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2018年半年已過,國內車市的狀況在這半年時間裡似乎冷靜了很多。雖然增長趨勢依舊,行業淨利潤增速中位數卻只有8.5%,較之去年上半年的25%,幅度可謂大大地減緩。

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當前中國汽車行業逐步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面臨三大特徵:行業增速放緩、保有量提升、廠商產能過剩。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曾一度成為紅海的SUV市場似乎最巔峰的時代已經過去,而對於走在時代前沿的新能源市場,目前仍依靠扶持,補貼政策的調整猶如一隻扭轉風向的手。

國產自主品牌在這場緩速前行中情況各不相同,這一點我們從他們股市的行情中也可感知一二。

補貼下調、深陷輿論,比亞迪被低估?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比亞迪2018年7月銷量快報,公司7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88萬輛,環比增加10%,同比增長60%;燃油汽車銷量為1.85萬輛,環比減少10%。

整個1-7月份累計銷量達到26.18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37萬輛,燃油車銷量為16.81萬輛。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銷量情況不算糟糕,比亞迪的股價卻是一路下跌。

除了今年6月份新能源新政的實施令消費者對電動車市場增添了猶豫和思索,(補貼新政:純電動車續航150-300公里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低於150公里續航的車型將不再享有補貼;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分別上調2%-14%不等),比亞迪自身深陷“廣告門”事件的輿論之中也是主要的原因。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截至今日14:00,比亞迪股價約為39.46元。6月份以來峰值為51.80元,最低值36.73元就在近幾日。整體曲線雖然呈現波動,但漲幅完全沒有跌幅來的趨勢明顯,因此整個呈下滑曲線,尤其這幾日跌幅格外強烈。

但從公司下半年業務規劃來看,比亞迪或許是陷入了被資本市場嚴重低估的境地,業績恢復的可能性並不能否認。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配合新能源產品新政的頒佈,比亞迪全新一代唐6月末已上市,外觀、性能顯著改善;比亞迪秦也即將換代發行,以秦pro的名稱和低於同級9-17的能耗水平全新亮相。比亞迪中高端產品的佈局將更加完善。

另一面,5月底新上市的比亞迪元EV360定位十萬元以下純電動車市場,訂單已經突破25000輛。這款車續航里程達305km,或許將成“性價比取勝”的關鍵。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而在整個行業的發展上,接下來比亞迪將推動電動公交的全面市場化,以及在出租領域、網約領域的全面運動化。前不久它還加入了全球“充電接口倡議”,將為電動汽車的推廣和統一化做出努力。

長安汽車“贏也福特、敗也福特”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長安汽車6月產銷快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長安福特累計銷售22.77萬輛,與去年同期的37.3萬輛對比,直接下跌了38.95%。之前在季報中,長安汽車也一度在業績下滑原因這一欄寫上“長安福特投資收益下降”。

自2015年11月福特金牛座之後,到今年10月份全新一代福克斯上市之前,長安福特在華直接出現了連續28個月的產品斷層。這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根本難以想象。

而在外界看來,長安汽車一味依賴長安福特帶來的利潤,而忽視自主品牌技術的研發,這無疑是為銷量的下跌埋下了隱患。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長安汽車半年報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預盈15億-17億元,同比下滑63.21%- 67.54%。上市公司每股收益0.31至0.35元,對比去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96元、總盈利約46.21億元的情況,利潤銳減。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截至今日14:00長安汽車股價約為7.67元。6月份以來股價峰值為9.87元,最低值7.44元。從圖中來看,漲幅難以看到,幾乎始終呈現下滑趨勢。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在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的雙重危機下,長安汽車急需向外延伸新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發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在國企“混改”的大潮下,長安對自身管理體系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今年長安汽車宣佈將品牌一分為四,進行第三次創業。未來將更加註重電氣化的發展,計劃到2025年,累計推出21款純電動產品、12款混合動力產品,涵蓋從小型車到高性能轎跑的全譜系車型。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而同時它也需要反思的是,長安福特絕不只是“利潤奶牛”,他們雙方應當重新審視彼此的位置,才能實現雙贏。

合資股比開放,華晨股價再跌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上個月中德總理會晤見證了一系列條約的簽署,尤其在中德汽車領域的合作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但對於華晨來說情況似乎並不積極,總理明確表示將開放合資股比限制,此話一出瞬時議論紛紛。關於寶馬將提升其在華晨寶馬合資公司中的股比至75%的傳言幾乎以假亂真,儘管祁玉民以一句“瞎扯”終止了這場猜測,但股價的動盪已經充分說明了消費者的態度。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上個月17日據瑞銀研究報告稱,傳聞興起的3日內,華晨股價下跌了17%,蒸發15億美元的市值。12日當天的跌幅更是直接跌破12%,以11.98的股價成為該板塊的墊底。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8月3日,據摩根大通發表的研究報告稱,由於寶馬集團第二季度的利潤令人鼓舞,與華晨合營的利潤預計增長32%,反映華晨中國上半年盈利約為35億元,同比上升50%。

但華晨對於合資公司的貢獻、以及自主品牌的發展並沒有被看好,華晨的股價在今年至今下跌了50%。

摩根大通將其目標價由20元降至17元,維持“增持”評級;野村將目標價由24.7元下調至17.2元,評級重申“買入”;瑞信將目標價由13.3港元降至12.2港元,評級“中性”。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截至今日下午14:00,華晨中國股價約為10.62元。6月份以來華晨股價原本有波動但下跌幅度不算最大,峰值可達15.88元;但近半個多月“合資股比”事件一出,跌幅瞬間擴大,最低值跌至9.82元。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華晨中華V7上市之時,祁玉民聲稱他們致力於製造“中國的寶馬”,但現在看來仍離這個稱號有些差距。目前華晨寶馬仍是產品的大頭所在,未來BMW iX3將國產並計劃出口全球。

作為一家國企,未來華晨急需加快“混改”的步伐。由於對銷售渠道不滿,按照祁玉民的規劃,華晨要把目前所有的4S店,整合成32個旗艦型的線下體驗中心,再找一個非常大的線上平臺來進行合作。

吉利盈利超65億,股價潛力可觀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8月6日晚,吉利汽車公佈其2018年7月銷量報告。報告顯示,7月銷量共計12.03萬輛,同比增長32%,環比6月下降6.4%。1-7月累計銷量達88.69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3%,約完成其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56%。

上半年銷量大漲,淨利潤預計超65億,口碑評價獲一水好評。這是吉利最近的動態。

據昨日發佈的消息,天風證券給予吉利汽車“買入”評級,目標價40.00港元;招商證券同樣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32.00港元;中金公司給予“增持”,目標價25.60港元。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截至下午14:00左右,吉利汽車股價約為17.34元。自6月份以來,隨著整個行業的下滑,吉利股價也從最高峰的24.6元一路波動,最低時是16.02元。

但在這之前,從2015年以來到2017年底的34個月期間,股價漲幅超過了10倍。截至2017年底,吉利汽車以淨資產收益率30.85%領跑港股汽車板塊,每股收益達1.19元。僅就淨資產收益率來講,吉利汽車已經非常優異。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採訪中吉利的高層曾表示,他們上半年的利潤主要來源於售後服務而非整車盈利。對此他們宣稱自己對標的是“雷克薩斯的服務品質”,但要做出更好更適合中國市場的模式。

8月5日吉利汽車全國98座城市的149家4S店同步開業,體現出吉利汽車對於經銷網絡的重視以及極有主見的思考方式。

中國車市微增長 車企上市公司股價要閃崩?

未來,吉利汽車擁有的G、L、E三大銷售網絡將最終形成統一的服務標準,邁入品質“3.0時代”。他們還致力於全面的電氣化,預計3年內將推出30多款新能源和節能汽車。

今年下半年,吉利車型發佈的速度幾乎是每一到兩個月就有一款新車推出,包括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高端領域的領克02、領克03,房車款帝豪GSe 電動SUV將相繼推出;博瑞G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及輕度混合動力車(MHEV)也將隨之襲來。

吉利的盈利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強,股價上漲空間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