟的教師,以及有些皇族成員本人都散落民間,以教授經書為生,有的因諳習禮儀而成為人家婚喪嫁娶、祭祀或其他禮儀的襄禮(司儀)。這些人被稱為“儒”。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遊俠列傳》)

在古代,各種典章制度和禮樂都是貴族專用的,在普通百姓眼中,這些典制禮樂都是奢侈的繁文縟節,沒有絲毫用處。墨子和墨家正是以此為出發點,批判傳統典制和對它加以粉飾的孔子與儒家。

墨子提出了衡量是非的“三表”,即三項準則:第一,人做事是否根據天和神靈的意志,與古代聖王的事業一致,這是事物之本;其次,所做的事應當是百姓能夠耳聞目睹、加以驗證的事,這是事物之原(驗證);第三,由政府付諸實施,看是否對國家、百姓有利,即所謂事物之用。(見《墨子·非命》上篇、中篇)三表之中,衡量價值的標準是“對國家和民眾有利”。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一切體制、政府、法律、道德,所求達到的便是強求一律和壓制差異。這樣強求一律的人,其動機或許是可敬的,但是,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其結果是適得其反。

斯賓諾莎曾說,在某種意義上,智慧人是長生不老的。

法家的主張,用現代語言來說,乃是一套組織領導的理論和方法。一個人如果想走極權主義道路,組織大眾,充當領袖,就會認為法家的理論和方法頗有一點道理。

從孔子的時代起,多數哲學家都要找古代的權威來支持自己的學說。孔子喜歡援引的古代權威是西周的文王、周公。墨子與儒家辯論時,援引比文王、周公更古老的夏禹。孟子為能凌駕墨家之上,往往援引堯舜,因為他們是傳說中比夏禹更早的聖王。最後,道家為勝過儒家和墨家,又請出伏羲、神農,據說他們比堯舜還要早幾百年。

聖人治國,不是要使人人都自覺行善,而著眼於使大眾不能作惡。在一國之中,能自覺行善的,不會超過十個人。但只要民眾不作惡,國家就可以保持太平。君王治國,著眼在大多數,至於其他少數,無關宏旨;因此,要著力的是執法,而不是立德。

“循名而責實”意味著擔任一定職務的官吏有責任完成他的職務所要求的各項工作。君王的職責是把某項名義的職務授給某個人;這項職務所要求的工作已經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因此,君王只關心某個官吏是否恪盡職守,至於怎樣完成工作要求,這是官吏的事情,不需要君主具體指導。君主所要過問的只是:完成任務有賞,完不成任務受罰,僅此而已。

董仲舒在漢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全國思想的活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為保證儒術成為統治思想,漢朝廢棄過去以貴族門第出身或家族富有作為選拔官員標準,改由政府主持,以儒術為標準,在全國同時舉行考試,讀書人都可以應試,從中選拔官員,以便從制度上確保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

“綱”的字義本是網上的大繩,網上其他的繩子都聯到“綱”上,因此,國君是臣民的綱,即臣民的主宰;同樣,夫為妻綱,父為子綱;“三綱”之外,還有“五常”,這是所有儒家都主張遵奉的道德。“常”的字義是規範、恆常不變;因此,“五常”便用以表達儒家崇奉的五種德行,即:仁、義、禮、智、信。

那些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外行建築工頭,在建造房屋時,或許是靠本能,或許是靠一點實際的經驗;他們對建築學的原理或者不懂得其中道理,或甚至根本不知道。結果他們所造的房屋,由於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建築學原理,因而不能牢固耐久。

哲學,特別是形而上學,為我們增進對事實的知識並無用處;但是,它為我們提高自己的心智(心靈和智性)則是必不可少的。

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最低級的存在,功利境界比自然境界稍高一點,更高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這樣排列是因為,自然境界的人生不需要對人生有任何理解和自我意識;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需要有一點對人生的理解和自我意識;天地境界需要的人生理解和自我意識則最高。道德境界所講求的是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所講求的則是超越道德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