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幾所有的中國知識分子都知道徐志摩的這首詩,一首“再別康橋”使他走進了千家萬戶,使更多的人對他的人生經歷產生了興趣。

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徐志摩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又是家中的長孫獨子,所以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他的家族中也出現過許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說金庸和瓊瑤都與他的家族有關係。

年幼的時候徐很有才華,其中最出突出地當屬他的古文功底,他十四歲的時候就發表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說是一位才子。

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徐志摩十九歲的時候被家庭包辦婚姻娶了張幼儀,但徐志摩本身對這場婚姻並不滿意,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應該算是時代產生的悲劇,二人從根本的思想上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在徐志摩看來他有著不顧一切捨命追求的理想,不管這份理想是對是錯,都表現了他對自由婚戀的追求,不過在他追求的過程中卻傷害了許多人。

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他與林徽因之間的情愫更顯浪漫,可林徽因終究是他理想中的林徽因,包括林徽因自己都說徐志摩喜歡的並不是她,而是他浪漫主義色彩下想象出的那個完美的林徽因。

令人唏噓的是年僅三十五歲的徐志摩最終沒有逃過生活的厄運消失在了1931年11月19日八時的那班航班上,飛機撞到了山上,更令人唏噓的是前幾日之前他還個好友開了個玩笑,沒想到這個玩笑竟然成真了。

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在此之前11月10號,徐志摩應好友劉半農的邀請來到了鄭穎孫家, 期間談笑風生是徐志摩接了個電話,笑著對那頭說道:“我明天向南飛,明天的這個晚上應該在與小曼共飯。”

在坐的人中屬劉半農的年紀最長,而且喜歡開玩笑,聽聞徐志摩要坐飛機便打趣道:“飛空之戲,君子好之,我則不敢嘗。”,徐志摩則笑盈盈的回道:“危難在所難免,我自甘之。若我苟飛死,君當為我作輓聯。”

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宴席結束徐志摩還在想著此事,臨走時又笑道:“有一事費神:我若死,毋忘作輓聯”,兩人完全是玩笑話,卻沒想到19日時真的發生了,徐志摩所作飛機因大霧失事,實在是令人惋惜。

而劉半農的玩笑話成真的不止與徐志摩的這一件,也包括他自己,在塞外調查時劉半農住在一間草房,別人睡在炕上而他自己備了一個行軍床,他看著自己的床鋪開玩笑道:“我這是在靈柩中堂啊!”,而在調查途中劉半農被蝨子咬了,生病感染,回京後於七月中旬去世。

此人兩次玩笑“預言”死亡,兩次成真,好友徐志摩未逃厄運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般巧合,誰也不知道下面會發生什麼,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做些有意義的事才是我應該考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