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當年,魯迅以“一壺花雕酒,一盤五香豆”讓紹興美名遠播;今天,“紹東家”大廚,繼續著“一盅酒、一碟菜”,用紹興美食的剛與柔,演繹“賞美景,食美味,夢迴煙雨江南”的萬般風情。

上海漢口路309號,這裡曾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影響最大的《申報》舊址,這座有著百餘年人文歷史印記的老建築,轉型成了古色古香的“紹東家”餐廳,粉牆黛瓦、雕花穹頂、油紙燈籠,令人彷彿回到了民國江南。而它的背後,是創始人Christine鮮為人知的文化情懷。

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70後飯吧”:將餐飲做成文化

2010年,“70後飯吧”在紹興成功開業,Christine很快意識到,“紹興市場有限,如打造一個全國性的品牌,必須去一線城市和知名餐飲品牌競爭。”於是,她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2011年,攜帶400萬資金來到上海的Christine,心情卻是悲壯的。“我們在進上海之前,已經調研了一年多。對於位置、環境、菜品,都做了很多分析。”可是,一個小城市來的品牌,沒有一家商場願意和“70後飯吧”合作。

Christine將目光投向常德路,在上海開了第一家“70後飯吧”。

Christine認為,餐飲的意義,除了味蕾的意義,還有中國文化和美食文化傳承的意義。

在店堂裝潢方面,“70後飯吧”突出時代特色。隨處可見的老物件,如同小時候在家裡看到的那樣。餐廳氛圍也隨和,自己盛飯、自己倒茶,可以看書、喝茶、聊天。不同用餐區域的劃分,為顧客營造了不一樣的用餐體驗,營造如“家”一般的放鬆、隨意的用餐環境。

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70後飯吧”注重挖掘菜品背後的飲食文化。招牌菜“媽媽蛋蒸肉”完全秉持原汁原味紹興媽媽的做法,不添加任何調味品,用紹興當地百姓自制的醬油,肉自己剁,每一碗定量操作。椒麻雞,這是一道傳統的川菜,但讓顧客覺得好吃勝過其他餐廳的要點在於食材——四川的花椒麻椒,嫩、鮮、美、麻、辣,被評為“上海名菜”。

兩個月後,“70後飯吧”在大眾點評網上海熱門餐廳排行榜上躋身前十。很快,便有商場紛至沓來,邀請“70後飯吧”入駐。

在一個高物料、高人力、高房租、低消費的行業大環境下,“70後飯吧”如何繼續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對於餐飲企業絕對是一項“文化活”。那就是在菜品上做到價格不貴、口味好、市場接納度高。Christine的解決之道,就是將“新、特、優”做到極致——這就是“70後飯吧”迅速崛起的秘籍。

2015年,“70後飯吧”被新華社和商務部評為“中國餐飲最佳創意品牌”,2016年和2017年先後被中國飯店協會評選為“2016中國更具投資價值連鎖餐飲品牌”“2016中國優秀連鎖餐飲品牌”“2017中國連鎖餐飲消費者喜愛品牌”“2016~2017上海年度人氣中式正餐連鎖品牌”,被中國商業地產評為“中國最具成長性創新品牌”,2018年又被評為“2018中國正餐集團50強”。

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紹東家”:用文化演繹美食

經過7年的歷練和打磨,“70後飯吧”在上海灘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品牌口碑和顧客認知度,但Christine沒有停下腳步,而是躊躇滿志地開始了她的多品牌營銷戰略,大力發展第二個文創品牌——“紹東家”。“紹東家”繼續著“70後飯吧”的文化理念,Christine和設計團隊反覆研究,深度挖掘江南文化精髓,於空間整體中提取江南水鄉之精華,以建築、黛瓦白牆,黃酒酒缸,牌匾窗欞,木桌椅,藍染布等經典元素,配以暖黃燈籠、紹興黃酒等元素,再現民國紹興生活場景,讓餐廳呈現出時光流連回轉從未間斷的民國江南文化。每每走進“紹東家”,就感覺像進入古樸典雅、曲徑通幽的紹興大戶人家的別院。

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Christine說:“做好每道菜,幸福每個人。一個餐飲品牌,歸根到底是要以產品來考量的,菜品是餐飲企業的靈魂,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我們希望美味而又有特色的菜品不僅能打動70後,更能影響80、90、00後。”

紹東家既傳承了江南水鄉菜餚的鹹鮮底蘊,又在口味上做了創新與改良,兼顧時尚現代的味覺喜好。紹氏酥魚、東家大魚頭、東家泡椒酸菜魚、東家鯗蒸雞、黴乾菜獅子頭、東家鹹菜魚疙瘩,搭配香飄四溢的紹興太雕和桂花米酒,將江南別院風情與精緻細膩的江南風味菜演繹到極致,為餐廳吸引了眾多的回頭客。

紹東家:一道美食 一方文化

“做好每道菜,幸福每個人”,這是“紹東家”的願景。將餐飲做成了文化,文化又反哺餐飲——她就是Christine,“70後”餐飲創始人。

楊陽/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