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債轉的花樣玩法 你被套路了嗎?

金融的風險,大多來自流動性危機。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類,也不例外。經歷了6-7月的雷潮,甚至到現在,不少投資人對於流動性風險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作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P2P的優勢可謂明顯:門檻低——多數平臺百元起投;流動性強——支持隨時或持有期限後債權轉讓;收益高——平均年化收益率10%,不少平臺還能高出三五個點。而今,幾乎所有現存、在運營的平臺都面臨著債權轉讓難的困境,於是不少平臺更改了債權轉讓的規則。

1.設定債轉審核期

行業正常情況下,各平臺若支持債權轉讓,一般是隨時、持有期滿1月、2月、3月,6月……根據標的週期而定。平臺審核無非是自動審核和人工審核兩種,無論哪種方式,審核期限基本在當天,或者1-2天后即可通過。受行業大環境影響,投資人新生惶恐,唯恐投資在平臺的錢打了水漂,所以急切想要全身而退,但偏偏平臺鑑於申請債轉的資金量較大,開始推出了限制轉讓措施,設定債轉審核期是第一步,有些平臺設置3天,有些平臺設置7天,無論多久,總之是延長了債轉的受理審核期。

延長債轉受理期,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平臺考慮到債轉人數較多,運營人員有限,處理需要時間,同時也想借延長受理期來打消投資人債權轉讓的念頭;二是平臺運營存在問題,明知債轉無人接手,反而會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無論債轉延長多久,對於平臺而言都是緩兵之計。

2.設置折價債轉

最讓人欣喜和肉疼的應該就是折價債轉了。平臺投資人人為了儘快提現,將自己持有的項目金額折價轉讓,通常是8-9.9折,甚至有平臺完全放開了債轉的折扣區,投資人可以隨便設置轉讓折價。7月中旬,筆者曾在投資交流群裡看到某平臺的投資人3折轉讓,還以為是打趣逗樂,後來登錄平臺查看債轉區,的確驚人,3折項目遠不止一個兩個,債轉項目多達百餘頁,折價從1-9不等。

碰到這種情況,會選平臺的投資人欣喜到不行,簡直是賺大發了,對於轉手人來說,可想而知,1萬元的本金,收回了3000元,這是投資還是投坑?怎能不肉疼?明知道虧了不少,還是想撈回點本金,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心安,可真的心安了嗎?

延長審核期投資人就不轉了嗎?折價轉讓真的有效嗎?其實我們心裡都有答案。如果平臺真有問題,任你再機靈都無法全身而退,如果平臺沒有問題,折價轉讓無非是自己花錢買心安。恰恰相反,若平臺尚在合規運營,從近處看,折價轉讓到是給平臺帶去了一筆創收,往遠了看,投資人買入折讓價的債權,會影響新項目的投資,並不利於平臺的發展,一旦平臺發展不下去了,首先遭殃的還是投資人。

所以,投資人可能無法左右債轉規則的改變,甚至無法左右在投資金,唯獨可以左右的是個人下一步的投資選擇,是進是退,完全看你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