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超30倍還不撤,難道要當「背鍋俠」?

市盈率超30倍還不撤,難道要當“背鍋俠”?

本月除了本週一與大家提及的美國加息和毛衣戰負面因素外,現在還要留意新興市場貨幣匯價有大貶值情況。有基金經理表明,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政策,經濟基礎較弱,特別是貿易經常帳「雙赤」的國家,資產會遭到拋售。阿根廷和土耳其的刺激經濟措施,都不足以令基本因素改善,擔心沽壓蔓延至其他新興市場的風險正增加。

筆者想指出期貨利率反映本月聯儲局加息機率達九成五,即美元將進一步偏強,倘若新興市場各國未能穩定其貨幣匯率,隨時觸發新興市場股災,不排除會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翻版」。

預期9月下旬港股表現較為波動,失守27,000點並創今年新低的風險增加,若持有交投活躍的一線股份,並見市盈率為30倍或以上,趁港股反彈應考慮減持相關股份,甚或是離場為佳。


市盈率超30倍還不撤,難道要當“背鍋俠”?

分析個股現價定位

今日分析股份是麥盛資本 (1194)。留意今日開始供股,按配額和額外供股最後日期分別是9月13及18日。於供股文件顯示供股比例為1供6,供股價為0.22元,從宣佈供股翌日 (6月22日) 至連權最後一日 (8月25日,星期五) 或之前,最低收報0.244元 (僅見於7月12日),仍較供股價高近11%,反映有心人未刻意壓下股價。於除權後從8月27日至今,最低收報0.237元 (僅見於7月27日),較9月4日收報0.26元,累升不足一成,認為現價進場風險不大。

今次供股特別之處是包銷商數目眾多,一共18名,其中6名更於供股前未嘗持有集團股份,當中包括兩名之配偶為現有股東,以及金融機構金利豐證券。事實上,撇除金利豐,其餘17名包銷商均為集團的「債主」,藉著包銷股份方式「以股代債」,集團結欠約8.57億元,而包銷供股涉資則約7.61億元,變相是原有結欠本金打折11.22%,理應「債主」沒有包銷商的誘因,暗示他們知道股價將會上揚。現時承諾接貨最多的有兩名包銷商,就是金利豐和瑞盈有限公司,分別最多認購約15.45億和13.05億股供股貨,分別佔供股規模30.89%和26.08%,於供股完成後,最多佔集團股權26.47%和22.35%,未達三成不屬控股股東。雖然如此,從兩者願意大量接貨來看,暗示供股價定位吸引,而現價0.26元較供股價高出不足兩成,為現價進場風險不大之另一線索。


市盈率超30倍還不撤,難道要當“背鍋俠”?

潛在升幅吸引

以現價0.26元較供股價0.22元高出0.04元來看,今日權價應在此價或以上,否則暗示「炒權」機會微,進一步確認股價於供股後會上揚。即或有心人部署「炒權」,理應也會推高正股價格,表示散戶於0.26元進場亦有獲利機會。參考5月4日高見0.024元,經20合1 (於5月24日已生效) 調整 為0.48元,另於5月14日至6月6日股價於0.40元 (經合股調整) 水平橫行,較0.26元之潛在升幅不少於五成。於9月4日收報0.26元,參考策略為進取者可於現價或以下買入股份;謹慎者可於0.23元或以下買入;保守者則可於0.20元或以下買入。初步目標價為0.32至0.35元;買入價下跌30%可考慮離場。

另須留意兩件事,其一是於有心人未有行動前,股價於0.24至0.28元橫行機會大,故此投資者進場前要有耐心守候的心理準備。其二是鑑於近期恆指表現波幅,存在打亂有心人部署的可能,遇上股價下挫時不進行維穩,所以投資者應嚴守止蝕為佳。


作者:聶振邦 (聶Sir) 香港證監會持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