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熱衰竭症:夏季養雞場致死率27%!

雞熱衰竭以雞急性死亡為特徵,是酷暑季節雞的常見病。據研究顯示,雞的理想生長環境溫度在20℃~25℃,過高的環境溫度將影響雞的生產性能,甚至導致死亡。在炎熱的夏季,當溫度達到32℃以上時,就會引起雞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應,此時雞易出現中暑現象。一般氣溫超過36℃時雞可發生中暑,環境溫度超過40℃,可發生大批死亡。

雞熱衰竭症:夏季養雞場致死率27%!

臨床症狀

雞中暑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張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難、喘息。部分雞喉內發出明顯的呼嚕聲;翅膀張開下垂,羽毛蓬亂;採食量嚴重下降,部分雞絕食;飲水量明顯增加,可見嗉囊內充滿液體;精神委靡,活動減少,部分雞臥於籠底;雞冠和顏面因充血多表現為先鮮紅後發紺,有的蒼白;體溫達45℃以上;出現走路不穩或不能站立,虛脫驚厥而死亡。蛋雞產蛋率下降,蛋形變小,蛋殼變薄、變脆,表面粗糙,軟殼蛋、破殼蛋增加。死亡雞隻營養良好,身體偏胖或過胖。

病理特徵

因中暑而死亡的雞剖檢往往無特徵性病變。但大多數雞的胸腔呈彌散性出血,腸道往往發生高度水腫。肺及卵巢充血,有些蛋雞體內尚有成型的待產雞蛋。病雞及剛死雞隻體表溫度和深部體溫很高,有燙手感;剖檢可見肌肉蒼白柔軟,呈熟肉樣;血液呈紫黑色,凝固不良;胸腔和腹腔漿膜充血,有血液滲出;有的心臟和胸腔漿膜粘合在一起,心包膜及胸腔漿膜大面積出血;肺臟高度充血、瘀血;氣管潮紅;肝臟腫大,呈土黃色;卵黃膜充血、瘀血;腹腔脂肪斑點狀出血;腸管鬆弛無彈性,腸黏膜脫落。

雞熱衰竭症:夏季養雞場致死率27%!

防治措施

通過分析雞群中暑的內外因素可知,預防雞群中暑的關鍵是降溫,同時提高雞舍的飼養管理水平,增強雞的體質,提高其對高溫的耐受性和適應能力。

科學設計雞舍。在雞舍上面覆蓋10釐米~15釐米灑上涼水的稻草或麥秸,保持溼潤或搭黑色遮陽網,可有效地阻隔輻射熱進入舍內。在離雞體2米高的雞舍頂部,做一層2釐米左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天花板,起到阻隔熱空氣的作用,使舍內溫度下降2℃左右。為阻擋陽光直射入雞舍,可在窗上搭遮陽棚,或在雞舍周圍種草植樹,起到遮擋陽光的作用。

人工進行降溫。生產上可以通過噴水、通風等措施進行降溫。一是每天中午12時以後,用高壓噴霧器噴灑涼水,一般可使舍內溫度降低4℃~7℃,視舍內溫度情況每隔24小時噴霧1次。有條件可在雞場房頂安裝噴頭,對陽光下的房頂噴淋而降溫。二是向雞舍地面潑灑涼水,增加蒸發散熱,但必須同時打開門窗,加大雞舍對流通風。三是打開雞舍前後窗,使空氣對流,同時可安裝風扇,加大舍內空氣流動,降低溫度。

增強抗高溫能力。飼養時,在飼料中添加東方解暑清熱散,可有效預防雞熱衰竭症,東方解暑清熱散由中藥提取,配合特殊解暑降溫因子, 能夠快速緩解中暑症狀,夏季高溫時使用可明顯的增強畜禽(雞鴨鵝牛)抗熱、耐熱、抗病能力,預防猝死症,降低死亡率,且能提高蛋禽的產蛋率和畜禽的生產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