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 新學校 新專業,開學第一課爲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機器人迎接學生、列車“開進”學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分享成長故事,今天是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新學年開學第一天,各校組織了別出心裁的開學儀式歡迎新生入學、老生返校。昨日,記者走訪部分學校發現,儀式教育在學校中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重要。

新學年 新學校 新專業,開學第一課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報到日家長、教師忙不迭

昨天上午,學生走進學校報到,無錫市中心部分學校門口私家車排成長龍、接送孩子的家長聚集等候,給周邊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為確保開學期間校園周邊道路交通秩序安全,梁溪區教育局聯合市公安局梁溪分局開展“站好護學崗,平安每一天”活動,兩部門強化警校合作,制定周密詳細的方案,強化“護學崗”制度,覆蓋面達100%。開學首日,公安民警將在各自轄區內中小學附近重點路段站崗執勤,在學校門前安排專門警力,確保校園周邊交通環境安全、有序、暢通。

“明天8點半到校,需要有一位家長陪伴孩子參加入園儀式。”“入園體檢報告和疫苗接種證等資料我們需要登記。”“現在孩子可以在教室裡先熟悉一下環境。”昨天上午7時許,通德橋實驗幼兒園小班級部部長盧妍君就開啟了繁忙的工作,這天她要迎接30位新生及其家長,不僅要幫忙分發校服被褥、整理學具櫃等,還要回答家長各式各樣的問題,打消他們的入園疑慮。記者採訪過程中,盧老師還實時關注學生情況,制止了幾次孩子爭搶玩具的“小騷動”。上午忙完新生報到,下午盧老師還將為小班的孩子準備“入園禮”、整理3日上午的親子游戲器材。

儀式教育浸潤學生心田

近年來,儀式教育在校園裡生根發芽,其中開學禮作為新學期的第一個儀式,各校格外重視。今年秋季學期開學首日,江南藝術幼兒園、連元街小學門口將站著一位機器人迎接小朋友,科技感十足;“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副總設計師、中船重工702所研究員楊申申將走進東林小學,講述自己的潛水研究故事,勉勵學生心懷夢想;“養正號”列車“開進”劉潭實驗學校供同學們穿越,寓意開始新的成長旅程。

通德橋實驗幼兒園為新入園的小朋友們準備的“快樂的21天”記錄冊契合了“21天養成好習慣”的理念,在扉頁上蓋上入園章,並留下孩子開學第一天及21天后的照片。“記錄21天每天的點滴變化,這對小朋友來說意義非凡。”盧妍君告訴記者,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小班的孩子們“破冰”,愛上幼兒園。對小學一年級新生來說,入學儀式象徵著他們正式開啟了學習生涯,東林小學抓住這一契機,帶領新生走進東林書院追根溯源、學習先賢;邀請學生家長楊申申來校分享成長故事。學校德育處負責人須靚玄稱,通過各種各樣的儀式教育,為學生指引人生的前進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俞華/文、攝)

鏈接新學校 錫城多所學校啟用、改擴建

《2018年無錫市教育工作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計劃》顯示,市教育局指導各地加快優化教育資源佈局,確定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項目46個、續建項目42個,其中14個新建改擴建項目已開工、3個續建項目已完工。今年9月,東林古運河小學、南外國王國際學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無錫校區等學校正式啟用。

以惠山區為例,今年年初該區一共確定了17個教育設施建設項目,新學期洛社高中綜合教學樓、玉祁高中綜合教學樓、堰橋中心幼兒園新園區等6個項目按計劃正式啟用,另外還有新建的省錫中實驗學校第二小學、改擴建的錢橋中心小學、新建的寺頭小學等10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新教材 部分年級沿用部編版教材

昨天學生報到後都拿到了新學期的課本。繼去年部編版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教材進入全市小學、初中起始年級課堂後,今年無錫一年級、二年級、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依然沿用部編版教材。

東林小學副校長陳淼介紹,自去年暑假起學校、區、市等各級部門都加緊了關於部編版教材的教師培訓工作。今年8月下旬,老師們拿到二年級的語文和道德與法治紙質版教材。“以語文為例,相比原本的蘇教版教材,部編版更偏重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和閱讀量,這對於今年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並不大,而於明年即將使用新教材的四、五、六年級學生而言,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初中方面,據新城中學課程執行中心主任盧仁斌介紹,初一、初二年級使用的部編版教材包括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

新專業 緊貼市場發展需求

這個新學期,除了有新學校啟用外,我市部分高校、職業院校新設的專業也開始授課。除了江南大學藥學院新設了藥學本科專業,還有10多所職業院校一共新設了包括無人機技術應用、環境治理技術、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在內的22個專業,涉及領域廣泛。

江南大學藥學院本學期新開設的藥學本科專業已經迎來30多名新生。藥學院院長陳敬華介紹,學院、學校在數年前就考慮開設藥學這一本科專業。在新專業籌備期間,學院慎重設置培養方案,一方面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藥學專業位於全國前列的高校進行了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形成江南大學最終的藥學人才培養方案。另一方面,在符合國家人才培養大的趨勢和前提下,學校根據國內各大藥學專業的發展情況,主張錯位發展突出生物製藥的特色。學校在新專業開設前用了較長時間籌備優質師資,兩年來從國內外高校引進了諸多藥學專業的優秀人才。(陳春賢俞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