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這事得從神會和尚說起,話說神會和尚十幾歲的時候就在襄陽地區的國昌寺出家,之後投在禪宗大拿神秀門下學佛法,但因為神秀被武則天召到京城,從而又投在了慧能門下,註定神會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

首先,神秀和慧能的關係。我們知道神秀和慧能同為師兄弟,拜在了弘忍門下。在一次臨興創作上,神秀寫出了不錯的偈文(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然而相比慧能卻略輸一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從而喪失了繼承禪宗衣缽的機會。

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禪宗也從此分為北神秀,南慧能,和當年的偈文一樣,一個提倡漸悟,一個推崇頓悟。出現了兩個不同的修行主張。按理來說,兩人完全屬於競爭對手,但神秀竟然會推薦慧能做神會的老師,而慧能竟然會答應這樣的幾近為“無間道”的要求,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其次,不管神會之前是否有潛伏的想法,但自從加入慧能門下後,他義無反顧的拋棄了之前的修煉方式,全身心的投入到慧能的修煉理論中。 大力鼓吹頓悟的方式。認為北宗的‘師承是傍,法門是漸’,慧能才是達摩以來的禪宗正統。從而完全站到曾經的師傅神秀老師的對立面。

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神會不僅是旗幟鮮明大力推崇頓悟,而且多次召開無遮大會(不要想歪了,就是討論大會),批判當時屬於主流的神秀理論,並對禪宗繼承權提出了質疑。

注意,我們現在所說的禪宗六祖的第六祖慧能,在此時並沒有獲得官方認可。而官方認定的六祖為神秀。要想推翻神秀的觀念,首先就要把六祖的帽子摘掉。

不得不說,神秀的六祖光環並不是名副其實。因為作為繼承人的重要信物,木棉袈裟(沒錯,就是武俠小說裡說的那件達摩祖師傳下來的法衣)並不在神秀手裡,這讓北宗很尷尬,這這就好比沒了打狗棍的丐幫幫主缺乏說服力。

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禪宗的開創者是達摩,在其圓寂之時,將其法衣木棉袈裟傳給了慧可,作為傳人信物一代代傳遞下去。到了第五代弘忍這裡,就出現了問題。世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是弘忍將衣缽傳給慧能,但擔心慧能招到神秀的報復,於是暗囑其帶著木棉袈裟遠走高飛。但問題是這種說法是神會提出來的,包括有關慧能和神秀的偈句鬥法都是他所公佈的,其真實性都很值得懷疑。但歷史已久,其他的說法漸漸都被遺忘,只保留下作為勝利者南宗的這種說法。

既然神會如此鼓吹慧能的學說,那麼他應該成為慧能的唯一繼承者,獲得法衣。但事實上,從慧能之後,再也沒有傳遞衣缽的說法。原因很簡單,沒東西可傳了。木棉袈裟沒了!

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去哪了?只能說和尚們的世界並非想象中的清修無爭。相反更加殘酷。神秀被武則天立為大和尚,深受武則天信任。神秀推薦十個高僧到京城供養說法,其中就有慧能。心有顧忌的慧能自然不敢去,連番三次推掉了武則天的邀請,惹得其大怒。到最後乾脆寫了一封極為強橫的“邀請”信:人不來可以,那麼就把頭或者袈裟帶來吧。

慧能很有些光棍,淡淡說道,那就把頭帶去吧。但頭有何用?最終慧能還是妥協,將木棉袈裟送給武則天。但神秀也沒得到這件袈裟,袈裟被武則天送給了一個叫做智詵的和尚(武則天問當時身邊的高僧,你們有欲嗎?大家包括神秀都說沒欲,只有智詵老實說有慾望,武則天覺得他最實在,說了真話)。而從此,木棉袈裟也從歷史上神秘的消失了。

武則天的一個決定,讓禪宗沒有了七祖

木棉袈裟沒了,慧能也只能無奈說從此之後,只傳法不傳衣了。禪宗有關法衣的爭執從而畫上了句號。而由於神會在推動南宗發展的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被後人稱譽為了“七祖”,但實際上從法理而言,禪宗自木棉袈裟失蹤之後,再無真正意義的“七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