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小米是最年輕的智能手機公司之一,但它的崛起令人震驚。它成立於2010年,2011年發佈了第一款手機,而在2014年它已經成為中國的頂級手機品牌廠商。

該公司製作的第一款產品是MIUI(“Me You I”),這是一款基於Android 2.2 Froyo構建的自定義皮膚。它作為ROM提供,可以安裝在各種手機上,但重點是小米隨後很快轉向建立自己內部的硬件硬件開發團隊。

這一切都始於小米的Mi 1(米1),這款手機在當時的售價為2000元人民幣(約290美元/ 250歐元),在34小時內獲得了300,000個預購訂單。小米很快與中國聯通合作,以2,700元人民幣和兩到三年的合同提供了100萬臺定製的Mi 1手機。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1

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小米Mi 2(米2),它以相同的價格出售,但升級為四核處理器(Snapdragon S4 Pro芯片組)和720p IPS顯示屏幕。該型號的機型於2012年底推出,約一年售出令人印象深刻的1000萬臺,這一成績對一家年輕的公司來說是非常不錯的。

還有Mi 2S以及更實惠的Mi 2A,與前者相比後者帶有一個雙核處理器以及一半RAM(1GB)內存容量,但屏幕略大 - 4.5英寸 vs 4.3英寸。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2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2S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2A

隨後小米在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建立總部後,計劃進入更多市場,其國際擴張速度加快。

小米米3(Mi 3 )(2013年推出)從塑料轉向更優質的鋁鎂合金用於背蓋(但在外面使用聚碳酸酯)。隨著Mi 3小米在印度迅速普及,它在Flipkart(注:印度的電商平臺)上分別在2.4秒和2.3秒內售出了兩批20,000部手機。在新加坡,一批次的手機在2分鐘內售罄。這家年輕的公司仍然在努力生產製造足夠多的產品以滿足當時的需求。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3

雖然當時小米正在爭奪高端手機市場的一席之地,但它看到了強大的預算型手機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在推出Mi 3的同一年,它推出了一個新的產品線 - 而小米紅米(Redmi)智能手機是它的先驅。

第二年,該公司還推出了Redmi Note進入了大屏幕業務領域。它還開始使用Mi Pad 7.9製作平板電腦,這種平板電腦採用了iPad迷你外形並且由Tegra K1提供處理能力。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Redmi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Redmi Note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Pad 7.9

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小米也開始製作支持Android的電視,奠定了今天的基礎 - 使小米更像是一個平臺廠商,而不僅僅是智能手機制造商:從空氣淨化器到電動滑板車,小米的品牌幾乎適用於各種設備。

小米早期的策略是每年推出一款主手機,只進行一兩次修改版本,但這並沒有起作用 - 該公司有如此多的想法,所以在2013年之後它推出了旗艦Mi和許多中檔的機型,以及入門級別的Redmi(紅米)產品線。

小米Mi Note和Mi Note Pro於2015年推出,這兩款機型是小米產品的精華,這兩款產品都有5.7英寸的屏幕,但Pro機型具有有QHD分辨率而非像非Pro一樣的1080p。芯片組的選擇是Pro機型採用Snapdragon 810和而非Pro機型採用的是Snapdragon 801。

Mi Note Pro在2015年以人民幣3,300元(約450歐元)的價格推出 - 這是對已建立的旗艦產品進行了大幅度的激進定價。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Note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Note Pro

接下來的主要內容是小米的Mi Max(米麥克斯)。原始版本有一個6.44英寸的巨大屏幕,同樣巨大的容量為4,850mAh的電池以及備受推崇的Snapdragon 650/652處理器芯片組。我們一直看到消費者對大屏幕的興趣增加,但請記住高寬比是16:9,使其合適地變大。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Max

雖然Mi系列產品在2016年之前已經建立,但是我們不能跳過小米的米5(Mi 5)。它以原始的Mi價格既人民幣2,000元 - 306美元發佈! - 這是Snapdragon 820手機的殺手級價格。

很快就出現了Mi 5s(Snapdragon 821)和Mi 5s Plus,它們擁有小米的第二款雙攝像頭和第一款高端實現(雙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傳感器,一種顏色,一種B / W)。這兩款手機保持激進的定價策略,價格分別為345美元和390美元。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5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5s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5s Plus

小米Mi 6 (米6)(Snapdragon 835)發售時售價360美元,最新款Mi 8(Snapdragon 845)售價420美元。對於同時代採用頂級Snapdragon芯片組的高端手機而言,這仍然是一個非常低的價格。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6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8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Black Shark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8 Explorer

雖然MIUI從一開始就是每款小米手機的核心,但Mi A1逆轉了這一趨勢 - 作為一款Android One手機,它更像Nexus而不是Mi手機。它最近得到了兩個有爭議的後續版本,這清楚地說明最好的硬件仍然保留給MIUI運行的手機。

小米最近的努力包括黑鯊遊戲手機,但那和Mi 8 Explorer(米8探索者)版本是近期的歷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

因此,讓我們再來看看小米對現代智能手機設計的最大貢獻 - Mi Mix。這款手機由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設計,它以17:9高縱橫比的顯示屏向公眾介紹(LG 的New Chocolate(新巧克力)手機已從消費資格記憶中消失)。小米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說服Google支持屏幕高寬比為16:9的更高的屏幕。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Mi Mix

看看這些邊框 - 一個6.4英寸的屏幕,與iPhone 7 Plus(5.5英寸16:9屏幕)大致相同。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容量為4,400mAh的電池,這也值得稱讚。

在很多方面,小米Mi Mix為2017年和2018年的旗艦設定了基調 - 而且它沒有采用缺口劉海設計!雖然小米公司早期的聲譽是它是一個模仿者,尤其是iPhone手機的模仿者,並且我們仍然不能說它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設計語言,但是Mi Mix是小米成為領導者而不是追隨者的最大前進步伐。

小米的最新手機(本週推出),Pocophone F1或只是Poco,有可能更具顛覆性。這是Mi 5的迴歸,價格為300美元,而且採用的是頂級的Snapdragon(驍龍)處理器芯片,並且它帶來了比Mi 5更多的硬件,包括雙攝像頭,立體聲揚聲器和4,000mAh電池。

小米的成長史:小米證明300美元是一部旗艦手機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Xiaomi Pocophone F1

小米經常為消費者製造便宜手機,以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價格出售優質硬件。這有助於它在短短八年內迅速發展。小米最近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制造商,雖然它在中國已經失去了領先地位,但它是印度的頂級製造商(與三星並列)。同時該公司正在歐洲建立零售店,並且將很快就會成為歐洲家喻戶曉的名字,就像它在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手機市場中一樣。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