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朱熹在莆遺蹟,解「半畝方塘」之謎

探朱熹在莆遺蹟,尋理學莆陽之脈

據記載,朱熹在1153至1190年間曾多次到莆田,並留下不少詩文。朱熹所詠歎“為有源頭活水來”“此日中流自在行”“萬紫千紅總是春”等名言,蘊藏蓬勃的生命與活力傳誦至今。春日,尋朱熹曾在莆陽大地留下的遺蹟,探究理學在莆發展概貌,史海鉤沉文獻名邦文風昌盛的思想脈搏。

紅泉義學引朱子“踴躍鼓動”

步入位於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中心小學旁的黃石文廟,這座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稱紅泉書院,是歷朝歷代講學宣教的重要場所,作為象徵著莆田文風昌盛的一枚文化符號,廟內至今還留存有明朝萬曆年間的《水南鼎建文昌祠記》石碑文,以及明末東閣大學士、抗清名臣黃石人朱繼祚所書的“古紅泉”石碣等。

“當時為了保護石碣,就把它鑲嵌在牆壁裡。”退休教師鄭志堅帶記者來到文廟偏殿,只見這塊歷史悠久的石碣,已與白牆混為一體,石塊上“古紅泉”三個紅字依然清晰可見,拂去塵灰,石碣亦把人帶至當時鼎盛一時的“紅泉講學”歷史中。

探秘朱熹在莆遺蹟,解“半畝方塘”之謎

朱繼祚書“古紅泉”石刻

南宋初,理學在福建得到廣泛的傳播,湧現出一大批承前啟後的理學名家,興化軍莆田縣文化人林光朝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林光朝(1114—1178年),字謙之,號艾軒,人稱“南夫子”。《興化府志》載,紹興十年(1140),在族叔林國鈞的資助和延請下,林光朝在紅泉宮興教辦學,“開門教授”,“一意聚徒講學不復出”,史稱“紅泉義學”。因其地處黃石東井,又稱“東井書堂”。由於“紅泉義學”為前來從學之士免費提供食宿,所以,一時間各地求學者紛至沓來,每年都有數百人,而且學生中“取巍科、登顯仕甚眾”。“南夫子”之名從此遠揚,邑人劉克莊在《興化軍城山三先生祠堂記》中說:“初艾軒來水南,學者空郡從之,而紅泉東井之學聞天下。” 明代探花、邑人林文在《紅泉講道序》中也讚道:“吾莆自陳、隋間鄭露講學於南湖,在唐則吾祖蘊、藻、歐陽詹讀書於泉山。至宋,艾軒講道於紅泉,由是文風大振,遂有海濱洙泗之稱,其盛矣哉!”

有道是“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熹(1130—1200年)是理學思想集大成者。莆籍著名學者朱維幹著的《莆田縣簡志》裡載:“朱熹,字元晦,亦作仲晦。其先代為婺源人,而寄籍建陽。行輩雖後於艾軒,而其在莆之影響則較大。”

林光朝比朱熹大十六歲,他在莆田紅泉書院聚眾授徒講學,影響深廣,朱熹遂慕名專程來紅泉書院,訪林光朝求教問學。辛巳(1161年)春朱子在莆田跟隨林光朝學習期間曾有詩:

《曾點》

春服初成麗景遲,步隨流水玩晴漪。

微吟緩節歸來晚,一任輕風拂面吹。

另收錄《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二有朱熹所記《論林艾軒作文解經》曰:在興化南寺(莆田廣化寺),見《艾軒林光朝言“曾點”言志》一段:某(朱熹)雲:“如何見得?”艾軒(林光朝)雲:“‘曾點’不是要與冠者童子真個去浴沂風雩,只是見那人有冠者……曾點見得這意思,此謂物各付物。艾軒甚秘其說,密言於先生也。”所以《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二載朱熹學隨林光朝學習頓悟後心情感受:“某(朱熹)少年過莆田,見林謙之(林光朝),方次雲說一種道理,說得精神,極好聽,為之踴躍鼓動!退而思之,忘寢與食者數時。好之,念念而不忘。”

宋孝宗時期莆田名相、詩人陳俊卿在《艾軒祠堂記》中讚揚道:“莆雖小壘,儒風特盛,自紹興以來四五十年,士知洛學,而以行義修飭聞於鄉里者,艾軒先生實作成之也。”好學深思的朱熹師事林光朝,教學相長。林光朝理學思想和興化發達的文化,在朱熹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氣毓水南開甲文獻名邦

作為閩中理學重要分支,紅泉東井之學的光輝點亮了當時的文化重鎮——黃石。

黃石古稱水南,位於今莆田市區東南約9千米谷城山北麓,南洋平原中心。宋初,已是有二條大街的市鎮,相當繁榮,賈舶往來頻繁。據黃仲昭的《八閩通志》上冊記載:“黃石市(鎮)在府城東南,跨連江、莆田、景德、谷清四里。居人延亙千餘家。其秀民多讀書、登仕版……市井之盛,為莆一大聚落也。”

離黃石文廟不遠的顯濟廟位於黃石鎮井埔村,始建於北宋。宋高宗時,敕封朱璣八世孫朱默為彰烈嘉佑侯,理宗加封靈威嘉侯。承襲至今的“敕賜顯濟廟”記載著水南朱氏作為莆田望族的輝煌歷史。同時,顯濟廟還以“群仙書社”蜚聲彼時文壇,翻開廟藏《井埔村志》可一一歷數從此處出有舉子眾多,而功名者“凡四十有二人”,詮釋了“莆陽開甲地,閩學衍雲礽;琳井家聲大,古田世澤長”。

探秘朱熹在莆遺蹟,解“半畝方塘”之謎

顯濟廟內刻朱熹的《群仙書社記》碑文

紹興三十年(1160)十一月,朱熹慕名來莆訪黃石紅泉義齋,聆聽林光朝講學時,欣悉黃石井埔族人朱德所營造的“群仙書社”培育出大量俊彥,特前往訪謁,並在棲宿地莆田壺山書院,為其賦《群仙書社記》長詩:“莆陽山水冠四方,氣毓水南龜嶼莊。儲才挺秀不易得,今昔往往皆流芳……莆人說此小瀛洲,群仙跨鶴來倘佯,壺山巍峨蘭水滄,先生之風同其長。”顯濟廟將此詩著石碑刻於牆上,以彰“群仙書社”文風之極。

黃石市(鎮)郊有一座山,海拔146米,原名城山,山上原築有寨城,因而得名。後經莆田文士雅化衍成谷城山。在東井學堂授徒之前,林光朝還在谷城山的松隱巖、國清塘旁的濯纓亭和五侯山的湧泉巖等地,構築草堂,傳道講學。明代狀元、邑人柯潛在《蒲弄草堂》詩中讚歎曰:“艾軒先生鳴大宋,絕世文才豈天縱?橫經講道倡莆中,別構茅堂向蒲弄。”

隨著城鎮開發,谷城山已被大部分開挖,過去山上樹木蔥鬱,滿目青翠,又因山坡上下幾里地遍是梅林,白皚皚的梅花從開放到花瓣飄落滿地時,好似北國雪花飄揚,故有“谷城梅雪”之稱而成為莆陽二十四景之一,而今不復存在。國清塘也已被填埋成陸地,濯纓亭亦不見蹤跡。但谷城梅雪和國清塘的景象還留在居住於谷城山下下莊村退休醫生陳祖雄的印象裡:“國清塘上建有濯纓池、濯纓亭,朱熹來莆田時還書題‘濯纓亭’和‘天光雲影’二塊匾額石刻。”

據清代學者林岵瞻修《莆田縣誌稿》古蹟中載:在國清塘上,朱文公(朱熹)書“濯纓亭” 及“天光雲影”。《閩書》卷之二十二雲:“松隱精舍。宋林回年延光朝講學於此,朱文公(朱熹)曾過之。”可見朱熹確係到過谷城山。對此,莆田朱熹研究學者俞宗建經多方考據後認為,朱熹所作《觀書有感二首》其中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描繪的景象正是出於黃石國清塘。半畝方塘真是在國清塘嗎?還有待學術界進一步探究,可肯定的是朱熹與莆田確實有著不解之緣。

探秘朱熹在莆遺蹟,解“半畝方塘”之謎

顯濟廟石碑


承上啟下奠基閩中理學

循著國清塘舊址,記者探得如今的黃石下莊村(古稱霞莊)還可見木蘭溪分流入村的溝渠。“國清塘的源頭就是木蘭溪水,灌溉下莊平原,水運發達,有泊船的碼頭,客留埕,滄浪樓等,十分熱鬧。”自小生活在下莊的書法家陳文寧回憶道。

據《八閩通志》載:“唐貞觀元年置,另說觀點為唐貞觀五年(即公元631年)置所建,今林氏宅(林光朝撰“橫塘別墅耳”)濯纓池,是水與木蘭陂相灌注,澄碧百頃。壺公、谷城倒影其中。”

俞宗建對比發現,宋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李醜父,其所作《城山國清塘》“平田一水自瀅洄,匯入方塘(半畝方塘)亦壯哉”與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兩組詩句押韻相同,詩境相似,可謂相為表裡,相映成趣。

順著國清塘源頭,便尋得水源木蘭溪,建有木蘭陂。清代莆田學者陳池養在《濯纓亭》詩中曰:“艾軒講學為莆倡,國清之塘威名區……當時紫陽(朱熹號紫陽)聞風至,尤愛於淵饒理致。況復瀾回木蘭陂(按:朱熹與家住木蘭陂旁的“木蘭書堂”主人鄭耕老交遊甚密,曾造訪並遊木蘭陂),更得影倒壺公翠。揚清激濁留斯亭,不墜書亭嗟飄零。我今千載尋古蹟,惟覺天高遙峰青。”

“《觀書有感二首》之二中的‘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正是描繪木蘭春漲後的景緻,木蘭溪水漫過木蘭陂堤壩,沖走擱淺在泥灘上的大船,湧現‘蒙衝鉅艦一毛輕’‘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唯美意境。”俞宗建在研究中結合朱熹研究者劉述先的論著總結,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五月,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和紹興三十年(1160年)十月朱熹曾三次拜訪李侗,此時他仍處於求學領悟階段,便作詩《困學》二首,詩中“舊喜安心苦覓新,捐書絕學費追尋。困衡此日安無地,始覺從前枉寸陰”以表達困頓,而到了1161年春,其所做《曾點》《春日》《春日偶作》《觀書有感二首》詩中,皆表示其思想開始進入“無邊光景一時新”階段。俞宗建認為:“從史學角度審視完全可說,正是莆田求學之行,使得朱熹如沐春風,困途知返,‘逃禪歸儒’,歸依正道。”

從各類史料中不難得出,朱熹的思想發展與莆田對他的影響息息相關。而林光朝與紅泉學派興起於二程、朱陸之間,在傳播理學上,起著承前啟後的橋樑作用。林光潮創立“體用為本”的思想,在教學上反對只搞訓詁和從事經院煩瑣哲學的研究,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實踐是根本,主張按自然的法則去解釋現實的社會,同時主張學無止境的求學精神,推動閩中理學的發展。

“東井書堂留古蹟,南塘學府育英才”。黃石一帶至今流傳的這一佳句,是對紅泉學派歷史地位的真實寫照。“城山青,黃石出公卿”,黃石成了當時莆田文化的一箇中心。僅宋紹興二年(1132)至宋紹興三十年(1160)的29年間,應試士子就多達數萬人,登進士第的就有150餘人。

一水之流而萬脈,一木之茂而千條。鉤沉史學則可鑑,當年的紅泉學派促進了宋代莆田地方文化的發展,對莆田“文獻名邦 海濱鄒魯”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記者手記>>>

再讀朱子名句,倡源頭活水精神

福建全媒體記者 林愛玲

探秘朱熹在莆遺蹟,解“半畝方塘”之謎

木蘭陂 林愛玲 攝

從各種地方縣誌中可以尋得1153年6月至1190年4月,朱熹在興化遊覽考察期間,足跡踏遍莆仙的涵江、西天尾、黃石、楓亭、鯉城、度尾及白沙、新縣等,走過了鯉城金石書院、度尾東山書院、涵江書院、錦江書院、廣業書院、擢英書院、正音書院、閩陽書院、瓊林書院等,並留下眾多墨寶。

雖然隨著時代變遷,很多遺蹟已不見蹤跡,但是朱熹留下的眾多詩文與著作,成為中華民族根基性的文化篇章。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嚴謹勤學的治學態度值得後人學習,從某種程度上講,朱熹的源頭活水,也始終深流在中國人的精神深處。

“半畝方塘”,究竟是否即指黃石國清塘之濯纓池?“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又與木蘭春漲有幾分關係?學者俞宗建做了先行者,也呼籲各界繼續關注朱熹與莆田的淵源,關注“南夫子”對閩中理學所做的貢獻。

發揚源頭活水精神,挖掘史實真相。汩汩國清塘塘水流轉上千年,至2011年始被掩埋,這方蘊藏大思想家們情愁抱負的活水不復往日清漣,堪稱可惜。莆田舊二十四景之一“谷城梅雪”殘缺遺址正待保護。舊址部分已毀壞,人文精神不息。而保護好青山綠水,就是留住金山銀山!也是為海外遊子留住一縷鄉愁!

“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在這春日,不妨去觸摸下“天光雲影”“古紅泉”石刻等人文景觀,尋著先賢腳步,薪傳文獻名邦儒學大道。

相關鏈接>>>

朱熹十次過莆時間事件記

俞宗建 整理

探秘朱熹在莆遺蹟,解“半畝方塘”之謎

2001年的壺山、谷城倒影國清塘。 陳環 攝

1.1153年6月過莆田:朱熹5月離開故里武夷山,赴泉州同安縣主簿任,6月經莆田,訪艾軒林光朝、方翥、陳俊卿。(見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篇·上下卷》)。

2.1155年過莆田(自泉州同安奉檄至福州),見《莆田孔氏家藏唐誥》,請莆田守傅自得為孔宜更其版籍。(見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篇·上下卷》)。

3.1155年7月、8月間,自福州返回泉州過莆田。(見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篇·上下卷》)。

4.1157年11月,奉檄走旁郡(莆田)遂載老幼東歸崇安(武夷山)。(見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篇·上下卷》)。

5.1157年,朱熹再返回同安(路過莆田),等候其繼任者交接,12月,朱熹仍在泉州,與陳養正、呂少衛遊,作《恕齋記》。

6.1158年,朱熹自行離開同安歸返故里(過莆田)。為仙遊榜頭紫陽書院題“瀾齋”,款識時間:“紹興戊寅”(1158年)。

7.1160年11月至1161年3月,朱熹自武夷山專程往莆田訪師求學,11月,在莆田壺山藏修精舍(壺山書院)作《群仙書社記》;12月11日,為仙遊賴店烏墩村朱元飛家作《歸樂堂記》。夏離開莆田,秋返回至武夷山。(見《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二)。

8.1183年10月,南下福州、莆田、泉州,訪趙汝愚、陳俊卿、陳知柔、吊傅自得。

11月,朱熹北上至莆田,居白湖陳俊卿宅,與陳俊卿、莆田守林元仲、綱山林亦之交遊唱酬。並訪龔茂良家舊居莆田城關義井和美巷(今莆田市實驗小學所在地),又專程往莆田華亭山牌村(筆者老家自然村)吊龔茂良墓(見《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答《劉子澄書九》:“莆中過龔實之(龔茂良,字實之)墓下,並見其子弟,令人感嘆”)。

9.1187年正月,南下莆田吊陳俊卿(見《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祭陳福公文》:“惟公德在生民,功書信史。大節昭然,善終善始……我從公遊,出入三紀。晚途間,遂託知已。千里訃至,一觴薦誠”)。

10.1190年4月13日,至莆陽,訪莆田城南蔡宅蔡襄家,得其真跡跋之。再訪龔茂良家,《再跋龔茂良陛辭奏稿》。(見《朱文公集》卷八十二再跋《參政龔公陛辭奏稿》,《跋蔡端明帖》。按:同卷有《跋蔡端明獻壽儀》雲:“蔡忠惠公書亦遍天下,而此帖獨未布。今天歲南來,始得見於其來孫誼之家……遂請其真,摹而刻之。”知是帖乃在莆陽蔡襄家得見並跋)。

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頭條莆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