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無論是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如懿傳》,或是前幾年的爆款清宮劇《甄嬛傳》《宮》《步步驚心》,劇情自然都少不了爾虞我詐的後宮生活。畢竟,宮鬥可是清宮劇的一大看點,而宮斗的核心任務就是——獲得更高的名分。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上屆宮鬥冠軍——甄嬛

在各種清代宮鬥小說和電視劇中的轟炸下,你是否弄懂了複雜的妻妾制度和讓後宮嬪妃們都抓狂的嫡庶問題?如果還是一頭霧水的話,正好,可以來看看小編今天分享的這篇乾貨好文~


清代官方的妻妾制度


清代除了高等皇族之女有自己的爵位(比如說郡主)之外,其餘女性一般沒有自己獨立的官方身份,主要是通過覃恩誥敕制度來獲得官方的封號。


覃恩誥敕是一種封贈政策,即根據一位男性官員的品級,給予其家人(父母、生母、祖父祖母、妻室等)相應的名譽稱號。如一位男性做到了正一品的高官——根據清代制度,一品封贈三代,二品三品封贈兩代,四品至七品封贈一代,八品九品封贈本身——那他的父親、祖父和曾祖父無論生前做到幾品官,就都有了“正一品光祿大夫”的封贈,正妻、嫡母、嫡祖母、嫡曾祖母也就都有了“一品夫人”的封贈。這樣他們可以穿用一品的服飾,有了“一品”的名義,但是既無職掌也無俸祿。


一般來講,清代貴族的妻妾只有“嫡室”和“妾”兩個級別。而清代高等皇族則略為複雜,分為三個級別級:嫡室、側室、妾。

嫡室就是正妻,原配以及繼配都屬於這個等級。我們列表來看一下清代官方對她們的稱呼: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嫡室的問題不多說了,具體來說一下側室。

清代官方側室只有在皇族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六種爵位中才有設定,換句話說,清代只有高等皇族擁有“官方側室”。其中親王和郡王的側室官稱為“側福晉”,其餘的則官稱為“側室”。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如懿傳》中青櫻入府時被封為“側福晉”

這種“側室”的設定,大致源於入關前滿洲的多妻制度。在入關之前的多妻制度之下,妻妾的名分十分複雜,當時不僅嫡室可以同時有多個,在嫡室和妾之間還有側室存在。這種習慣在清初被保持下來,所以清初高等皇族的側室經常是直接作為側室娶進,而不是從妾升上來的,故而出身都不差。但是隨著入關之後習俗的進一步變化,從清中葉開始,高等皇族的側室基本上都是生有子女的妾室經過王府向宗人府“請側”來的,側室便成了妾的晉升目標。

至於妾,民間有各種稱呼,如姨娘、側室、側夫人、如夫人、庶福晉、媵妾、姬妾、姑娘、格格、丫頭、姐兒,乃至於外室等。民間各家對於這些稱呼經常有各自的規矩,比如說有的王府就是以“丫頭—姑娘—格格—庶福晉”的順序來晉升身份,但是對於官方而言,則統稱她們為“妾”或“媵妾”。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如懿傳》中高晞月入府時被封為“格格”

嫡室和側室都是在官方《玉牒》之中有詳細記載的,至於妾,則只有在生育子女之後,作為“第幾子/女之生母”才可能被官方記錄下來。這也提醒我們,如果我們看史料時,發現某位皇族只有一位嫡福晉而沒有妾室,這不一定表示這位皇族“專愛一人”。假設一位親王雖有妻妾數十人,但是由於自己的問題不能生育,那麼在《玉牒》等官方檔案裡,自然只有嫡妻可以被記錄下來。

非皇族的妾也是一樣的,多數默默無聞,在家譜中也經常是作為“第幾子/女之生母”來“附記”而已。她們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自己親生的兒子能夠飛黃騰達,這樣她們有可能作為“生母”得到兒子做官的封贈,從而成為“誥命夫人”,將身份多少進行一些改變,但是這也經常被人所阻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尹文端(尹繼善)公母徐氏,江南人,為相國(尹繼善的父親尹泰)小妻。相國家法嚴,文端總督兩江,夫人猶青衣侍屏偃。文端調雲貴,入覲。世宗(雍正帝)從容問:“汝母受封乎?”公叩頭免冠將有所奏。世宗曰:“止。朕知汝意。汝庶出也,嫡母封生母未封。朕即有旨。”公拜謝出。相國怒曰:“汝欲尊所生,未啟我而遽奏,上以主眷壓翁耶?”擊以杖,墮孔雀翎,徐夫人為跽請乃已。世宗聞之,翌日命內監宮娥各四人捧翟茀翠衣至相國第,扶夫人榻上,代為櫛沐袨服襐飾,花釵燦然。八旗命婦皆嚴妝來圍夫人而賀者相踵也。頃之,滿漢內閣學士捧璽書高呼入,曰:“有詔。”相國與夫人跪,乃宣讀曰:“大學士尹泰,非借其子繼善之賢不得入相,非側室徐氏,繼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為一品夫人。尹泰先肅謝夫人,再如詔行禮。”宣畢,四宮娥擁夫人南面坐,四內監引相國拜夫人,夫人驚,踧踖欲起,四宮娥強按之不得動,既乃重行夫婦合巹結褵之儀。內府梨園亦至,管絃鏗鏘,餚烝紛羅。諸命婦各起,持觴為相國夫人壽酒罷,大歡笑去。


翻譯過來就是,尹繼善本身是個庶出,都當了兩江總督的高官,生母徐氏還作為使女在尹泰的房裡伺候著呢。有一次雍正帝隨便問到這件事,尹繼善被戳中了痛處,雍正帝就懂了,誥封都緊著嫡母給了,生母還沒呢,就說我知道了,我到時候安排。尹繼善回家之後被尹泰斥責,認為他不應該給生母討封。雍正帝知道了,第二天就派人“強行”給了徐氏一品夫人的身份,還在詔命裡批評了尹泰。不過能夠得到皇帝親自垂訓的妾室畢竟還是很少的,大多數身份都很低。

順便一提,尹繼善這件事情還有個後續——


後三十年,文端側室張夫人受封,文端謝恩奏及之,上(乾隆帝)曰:“朕實不知先帝有此事,乃竟暗合,豈非卿家家運耶?”


尹繼善的妾張氏可以受封,是因為她生了一個女兒,經過選秀被指婚給了皇八子永璇作為嫡福晉,“母以女貴”,得到了誥封。於是這又引向了另一個話題——嫡庶。

關於嫡庶與婚姻


很多現在的人寫網文都認為清代嫡出和庶出子女待遇差距很大,婚姻對象也很不同,甚至有“嫡出子女不能跟庶出子女聯姻”、“庶出不能參加選秀”、“庶出不能嫁給世家”等說法。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事實上,清代漢人世家對嫡庶比較重視,但這主要是針對妻妾的嫡庶問題,比如說不能以妾為妻等,而並非針對子女。至於旗人,的確有特別重視子女嫡庶的時期,但是與現代人猜測的相反,旗人是入關前特別重視,而入關後反而不重視了。

以清代入關前的皇家為例,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諸子可以分成三類:嫡室所出、側室所出、妾室所出,其待遇截然不同。嫡室所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以及莽古爾泰、皇太極、多爾袞等,均分到了至少半個旗的旗分。而側室所出的阿巴泰則只能分到較少的旗分,爵位也一直低於嫡室所出的兄弟。至於第三子阿拜、第四子湯古代等妾室所出的兒子,則基本上分不到旗分,爵位也更低。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太祖秘史》中的努爾哈赤

當時發生了一件事,對這種待遇區別體現得很明確:

天聰元年十二月,蒙古的若干貝勒來歸附,阿巴泰拒不赴宴,他派人對大汗皇太極說:“我赴宴的話,讓我坐在眾臺吉的位子中,被別處之人嘲笑。蒙古的貝勒明安、貝勒巴克等都坐在上面,我卻坐在下面,我為什麼還要去赴宴啊!”皇太極聽了後,認為阿巴泰“藐視諸子弟”,便將他的話宣示給諸貝勒,三大貝勒和其他貝勒們對阿巴泰說:“在以前,你連五大臣(清初的五個主要大臣,均非皇族)的位子都不能進。臺吉德格類、臺吉濟爾哈朗、臺吉杜度、臺吉嶽託、臺吉碩託,他們早就參與了議政。你阿巴泰,被我們兼算作是弟弟(可以理解為這個側室所出的本身不配算作弟弟),這才獲得了六個牛錄,進了貝勒的位子,到了現在,你想要賤視誰?阿哥阿濟格、阿哥多爾袞、阿哥多鐸,都是父汗生前分給了全旗旗分的兒子,諸貝勒又都比你先入八分。你現在當了貝勒還不知足!”之後阿巴泰認罪。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待遇區別,太祖庶子的婚姻對象也都不怎麼好,充分體現了嫡庶的差異。

而到了入關之後,這種情況就不存在了,正如我們前面舉的尹繼善庶女參加選秀被指婚給皇子做嫡福晉的例子,庶出的女兒不但可以參加選秀,也可以嫁給世家,甚至可以嫁給皇子做嫡福晉,庶出的兒子也一樣,可以迎娶世家的女兒。


《清朝穿越指南》

妻妾名分?嫡庶差別?那些關於地位與身份的設定

重慶出版社·華章同人

45.00元


  • 內容簡介


清朝到底是個什麼樣?

作為離今天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可謂是人們最熟悉的朝代——果真如此嗎?氾濫的網絡清穿文、屏幕上層出不窮的清宮劇,它們所打造出來的清朝概念,真的符合歷史真相嗎?

且看本書為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清代人的生活。本書以清代中期社會生活形態為核心(兼及初期和晚期的變化),以首都北京城為代表,以宮廷宗室、中上層貴族、世家生活情態為主要介紹對象,內容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怎麼看戶籍、怎麼說話、怎麼稱呼別人、怎麼吃喝玩樂、怎麼買房、怎麼招工、穿什麼衣服、出行坐什麼;宮裡什麼樣,世家怎麼樣,怎麼選秀怎麼出嫁怎麼長守家宅……尤其專注於掃除一直以來民間想象中的概念誤區,從史料出發,以極盡可能的嚴謹態度,用輕鬆活躍的語言,從時尚新鮮的角度,還原一個沒有還珠格格也沒有甄嬛,和珅並不胖四爺也沒那麼多情的真·清朝。

趕緊看吧,不然真穿了怎麼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