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工業應用,Stratasys 推出更經濟的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設備

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其它們在製造中的應用,被認為是一種清潔能源技術。因為它們是一種輕量化的材料,如果用於製造汽車零部件,將能夠降低能耗。有關數據表明,當這類材料為汽車減少10%的重量時,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就會提高6%-8%。

工業級3D打印企業Stratasys 在成熟的工業熔融沉積成型(FDM)3D打印設備基礎上推出了更為經濟的Fortus 380mc CFE(Carbon Fiber Edition)系統,這一設備是專門為對於碳纖維增強材料3D打印的成本更為敏感的工業用戶而推出的,適用於汽車、航空航天、運動裝備、醫療器械等領域。

可用於輕量化夾具、零部件製造

Stratasys 是最早提供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增材製造技術的公司之一。但隨著市場上製造業用戶對於碳纖維複合材料3D打印應用需求的增長,用戶對於更為經濟的碳纖維複合3D打印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增長,針對這一市場需求,Stratasys 推出更經濟的碳纖維複合材料3D打印設備Fortus 380mc CFE, 該設備可製造尼龍12碳纖維材料,併兼容ASA熱塑性塑料。

尼龍12碳纖維材料的增材製造典型應用包括:

  • 零部件功能原型
  • 零部件的短期小批量生產
  • 製造輕量化的夾具
  • 替代金屬材料,製造高強度輕量化零部件

Stratasys Fortus 380mc CFE碳纖維複合材料3D解決方案適用行業包括:汽車製造、休閒運動裝備,海洋裝備,假肢和矯形器製造,醫療器械,航空航天,以及能源行業。

拓展工业应用,Stratasys 推出更经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设备

著名賽車車隊Team Penske 在賽車快速迭代與最終零部件製造中應用了Stratasys 的3D打印技術,其中包括尼龍12碳纖維材料3D打印。

拓展工业应用,Stratasys 推出更经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设备

Team Penske 車隊在製造IndyCar 和 NASCAR兩款賽車時都應用了Stratasys的尼龍12碳纖維材料3D打印技術。最近Team Penske為其NASCAR賽車製造了尼龍12碳纖維3D打印後視鏡外殼。

拓展工业应用,Stratasys 推出更经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设备

該外殼具有高抗衝擊性和高剛度,並且重量輕。這種碳纖維增強尼龍材料的剛度在製造薄壁零部件時有著特有優勢,用它們製造的零部件在空氣動力載荷下不會彎曲變形。

與典型的碳纖維增強注塑零部件類似,Stratasys的尼龍12碳纖維材料含有35%的碳纖維比(按重量計)。

Fortus 380mc CFE 3D打印系統可生產具有可重複尺寸精度的零件,零件不會出現明顯的翹曲或收縮,並且會保持嚴格的公差。Stratasys 表示,Fortus 380mc CFE 的優勢包括,X/Y軸上具有更高強度,在溫度高40%的情況下保持機械強度,打印速度更快。

Fortus 380mc CFE 的打印層厚為0.254毫米。在製造ASA 熱塑性塑料材料時打印層厚可以為0.254毫米或0.127毫米。 3D打印機的構建室尺寸為355 x 305 x 305 mm,零件的支撐材料為水溶性材料,無需手工去除。

3D科學谷Review

對於製造業來說,碳纖維增強材料是一種重要的複合材料,這種材料可以提供與金屬相當的強度,又非常輕,碳纖維在需要考慮重量與強度比的行業包括航空航天、汽車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3D科學谷看來,打印技術與材料的配合或將推動碳纖維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因為輕量化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需求。

根據蓋世汽車網,國家發改委批覆了15家新能源車企,包括北汽新能源,而北汽新能源2017年的成績單是103,199輛汽車,同比增長98%,是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其他家包括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蘭州知豆、河南速達、浙江合眾、陸地方舟、江淮大眾。值得一提的是,前途汽車的K50採用了大量碳纖維和鋁合金材料。當然,售價也不菲,在70萬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