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認為"天道"的特點在於減少有餘而補給不足,而"人道"則反之。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裡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為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你以為這是故事?

在時薪低到6-7美元的情況下,芭芭拉和餐館女招待們端盤子收桌子跑來跑去連續工作8小時。為了讓顧客們按時就餐,她們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熱狗麵包,臨下班之際,芭芭拉問同事:你家在哪兒?同事說,我住膠囊旅館。“你瘋了嗎!為什麼住旅館!你今天的工資只夠付一天的房費!”

女招待像看白痴一樣地看向芭芭拉:“呵呵,你以為我不想租房麼?你倒是說說看,我去哪裡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三付一的保證金?”

芭芭拉掀開底層世界的布簾,讓我們看到勞動者領著按天結付的薪水,沒有健康保險。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兼職兩份以上的工作。

即使我們努力到了極致,也無法擺脫貧困

那麼如何讓窮人的錢越來越多呢?財商至關重要。

們的傳統教育多注重的是智商,後來慢慢開始有了情商。

但真正拉開貧富差距的,除了能力之外,

更多的是對金錢的認識,對賺錢哲學的理解。

為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1資本的原始積累(非常重要)

財富是可積累的,你擁有的財富越多,獲得財富的速度就越快。

假如存款利率是固定的5%,如果A有100元,存在銀行裡一年之後會得到5元的收入。但如果B有一百萬,那麼存在銀行裡一年的收入就是5萬元。A與B個人財富一萬倍但差距導致了投資掙錢能力一萬倍的差距。由此可見資本積累的重要性。資本積累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快。

2區分資產與負債(重要)

什麼是資產?資產就是向你口袋送錢的東西。

什麼是負債?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掏出的東西。

買入資產,不要買入負債。

一輛車,算上費用15萬左右,使用十年報廢,每年花費2萬,總成本是15萬+20萬=35萬。十年之後這35萬就消失了。

而如果換一種思路:首付15萬買房,每年還貸2萬,10年後你至少擁有一套30萬的房子(35萬的付出,其中5萬是按揭利息),如果花5萬裝修,每年租金1.5萬,那麼除去費用,不考慮房價漲跌,10年後你至少擁有30萬+15萬-5萬=40萬資金。

如果你是租房者你就損失了15萬,和富人差距大了20萬。

(舉這個例子,不是告訴大家要去買房,而是要學會算賬。)

為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3複利與時間(不重要,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本錢等待未知的結果)

在投資領域有一句名言,叫做“複利和時間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我們都聽過複利的魔力,即利滾利,但往往忽略了時間的重要性。複利在短期內效果不明顯,所以說有遠見的投資者通常要有耐心。

為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4投資自己(慎重,你窮是有道理的)

不要說不能,多想想怎麼能!

我們唯一的,也是最最需要投資的是我們的頭腦。如果受到良好的訓練,它轉瞬間就能創造大量的財富。努力學習,學習財務知識;克服困難,恐懼、懶惰、自負等不良習慣;開始行動。

為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