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不出國門了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хлеб) 是俄文譯音,即俄式麵包。麵包就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鹽、酵母等和麵並製成麵糰坯料,然後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

1、列巴的起源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麵包最早產生於埃及,據說當時埃及的一位僕人在烤制薄餅時睡著了,醒來後發現麵餅比昨晚大了一倍,他又把麵餅塞回爐子,烤好後卻發現這個又松又軟的大東西要比過去的薄餅好吃多了。經研究後,他們猜測可能是生面餅裡的麵粉、水或甜味劑暴露在空氣中與野生酵母菌相融合,從而就有了麵包。

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摩西帶領希伯來人大遷徙,將麵包製作技術帶出了埃及,後來麵包的製作技術傳入古希臘和古羅馬。公元2世紀末,羅馬的麵包師統一了製作麵包的技術和酵母菌種,他們經過實踐比較,選用釀酒的酵母液作為標準酵母。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麵包生產技術傳入了俄羅斯和東歐平原。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是俄羅斯的主食麵包。小的1斤重,大的可達3斤重,酸甜可口,鬆軟香酥,貯存簡單,食用方便。,它是極富特色的歐式食品。

麵包生產技術傳入俄羅斯後,俄羅斯人利用當地獨特的食材資源,發揮民族創造力,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麵包製作工藝,製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麵包――列巴。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在列巴誕生之前,粥是俄羅斯人的唯一主食,俄羅斯人在9世紀開始掌握列巴烘烤技術,列巴逐漸成為俄羅斯人的重要主食。俄羅斯人把粥視為列巴的“始祖”,有句俄羅斯民間諺語這樣說:“粥——我們的母親,列巴——我們的父親”。

2、列巴製作工藝的變遷

製作列巴離不開發酵和烘焙技術,而這兩項工藝也經歷了漫長的演變。埃及人將小麥粉加水和馬鈴薯、鹽拌在一起,放在溫度高的地方,利用空氣中的野生酵母來發酵;到了公元一世紀,羅馬人俘獲了埃及和古希臘的麵包師,確定了要以酒花酵母來發面;一直到17世紀後才發現了酵母菌發酵的原理,提純了酵母菌,大大提高了發酵效率。但注重品質和品味的俄羅斯人還是偏愛使用最原始的生物自然發酵,考究的列巴都是用列巴花生物發酵方法制作出來的。通過這種生物發酵方法制作出的列巴最大優點在於食用後不會燒胃。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烘焙是列巴製作的重要環節,所要求的技術含量極高。烘焙器具也經歷了從最原始的暴露式烘烤到全封閉土爐,到現代化的電烤爐,再到大型隧道爐的發展。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大約三萬年前,人們把火架在石頭下面烤食物和澱粉類餅,逐漸演變成有容納炭火空間的烤爐;到了公元前1700年,希臘有了可移動的烤爐,下面放炭,食物用葉子包起來放在爐面上,上面再埋上灰保溫;羅馬人在公元一世紀改進了爐子,加了頂,增強了傳熱效果;俄羅斯第一個列巴爐出現在15世紀,是一個造型獨特的砌築爐,它有一個像迷宮般複雜的煙道,可以保持長時間的加熱。一直到18世紀末製作麵包的機械才開始出現,先後出現了調粉機、整形機、麵糰分塊機、現代烤箱、大型隧道爐,機械化的出現使列巴生產得到了飛躍發展。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俄式傳統列巴的製作工藝考究、繁瑣,發酵、揉制、醒發、烤制都有著極強的技術性要求,從列巴引子製作到列巴出爐,要經過四次發酵。複雜的工藝,精心的製作,也折射出列巴的珍貴。

3、列巴的價值

在俄羅斯,列巴不僅是美食、民生的必需品,還有著崇高的象徵意義,它既可以代表好客、象徵友誼,也可以用來表示問候、表達敬意、表彰功績、嘉獎勞動等,列巴已經完全滲透進俄羅斯的政治、宗教、民俗和文化之中。

列巴,維繫著俄羅斯國家安全和穩定。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在俄羅斯歷史上有三個以追求列巴為目標的“列巴時代”,《列寧在1918》影片中瓦西里關於“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號召,也是時代需求的反應,劇中提到的這個麵包就是俄羅斯大名鼎鼎的列巴。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是俄羅斯民族每家每戶的必須食品,更是這個國家的基本物質保障,天災、國際市場上的風雲變化都可能會造成俄羅斯糧食短缺,列巴價格的漲跌更是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列巴不只是戰場上的軍糧,即使在和平年代,它同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宗教的聖物。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在東正教的教義中列巴是聖體的象徵,它與象徵著心靈純潔的鹽同為聖物,其神聖與莊嚴的意義已經深深的銘刻在俄羅斯人的精神意念中。

4、列巴蘸鹽儀式

在俄羅斯人看來,列巴和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最適合用來歡迎“必不可少的客人”。列巴代表著豐收與喜慶,鹽代表著潔淨和辟邪。俄羅斯人是一個講究禮節的民族,他們認為向遠方客人獻上列巴和鹽是一種最高的禮節和待遇。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在迎賓儀式上,身穿民族服飾的俄羅斯姑娘手捧一個列巴站在貴賓面前,列巴上有個小鹽碟,人們把列巴直接放在盤子上,或在盤子裡鋪一塊美麗的繡花巾,掰下一小塊列巴,蘸上一點鹽,品嚐一下並表示謝意。

普希金在《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寫道:來自遠方的親戚到處受到親切的接待,驚喜聲此起彼伏,麵包和鹽端上桌來。俄諺語有云:沒有面包沒有鹽,說話不投機。請人用餐時,常說“您也一起吃吧”“請用餐吧”。麵包和鹽是友好、尊敬、好客的象徵。

5、麗麗婭列巴的特點

麗麗婭列巴的特點是:繼承傳統俄羅斯麵點製作工藝,精選上等麵粉,通過列巴花發酵,無任何添加劑,純手工揉制,傳承正宗,綠色健康,口感香甜中帶有微酸,外皮酥脆,內饢鬆軟,奶香濃郁,回味悠長。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6、列巴生產工藝流程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1)列巴引子的製作:列巴花熬製半小時,加入麵粉成糊狀,再晾乾,製成幹引子(第一次發酵);將幹引子加溫水泡開後,加入麵粉,經18——20小時發酵,使其PH(酸鹼值)達到為6—8,(第二次發酵)。

(2)和麵和醒發:按照一定配比,在麵粉中加入奶油、雞蛋、白糖,攪拌40分鐘,放入第一醒發室35℃下醒發2小時(第三次發酵),達到要求的松度後,根據品類要求製作成不同重量的麵糰,每個麵糰需手工揉制15-20次,放入模具進入二次醒發室,21℃下醒發2小時(第四次發酵)。

(3)烤制:醒髮結束後送入隧道爐進入烤制環節,烤制時間為30分鐘(以脆皮列巴為例),其他產品適當調整烤制時間。

(4)脫模和晾曬:烤制結束後脫模,產品經輸送帶進入晾曬塔,晾曬區域要求不幹不熱以保證產品水分在一定值內,15℃下晾曬2小時後產品進入包裝間,由自動包裝機完成包裝。

7、列巴的營養價值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表皮乾脆,熱量較低,含糖和油脂都很少。列巴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B、E族維生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質和鈣、鉀、鐵、鈉、磷、鋅等礦物質。列巴膳食纖維含量高,能夠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物質和毒素。列巴鬆軟,易於消化,不會對胃腸造成負擔。據芬蘭科學家研究,黑列巴對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8、列巴的食用方法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的吃法屬於比較純正的俄式吃法,把大列巴切成片,小圓列巴要用手掰成小塊兒,再用餐叉吃。通常會先把黃油、奶酪、果醬、肉泥放在自己盤子的邊緣,吃時抹在列巴片上。切好的麵包片用微波爐烘熱後抹上果醬,夾上奶酪,或者抹上黃油、魚籽醬,還可以與香腸配合著吃,或者配上俄式蘇泊湯,這樣味道就更純正。俄羅斯人吃列巴講究餐具專備、愛好潔淨,他們使用專切列巴的桌子、專切列巴的刀子、專盛列巴的盤子。俄羅斯人吃列巴還講究吃法、吃相,在他們看來,狼吞虎嚥、亂扔列巴屑等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9、列巴的種類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的種類多種多樣,麗麗婭列巴現有8個系列40 多個品種,常見的列巴有:大圓列巴、枕頭列巴、鎖形列巴、橢圓列巴,還有黑麥列巴、精粉列巴、玉米列巴等。

10、麗麗婭列巴文化館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麗麗婭列巴文化館是全國唯一一家以列巴為主題的文化館,整個文化館分為列巴文化廳和企業文化廳,文化館的裝修風格充滿著濃郁的俄羅斯氣息,始終致力於打造成為呼倫貝爾最具民族風情的俄羅斯文化體驗地。列巴文化館建築面積為1400平方米,分為6個展區,分別展示俄羅斯沙俄時代貴族列巴文化、列巴在俄羅斯的重要性、俄羅斯民族民俗文化,俄羅斯民族與額爾古納市的淵源、列巴文化傳承與企業文化。文化館內的脆皮列巴大模型是鎮館之寶,參觀的客人將被以俄羅斯最高禮節-列巴蘸鹽儀式隆重接待,列巴和鹽在俄羅斯是珍貴、吉祥的化身,二者缺一不可。列巴文化館不僅僅只有列巴,展區裡面還有真人演示描繪彩蛋和套娃等手工藝品。

11、麗麗婭列巴生產線展示區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列巴生產線展示區建築面積為1250平方米,通過玻璃通道式的觀光走廊可俯視整個車間,可以看到俄羅斯傳統麵點製作的六道工序,在現代食品生產線投產的同時也保留了列巴的傳統古法制作工藝。生產線一旦投入使用,日產量可突破五位數字,而且從原材料的進入到出廠的成品都有檢驗程序,形成流暢透明的生產線,讓遊客看的舒心,吃的放心。

12、麗麗婭列巴DIY體驗館

開眼!不出國門瞭解俄羅斯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麗麗婭列巴DIY體驗館建築面積為5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50人參與體驗。進入體驗館之前需要穿上防菌服裝,並帶上頭套、鞋套、口罩,並且在入口處進行消毒後才可以進入體驗館。整個DIY體驗過程由繼承俄羅斯傳統麵點製作工藝的麵包師現場指導,遊客親自動手製作麵點,做自己喜歡的樣式,體驗製作列巴的樂趣。整個過程從揉製成型到烤製出爐需要30-40分鐘,遊客還可以將自己製作的列巴打包帶走,同朋友和家人一起分享DIY美味列巴。麗麗婭列巴DIY體驗不僅環節好玩,新出爐的列巴也好吃,製作列巴的過程還學習了麵包發酵知識、烤制方法,總結起來就是好玩好吃還漲知識,DIY體驗活動得到了參與者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