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爲什麼比鄭州的經濟和人口落後?

柳育龍


因為這都是命!

在我國的歷史中,無數的王朝興亡更替,無數的人物起落沉浮,更有無數的城市盛衰輪迴。這些,都讓我國的數千年文明更加豐富多彩!

在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我國先後經歷了24個朝代,共誕生了8個著名古都。分別是:

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而河南省,有四個古都。作為中原的核心區域,河南省不僅歷史悠久,古都也很密集。

歷史上的洛陽、鄭州、開封和安陽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輝煌,他們都是曾經當過首都的城市!然而,今天的四大古都卻是各有千秋,有著不同的心酸和尷尬,特別是洛陽和鄭州。

作為曾經的神都和今天的省會,洛陽和鄭州風格迥異、各有千秋,但是整體而言洛陽的發展卻比鄭州要落後太多。這是什麼原因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歷史的抉擇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創制了行中書省制度,河南省開始成型。

元朝時期的河南江北行省,首府是開封。明朝之後,河南省和今天的輪廓基本接近,開封仍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清朝繼承明朝的制度,開封仍為河南首府。

歷史上,很多省會城市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遷,比如廣州,比如西安,但是在近代之後發生變化的,也有很多,比如石家莊,比如鄭州。

在元朝時期,鄭州隸屬於汴梁路,汴梁路就是開封府。明清時期,鄭州繼續作為開封的一部分。

但是,這一切到近代開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其主要原因就是鐵路。

洋務運動後,隨著西方技術的引進,鐵路作為新事物也逐漸進入清朝的視野。但是因為封建守舊思想的影響,很多地方官僚懼怕鐵道的鋪設破壞風水,所以鐵路的發展非常遲緩。

甲午戰爭後,清朝深感沒有鐵路,運兵不便,所以著手籌建京漢鐵路。1896年10月,直隸總督王文韶、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設立鐵路總公司,以大官僚買辦、天津關道盛宣懷為督辦大臣,統籌盧漢鐵路的修建。

張之洞當時選擇比利時作為承建方,雖然偷工減料但是進度進度較快。不過很快義和團運動爆發,緊接著八國聯軍侵華,一系列的動盪讓京漢鐵路不得不停滯。

此時的直隸總督為周口人袁世凱,袁世凱是典型的軍閥,雖然不迷信,但是他知道鐵路雖然方便,但是在積貧積弱的情況下,鐵路所及也就是戰火所及。為了保護自己的家鄉,袁世凱授意鐵路建設部門將通過周口的京漢鐵路西移到漯河地區,袁世凱的舉動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典型的就是北部的開封段鐵路也不得不西移到鄭縣附近。

加上當時的開封深受黃河水患威脅,因此鐵路的西移最後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1904年10月,作為京漢鐵路支線的汴洛鐵路開工,汴洛鐵路自開封至洛陽,經過鄭州,全長183公里,從此鄭州成為鐵路樞紐。

1952年隴海鐵路全縣通車時,汴洛鐵路成為隴海鐵路一部分,從此鄭州成為真正的交通樞紐。

從京漢鐵路線路西移開始,鄭州就開始飛速發展。到1954年,鄭州終於成為河南省省會。

成為省會意味著更多的政策扶持,這是昔日的神都洛陽,昔日的首府開封不具備的優勢。

所以,鄭州超過洛陽是必然事件。

2、政策的偏愛

作為省會,鄭州是整個河南省的“臉面”,所以河南省必然傾注大量心血進行發展。這一點和河北省的石家莊市很相似。

建國後,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我國在蘇聯的幫助下開始了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一五計劃中,我國共進行了156個大型項目的建設工作,這156個項目中,除了三分之一的項目分佈在東北,其餘項目分部在全國各地。

而河南省的10個156項目中,有9個是民用項目,而且有6個集中在洛陽市澗西區。這為洛陽工業區的獨特性,創造了條件。

洛陽工業區由一拖牽頭,多個156項目聯合選廠、聯合勘探、規劃、設計、施工,在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裡,一個特別整齊、嚴謹、和諧、雄偉的社會主義大工業區,迅速矗立在神州上,成為我國工業區的最典型樣板。

由於其整體設計、規劃的和諧與完美,在1950年代開始,就引起我國城市規劃界的高度關注,被譽為“洛陽模式”。

在計劃經濟時代,洛陽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依靠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洛陽一度領跑河南省經濟,將包括省會鄭州在內的其他河南城市遠遠甩在身後。

1964年開始,隨著和北方鄰居的關係惡化,南部美國也在加緊侵略越南,我國的周邊形勢異常嚴峻,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開始了空前規模的“三線建設”,大量工礦企業從東北、沿海等平原地區向山區、內陸等地區遷移。洛陽因為群山環繞,有天線阻擋而再次成為寵兒。

最初,三線建設主要集中在西南的四川、貴州一帶,後來才擴展到“三西”,即豫西、湘西和鄂西,這就是“大三線”和“小三線”,前者為全國統一協調,後者則為地方安排。

從1965年春夏開始,遵守“分散,靠山,隱蔽”的方針,河南開始了自己的三線建設,當時“京廣鐵路以東、信葉公路以北的地區是第一線;孟縣、偃師、魯山、方城、唐河以西是第三線;包括大別山區的一、三線之間的地區屬第二線。”而洛陽則屬於第三線。

但是,洛陽的輝煌在改革開放後不可避免地停止了。此時戰爭威脅下降,沿海和平原地區再度成為經濟重心。

進入21世紀後,鄭州的交通優勢和省內人口的聚集紅利開始發力,大量資本的湧入,航空港的建成,富士康的入駐,鄭東新區的規劃等,為鄭州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天的鄭州是全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不僅如此,鄭州商品交易所還是我國首家期貨交易所。鄭州航空港區是我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也是自貿試驗區的主要組成部分。

2017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覆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依靠政策的支持,鄭州得以以河南省全省作為經濟腹地,經濟發展自然一日千里,將洛陽等甩在身後。而這些,是洛陽以及其他城市都不具備的!

概括起來:洛陽有歷史有文化,但是當不了飯吃。今日的發展拼的不是歷史和回憶,而是區位和政策。在這一點上,洛陽比鄭州差出太多!

時也命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十一到,洛陽俏,

豫西山水醉人倒。

白雲老君黛眉山,

層林盡染彩霞飄。











中華源16


這個問題,感覺問的不嚴謹,首先洛陽是個市,而鄭州呢?毋庸置疑,鄭州是省會,那他倆還怎麼比呢?

雖然洛陽經濟不錯,但是他還是比不上鄭州。

洛陽

洛陽是有很多礦產資源的,已知的就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等26種資源,可以說是礦產資源是很豐富的,而且洛陽市裡還有個欒川縣,欒川縣是重點發展旅遊業的,著名有:老君山,雞冠洞,重渡溝等等,旅遊業也是不錯的,大家應該都很瞭解。

接下來說一下鄭州

鄭州

鄭州,我想大家都知道,一說到河南首先想到的就是鄭州,那是因為鄭州是河南的省會,同時也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國家的重要綜合交通樞紐,鄭州的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等等 也是很豐富很富的,鄭州地域也很廣闊,人口也很多,自然鄭州比洛陽發展的好呀!


農村小夥玉航


1.鄭州是硬靠行政手段發展上去的城市,舉全省之力,省級財政大力傾斜,鄭州佔盡了省會的優勢。鄭州是火車拉出來的城市,京廣線修之前就是個破落戶,小縣城一個,鐵路造就了這個城市,現在高鐵四通八達,鄭州佔盡了鐵路的優勢。

2.洛陽的鞏義登封被劃給鄭州,鞏義是全國百強縣,登封旅遊資源豐富,汝州被劃到平頂山,汝州現在是省直管縣,經濟很好。同時,一五時期,洛陽被定義為重工業基地,當大型國有企業效益不好時,洛陽迅速敗落。

這樣一加一減,鄭州越來越好,洛陽在艱難中前進!


劉尚燦


首先這兩個城市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一個是河南的省會城市,而另一個只是經濟比較強的城市而已,所以說洛陽市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都沒有辦法和鄭州市相提並論的。

像洛陽市2017年的經濟總量達到了4343億,這個數據在中西部非省會城市中位居前列,但是如果是和省會城市比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像鄭州市只是一箇中游水平的省會城市,這經濟總量就已經快達到了1萬億,所以說由此可見洛陽市和鄭州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還有就是洛陽市的交通條件雖然非常的不錯,但是隻能夠說鄭州市的交通條件更加的明顯,像鄭州普鐵時代就是我國的鐵路樞紐中心,而今鄭州有大力建設米字形高鐵,今天的鄭州高鐵也是四通八達,還有就是中原城市群的建設,鄭州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也是中部地處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


商丘身邊事兒


鄭州做為省會,相對的得到的上級政策和補貼較多,關健是交通便捷,流動人口多,所管轄的縣,市貢獻大。洛陽國企多,層經很輝煌,但在改革開放中失去了機會,目前和鄭州拉開了差距,但洛陽非常益居,工業實力不容小視,發展後勁還是有的。


大子軍


鄭州作為省會有較多的資源和優惠政策,但是近年的發展主要是在基礎設施,房地產,拆迀改造。其他方面發展的並不好。洛陽的工業和旅遊業發展的比較好。鄭州並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有的省會優勢,發展的並不好。洛陽並不落後,依靠自身優勢,發展的很好。鄭州作為省會,更應該發奮努力,起表帥作用,現在的很多成績是因為作為省會城市的客觀優勢得來的,並不是主觀努力的結果。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幹萬不能自大,鄭州沒有自大的理由和本錢。真心希望河南每個地方都依靠自身優勢發展壯大,大河南是幹出來的不是噴出來的。


金一源


為什麼要拿洛陽和鄭州比,如果鄭州不是省會,他還有什麼資本和洛陽比呢?就算這樣鄭州也只能和洛陽比GDP和人口,人口真的不是越多越好,經濟只是代表省會爾,河南除了鄭州還有哪個城市做得好,說白了所有好的資源和支持都分配給鄭州,他再做不好那才應該叫丟人呢?還是用河南省其它城市和鄭州比吧,不要拿神都和這些小地方比,一個字:真丟人……



懂車真諦


即使建國後省會到了鄭州 洛陽也確實輝煌過一段時間 大型國有重工業都在洛陽 即使現在洛陽在某些工業領域也能領先全國

制約洛陽發展的最大原因 也是讓洛陽在歷史上輝煌的原因 隋末王世充只佔一個洛陽城就有稱帝的資本 可見洛陽的富庶與險要

洛陽地處三川河谷 三川河谷是由洛河 伊河 黃河衝擊出來的小平原 洛陽因地處洛河之北而得名(山南水北為陽) 它三面阻山 西有中條山 崤山 南有熊耳山 伏牛山 東有嵩山 唯有北面沒有大山阻擋 稍顯敞開 不過黃河橫亙於北 做了一定的彌補 所以洛陽所處的位置也算是山河四塞


洛陽的地形就是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小關中 但現代城市發展中不沿海都算是失去了發展先機 更何況地形如此險峻之地 交通讓洛陽失去了省會地位和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反觀鄭州 地處中原 公路鐵路和航空交通重要樞紐 這麼說其實很空泛 舉例說下 我曾經到過南昌 去水果店買柚子 南昌作為柚子的產地之一 價格居然要比鄭州貴

人口方面鄭州作為河南省會和第一經濟大市 自由有著人口資源的吸引力


燭火映時


洛陽河南對不簿,省會遷鄭,你耿耿於懷,鄭州光落個省會空名,那時河南全省工業都在洛陽,特別是重工業,現在你轄八縣一市,鄭州才轄六個縣市,你此人家鄭州多佔多少資源。你發展不好,自己不努力,怨不是省會,省會鄭州也沒有你佔的資源多,好好算算吧!不長進怨天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