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中國古建築中,年代久遠的很少,唐朝以及以前的建築可謂鳳毛麟角,大多數的古建築都是宋朝及以後建造的。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古建築絕大多數都是木結構建築,比起西方的石頭建築更易受到風吹雨淋、雷電戰亂的侵害。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唐 佛光寺東大殿


當你看到一座古建築時,能判斷它的年代嗎?能看出它的結構有何不同之處?

唐宋?明清?

同樣是古建築,不同時代所反映出的造型、特徵卻大有不同。

本期,古建中國就給大家分享一些看古建築年代的小技巧,雖不能百分之百準確,但從基本特徵來說,通過以下幾點,建築年代是可以基本判斷的。

1

看屋頂


看古建,首先引入眼簾的,肯定是那飛簷翹角,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要看屋頂。

就建築屋頂來說:唐宋坡度平緩,明清坡度陡峭。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唐 南禪寺大殿


唐宋古建築的屋頂坡度舒緩、出簷深遠,整個立面莊重穩定,建築給人的視覺感受是舒展、大氣的。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清 太和殿


明清宮殿式建築,屋頂坡度陡峭,裝飾富麗堂皇,視覺上雖稍顯笨重,卻也更顯威儀,就比如北京紫禁城,其屋簷短小,坡度較陡,而且屋頂裝飾比較華麗,這是明清的特點。

2

看梁、柱


唐宋和明清建築的另一個不同點:唐宋融入曲線美;明清大多直來直往。

唐宋古建築在柱頭作收分,做成“梭柱”樣式;在梁的兩端會做“卷殺”,做成“月梁”樣式,使建築在視覺上富於變化。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左圖為宋式梭柱圖,右圖為清式柱圖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直梁、月梁的示意圖


明清官式建築的梁、柱,大都是簡單的直來直去,會少了些藝術美感。(梭柱、月梁等做法,明清時在長江以南地區,有保留這種唐宋古法。)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唐 佛光寺東大殿的月梁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明 清太廟的直梁


3

看斗拱


斗拱是判斷建築年代的重要特徵,唐宋時斗拱房屋斗拱碩大,有重要力學作用,屋簷出挑深遠;明清斗拱則多為裝飾,比較小,出簷變短。

唐朝以前斗栱還未完全成熟,但是基本特點已經形成。

唐代的斗拱很大,屋簷出挑深遠,所以有時感覺斗拱的尺度比實際大得多。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獨樂寺


由於屋頂採用緩坡,當人站在殿前時看不到屋面,這樣更顯得斗拱在整個立面構圖上非常重要,突出了其在結構和藝術形象上的重要作用。

這種比例關係,使唐代建築風格雄壯穩健,又不失優雅。

宋朝時候斗栱基本成熟。遼金時期基本和唐宋無異,但是有微小變化。元朝時期斗栱尺度變小,真昂已經很少,可以說甚至有點倒退。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明清斗拱則多為裝飾,比較小,出簷變短。

這是因為隨著建築技術提升,柱頭間的額枋和隨梁枋的使用讓構架整體性得到了加強,以及夯土堆的消失導致不要那麼大的防雨“出挑”,所以由斗拱不再是受力的構件,而成為裝飾性構件。

斗拱三訣竅


看斗拱時,又有三個主要訣竅:

一是看數目

主要是看補間(即相鄰兩柱子之間)的斗拱數目。唐宋時期,補間斗拱至多2組;明清時期則4到8組都有。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宋初的晉祠聖母殿,補間鋪作只有1組斗拱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北京太廟明間斗拱多達6朵


二是看比例

唐宋古建築斗拱大,高度約等於柱高的一半,這是唐宋的一個普遍特點。

斗拱每一個構件都發揮著支撐屋頂的力學作用,人站在斗拱下面仰望,能感受到視覺、心靈的震撼。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唐 佛光寺東大殿


而明清時,斗拱用材大幅縮小,與柱身高度比已經退到1/5,甚至1/10,遠小於唐宋。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乾清宮

不過通過密集的排列,則增加了一種儀式感。除了柱頭上的斗拱,補間鋪作大多為裝飾之用,不起力學作用。

三是看“昂”

“昂”原是唐宋建築中,斗拱上以槓桿作用起到對屋頂支撐作用的斜置構件,到明清則是不起力學作用的裝飾。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北方宋金古建築中,已經開始出現裝飾性作用的平昂、甚至假昂。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宋式斗拱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清式斗拱

因此,並不是用了假昂的就一定是明清古建築,但總體上宋金時期運用假昂的古建築,斗拱和明清的相比,還是顯得雄壯得多。

以上所說,僅限於官式古建築的比較,即宮殿、寺廟等,運用斗拱的抬梁式建築,民居建築則有另一番精彩。


分不清中國古建築的朝代?看完這篇你就會了!


古代建築是一部百科全書,認識瞭解古代建築的維度可謂方方面面,其中一種切入點從大的特點開始,無疑是一種途徑和方式。

中國傳統建築以其精密的結構與獨特的設計語言享譽世間,絕非這幾個小點能夠概括,歡迎探討,共同學習。

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融合建築、文化、文創三大行業,彙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