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咚、咚、咚、咕咚…

“寶寶,我手機掉廁所了,腫麼辦!”

“拿水衝一衝”

“哦…”

事情的,後來的後來嘛…

就是!一腳踩下去,

手機連同三粒粑粑,順著水流來了個飛流直下三千尺。

你還在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對於便秘的小朋友or大朋友來說,

那麼長時間要在廁所中度過,

30min 、40min …60min…

比你在臥室偷偷看島國片的時間還長。

不玩手機,開什麼國際玩笑,

難道要像個乖寶寶似的,一動不動專習致志的投入到“拉屎”的大業中?

憋足了勁嘿咻嘿咻,到最後你以為出來的是屎,結果卻是個屁。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

“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

“我的粑粑停留在直腸內,而馬桶就在我腳底下。”

你還在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那種心情就如同等期末考試成績,

要出不出的那一刻,真是焦灼,

聽到“嗖”的一聲,那是100分完美,

聽到“哧溜”一聲,還算順滑,85分優秀,

聽到“咚、咚、咚”,及格萬歲,日後繼續努力,

一聲都沒有,那就“好好準備”,日後“補考”了。

至於這個“好好準備”,首要的就是:

不要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不要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不要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你還在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要不然嘛…

據可靠消息稱,廣州一小夥屁屁上長了一個“排球”大小尾巴。

細思極恐,驚呆了我的吃瓜群眾,

確認過眼神,這小夥子得的是直腸脫垂,也就是我們口中的——脫肛,

原來小夥子從小就存在直腸黏膜脫垂的情況,並長期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所以才“長出了尾巴”。查看後小夥子的病情嚴重,而且存在“直腸脫垂嵌頓”的情況,掉出來的腸管難以復位,甚至壞死穿孔。幸運的是術後巨大的“尾巴”消失了,小夥子回覆良好,已能下床慢慢行走。

你還在一邊“咕咚”,一邊玩手機?

另外,

◆ “咕咚”時,身體與有毒物質會形成一個封閉空間,時間過久,這些毒氣就會進入我們的身體內,從而引發各種炎症。

◆ “咕咚”時間之久,長期保持同一姿勢,會造成肛門充血。有研究證實,“咕咚”超過3分鐘就可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誘發痔瘡。此外,肛門充血還會誤導神經系統,給中樞神經系統傳遞虛假的“咕咚”信號,使肛門長期感到墜脹。

◆ 玩手機必然會分散“咕咚”的注意力,想便便的感覺不留神就錯過了,這樣就會導致便意遲緩或沒了便意,人為引起便秘。

(企圖通過閱讀或玩遊戲來消磨時間的小夥伴們,越是這樣做,越會刻意抑制“便意”,導致條件反射消失,從而坐半天馬桶也無濟於事。)

◆ 蹲的時間太長,容易使血液向下流,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血液的循環受阻,時間長了,細胞供氧不足,一旦血液迴流,會出現部分神經發麻,有些人往往就會出現腿麻腦脹現象。

◆最後請再次閱讀文章開頭——手機滑落,會破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