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源性頭痛(二)

上一期,咱們說到頸源性頭痛的原因之一,枕下神經卡壓,這一期咱們說一下另一個原因——枕大神經卡壓。

首先,咱們還是從解剖上看一下枕大神經的走行是怎樣的。

枕大神經是起源於頸2脊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先位於寰椎後弓還有樞椎椎扳之間,行走於頭下斜肌的下緣,向內走行,穿過頭半棘肌和最長肌之間,在頭半棘肌附著於枕骨處,穿行於頭半棘肌,再穿過斜方肌肌腱膜和頸部固有筋膜。枕大神經在斜方肌起點的上項線下方的淺出,分佈於枕部、耳廓上部,還有近顳部這個區域,其中一個神經的分支末梢一直分佈到顱頂,與眶神經末梢相交通。

颈源性头痛(二)

那枕大神經所引起的疼痛,多以脹痛還有跳痛為主,另外也有針刺樣或者是刀割樣、燒灼樣的感覺,有的時候呢也會有緊箍感,它可以向同側的枕頂部還有顳部放射,有的時候也可以放射到額部,還有同側的眼眶部。我們在查體的時候呢可以在風池穴這個部位,也就是枕大神經穿過斜方肌腱膜處可以有明顯的壓痛點,或者是在雙側乳突的後下方的位置,也可以有壓痛。

颈源性头痛(二)

那提到枕大神經呢就要說一下枕後腱弓,它的位置呢是在枕後隆突下方約2cm,旁開3-4cm這個位置,它是由胸鎖乳突肌、還有斜方肌腱膜增厚所形成。那它與深面的枕骨呢形成一個扁平狀的骨纖維管,那位於上項線的中部1/3這個部位,那枕大神經、枕動脈,還有枕小神經的排列順序,就按照由內到外的順序進行排列。有學者研究發現,每個人他在腱弓的內部都會有1-2個淋巴結。因此,當我們感冒的時候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炎症呢可以通過淋巴系統蔓延至淋巴結處,那導致淋巴結腫大,那淋巴結腫大呢就會佔有腱弓內的空間,那這樣呢就會擠壓刺激到枕大神經、枕小神經,而導致神經組織出現問題,因此引發頭痛!

那導致枕大神經出現卡壓有以下幾個部位,第一個呢就是寰樞關節,枕神經繞行寰椎後弓還有樞椎椎板之間,所以說當寰樞關節半脫位的時候,容易造成枕大神經的卡壓。另外,枕大神經穿經於頭下斜肌、頭半棘肌還有斜方肌,所以說這幾個肌肉出現痙攣或者是黏連的情況下,也易導致枕大神經出現壓迫。最後一個呢也就是我剛才所說的枕後腱弓,那在感冒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炎症可以通過淋巴系統來侵襲淋巴結,導致其腫大,這樣呢就會佔有空間來刺激壓迫我們的枕大神經,進而呢也會引發疼痛。

颈源性头痛(二)

那枕大神經的治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它的卡壓部位,來運用針刺、針刀或者是推拿的方法進行治療。先看一下針刺,針刺我們選的穴位呢是天柱穴,它在的位置是後髮際正中上0.5寸,旁開1.3寸,也就是斜方肌外緣凹陷的這個位置。那這個位置呢也就是我們剛才所分析到的枕大神經穿過斜方肌腱膜的部位。在這個位置我們可以直刺或者是斜刺0.5-0.8寸,那也可以達到鬆解斜方肌的目的。另外,我們可以運用針刀的治療方法,對枕後腱弓進行一個鬆解減壓。那在治療的時候呢一定要避開枕動脈,防止出血,主要的目的呢就是以釋放張力為主。運用推拿的方法呢主要是在枕骨的上項線,還有枕下肌群、斜方肌,還有枕後腱弓這幾個部位進行推拿、按摩和放鬆。另外一點,寰樞關節半脫位的情況下會導致枕大神經的卡壓,所以說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要對寰樞關節進行一個復位,來避免其壓迫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