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羣租房開始?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文:菠蘿的海 圖:網絡

一直以來,群租房引發的爭議就飽受詬病。一方面,群租房的相對廉價能夠吸引一大部分人的目光,給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一處容身之所;另一方面,群租房又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電線縱橫,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火災。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就是這樣的群租房,租?還是不租?有網友給出了簡潔而精闢的回答:要不是因為窮,誰他媽願意住這種地方?還不是為了在大城市為自己的夢想打拼!

1 北京,一座承載著夢想與發展的城市,讓無數年輕人趨之如騖。對於每一個北漂,住房都是一件頭等大事。據調查顯示,自上世紀末起,大批外來人口湧入北京,租金相較低廉的地下室成為低收入人群的容身之所。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提及北漂生活,大多數可能想到的是高攀不起的房價、擠成餡餅的公交地鐵、好似生化武器的霧霾...但其中最讓人感觸良多的,就要屬於那些在地下室的日子。在一段關於賈玲的採訪當中,其姐姐聲淚俱下地說起賈玲住地下室的日子,寄回的衣服上黴味怎麼也洗不掉。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地下室、群租房,對於北漂來說,是一份既愛又恨的存在。這裡,是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亦是一份時刻激勵著自己要努力奮鬥下去的動力!

2

兩年前的自己,同樣有過一段群租房內的生活。那時還未畢業的我,在天津市和平區找了一份保險實習工作,為了離上班近一些,在和平區跟南開區交界的地方租了一間隔斷房。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一間兩房一廳的房子被隔成12個小房間,最便宜的500塊,最貴的1200塊,沒有廚房、沒有陽臺、沒有獨衛。所謂房間與房間的距離,僅僅是一張薄薄的隔斷板。到了早上,更是如同在北京擠地鐵一般,要早早的等候衛生間的使用。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出租屋內,窄窄的走廊、房間,都使人感覺到深深地寂寞與孤獨。時常跑到旁邊的大悅城閒逛,把自己置身於都市的人群之中,看琳琅滿目的商品在眼前一件件甩過。

群租房算什麼?留在大城市可以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也有更多的發展前景。或許這就是即便住著擁擠的群租房也不覺得算什麼的原因吧!

3

2017,隨著北京進一步的加大對地下室等群租房的整治,曾經蝸居在地下的人被趕到地面,沒人知道他們的下一個去處是哪裡。那些憑藉著自己努力打拼出一番事業的人再度回到出租屋留影紀念。

有人說:“地下室生活是來北京之後上的第一堂課,在這裡生活過之後,再難的苦我都不覺得多可怕了。”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有人說:“想起那些年打拼的日子,唯一的夢想就是早點搬出地下室,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見見外面和煦的陽光,這是我一直前進的動力。”

群租房、地下室,就像是一段寓意深刻的記憶,時刻提醒著人們,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要付出怎樣的努力。付出,才會有收穫。

4

年輕,就要有夢想,要有奮鬥的目標。群租房,無疑是夢想的起點,要想實現夢想,就要抓住任何機遇,併為之努力奮鬥。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第一,技多不壓身。活到老,學到老。利用自己的業務時間多多學習,掌握多種技能將自己變成一個全能型人才。如此一般,去哪裡都不再是問題。

第二,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大城市的節奏飛快,一天24小時似乎只是眼睛一閉一睜的事情,不少人也因此習慣性熬夜刷刷手機,看看視頻。但是這樣往往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狀態。要知道,世界正在懲罰晚睡的人!

第三,要時刻給自己定目標。有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就像王健林曾在節目中說道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掙他一個億!對於我們,搬離群租房就是目標。

10人一間的出租屋:誰的夢想不是從群租房開始?

10人一間的群租屋又怎樣,夢想開始的地方,註定要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