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學前教育發展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生態學前教育觀要求對幼兒教育中家庭、幼兒園、社區三者要協調一致,形成開放、動態、全面和諧的生態學前教育模式。本文圍繞“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內涵、特點及其意義,提出如何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

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三、“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構建的策略

“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增強,生態理論也逐漸滲透到學前教

育領域,為學前教育觀念的變革開拓了新的思路。樹立生態學前教育觀,有助於解決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危機,以維持學前教育生態系統正常、有序運轉,從而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家庭、幼兒園、社區教育在整個生態學前教育體系中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系統,該系統內部的良性循環和作用促,又進一步促進幼兒教育的良性發展。“三位一體”的生態學前教育觀,由家庭、幼兒園、社區三者形成。具體的家庭、幼兒園、社區“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系統結構見圖1,其相互作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探討。(一)密切家庭、幼兒園之間的聯繫,建立平等、合作的關係

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幼兒園可通過開展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等多種渠道的宣傳,讓家長認清自身的教育作用。在幼兒的成長階段,更多的時間是在家庭教育中度過的,而父母和家長則在其成長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教育角色。父母家長的言行舉止都能成為幼兒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家長的行為會在無形之中對幼兒的成長產生影響。幼兒園要密切聯繫幼兒家長,讓家長主動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對家中長輩或鄰居要主動關心幫助,帶動孩子,從小以禮待人,樂於助人。通過個別交流、家訪等機會與家長溝通,瞭解家長育兒方法,改變一些家長的教育思想,使家長和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某小朋友性格內向、脾氣倔強等性格,針對這個問題,老師並沒有向家長告狀,而是通過與家長交流,表揚孩子的閃光點,給孩子有表現的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老師應廣泛徵求家長的建議,集思廣益,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中的各類資源,有效地為幼兒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

(二)引導家長挖掘自身潛在的教育資源,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

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幼兒園教師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讓家長意識到,自身就是幼兒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庭環境佈置方面,儘量從幼兒的成長規律出發,創設溫暖、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同時,儘可能的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學園活動中來,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充分挖掘家長自身的潛在的教育資源,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潛移默化中對幼兒的成長產生影響。

其次,教師引導家長多方支持幼兒的主題活動,奉獻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種資源。如在一次“我喜歡的動物”主題活動中,老師發送“請您幫忙”的家園互動信後,家長十分支持,短短几天,有從電腦上下載的關於各種各樣的動物圖片資料、有自家的動物模型、有拼插的“動物”、有關於動物的書籍等資料送到幼兒園,孩子從自己帶來的資料中學會了交換和分享,為主題活動“我喜歡的動物”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足夠的條件。在這一過程中,家庭資源是探索性主題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資源。

(三)加強社區和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共享,發揮社區教育的系統作用

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從社區角度講,為幼兒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利用社區自然、人文以及其他資源為幼兒園教育提供幫助,並且在資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時組織各種專業教育活動,為社區家長提供多樣的教育機會,使其更加了解幼兒教育,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幼兒園共同促進社區學前教育的發展。”同時接受幼兒園與家庭的監督,使其履行全部職責。社區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共享體現在:幼兒在成人的陪伴下參觀社區內的工廠、醫院、學校和家庭等等,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比如,生活在小區的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去小區參觀及遊玩,或者在小區公園內進行作畫。

(四)加強家庭與社區的溝通,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家庭是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城市社區已經成為幼兒成長和教育的重要環境。在“三位一體”的生態學前教育觀中,應促使幼兒的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家庭教育離不開社區的大環境,因而要加強社區教育的服務功能,為幼兒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如在社區活動場所安裝幼兒活動器材,佈置宣傳板宣傳與幼兒健康成長有關的內容。社區居委會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相關親子活動,加強社區中幼兒家庭的關係,為幼兒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幼兒的共同成長。

總之,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兒與周圍人、事、物的互動過程中隱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能時刻關注幼兒的生活,善於捕捉教育契機,就會發現生活蘊含許多教育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要充分利用家、園、社區三位一體化的教育資源,實現家、園、社區共育,既可以增進老師、家長雙方面的溝通與交流,使幼兒更好的瞭解社會,發揮家長和社會的作用,支持幼兒園工作,又可以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

好園長|構建“三位一體”生態學前教育模式的策略(下)

幼兒園、家庭、社區共同合作,構建“三位一體”的生態學前教育模式,實現資源共享,良性互動和交流,搭建家、園、社區的共育環境平臺,真正實現現代社會對學前教育的新要求,實現幼兒教育的目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溝通與合作———切實開展幼兒園與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生態學前教育。幼兒園、家庭、社區的結合教育管理,促進了幼兒園的蓬勃發展,成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我們應進一步拓展思路,創新“三位一體”的形式,豐富“三位一體”的內涵,更好地促進幼兒園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本文轉自《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作者陳 鵬,劉 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