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留種要近交,參賽要雜交!方法不對,做也白費

養鴿子是需要自身實踐餐能出成績的,不能生搬硬套他人養賽鴿的經驗,他人的經驗可信但不能全信,最好還是自己在別人經驗分享的基礎上去養信鴿實踐和總結,不管對否,都是在進步,都是在對自己對鴿子負責。以下是我自己總結的賽鴿留種和參賽的一些小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對於留種,我自己一般是這樣選擇的。如果一窩出兩個雌鴿,先出蛋的我一般留種,也就是大雌,小雌我就都作為參賽鴿,讓她們參加比賽;要是一窩出兩個雄鴿,那麼小雄留在鴿舍做種,大雄可以參加比賽,這是我留種準則。還有就是近親回血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做種途徑,近親交配有幾種方式,父配女、子配母,其實不管怎樣,都是可以的。

賽鴿留種要近交,參賽要雜交!方法不對,做也白費

留下來做種的話我一般選擇近親回血鴿,參賽鴿就用雜交的。通過子代的成績來分析配對是否成功,其優勢基因是來自父親還是母親,之後就可以讓它和它的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妹近親回血,有時也會讓其進行母子配貨父女配進行回血,下代直接留種,一般會有很好的效果。

參賽鴿的作育,一般選擇有好的賽績的賽鴿進行雜交。按照自己的標準,選出鴿舍中作育能力好的青年鴿作為種鴿,要有計劃的進行鴿舍血統的優化與培育。做好數據,是該血統種鴿群達到一定數量,只需要根據血統表的信息就可以很好的選擇配對,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鴿群血系不斷優化,成績不斷提高,提供資金引進外血,再次提升鴿群血系,作出好的子代······

賽鴿成績的好壞不僅跟種鴿的遺傳有關,還跟飼養及放飛的路線和當天的天氣有這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一句話說的好:一種天氣一個冠軍,所以我們要在評定種鴿下一代在比賽中的成績,500決賽遲歸也不見得這羽鴿子做種不行,天氣原因導致鴿子晚歸是一個很長見的問題,500公里大順風,1600+的分速,飛了個前100名沒準還不好,因為順風沒有測出鴿子的品質。所以說,評估子代參賽鴿的真實成績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賽鴿留種要近交,參賽要雜交!方法不對,做也白費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對我們需要的鴿友有一個標準,不是純靠感覺走,比如需要飛什麼地形、賽距一般多少。當然,我們一般都會選擇中長距離的優秀賽鴿作為育種對象,但是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那些歸巢鴿是不是符合我們選中的標準。比如說,我們喜歡500公里的秋季協會賽事,我們就可以去針對性的選擇協會進獎率高的鴿友的鴿子,進獎率高說明他鴿系的血統遺傳穩定且適合在這條賽線上飛,尤其是在惡劣天氣下該鴿主的鴿子還能飛出好的成績,那麼他的賽績鴿就是我們的目標了。

有了一個可執行的選種標準,為我們今後賽鴿生涯節省不少的時間、金錢。之後就是我們的育種工作了,現在賽鴿的強壯身體,一靠補二靠藥,藥物的使用量非常大,是藥三分毒,故而對鴿子內臟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藥物在種鴿身體殘留對賽鴿育種有著很大的弊端,維生素的提供可以很好的代謝比賽期間的藥物殘留,是賽鴿的能夠恢復的更健康,為育種做準備。

賽鴿留種要近交,參賽要雜交!方法不對,做也白費

一般經過秋季比賽的鴿子疲勞感都會很強,所以不要急於配對,讓它們休養生息,來年春季在配是比較明智的。到了深秋冬季這些選擇下來的鴿子需要儘可能的輕裝飼料,也就是清除飼料比例會更重些,等春季配對前半個多月開始增加營養,配對期間蛋白質飼料加大。

養鴿路上多歧路,堅守本心方長遠。實踐總結出真知,願君今年飛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