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P2P實質利好,執法部門對老賴強制執行!

雖然P2P行業遇到了困難,但國家對這個行業還是呵護有加:從要求四大AMC主動協助化解P2P的暴雷風險到108條合規清單正式落地。國家出臺了多個政策,但這些措施多少都有點事後諸葛亮的意味,而加快P2P案件的判決執行力度,從重從快打擊老賴,形成對老賴的高壓威懾,從而讓做真實業務的P2P平臺能夠儘快收回投資人的處借款項,這才是扶持P2P行業的根本之計,是支持P2P行業的實質利好。

8月29日9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聯合直播四宗強制執行案件。其中一組執行案件是對P2P平臺一名借款人(被執行人)名下車輛進行扣押。

據陳法官介紹:本起案件是一個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被執行人欒天向申請執行人曾經借款,到期沒有償還,然後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出了訴訟,法院已經依法判決了。今年2018年3月份法院做出的生效判決,7月份申請的強制執行,現在是經過了法院依法發出執行通知,被執行人欒天沒有履行義務,在執行過程中法院採用了法院執行程序獲悉了被執行人名下有一部車輛,然後在支付寶有一千餘元的存款,法院在8月份依法採取了凍結和查封的措施,前兩天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供線索,發現被執行人的車輛在深圳坪山新區這邊,法院今天一早就過來,準備對這部車輛實施扣押措施。然後有一個情況是,這部車在借款時被執行人將這部車輛抵押給了申請人,給這筆借款提供了抵押擔保,判決書也判了對於車輛這個變現款項,申請人有優先受償權。

據瞭解,被執行人是在深圳一家P2P平臺借款,到期後沒有償還,由平臺擔保公司代償後,擔保公司起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後借款人未執行判決,擔保人申請強制執行,因此就有了直播強制執行這一幕。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P2P平臺上報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名單,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將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開展失信聯合懲戒。一場加大打擊“老賴”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攻堅戰也已經打響。

此次深圳寶安區人民法院通過中國法院網、全國法院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信息網、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微博、網易新聞、騰訊新聞、南方+、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同步直播四宗強制執行案件,讓所有人都能全方位、近距離走進執行一線,看老賴無處遁形!

相信此次的直播對於老賴、違法者都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對廣大網民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普法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